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互联网的蓝海红海选择

(2007-10-18 14:48:56)
标签:

IT/科技

互联网

竞争情报

 

百度昨天宣布进军C 2C,这在我们竞争情报分析的结果之中,不过也又一次,对中国互联网巨头的战略规划能力表示遗憾。

这并不是说,百度进军C2C有什么不好,可能这一个举动,会推动百度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高股价,会在一定程度抑制百度潜在竞争对手阿里巴巴集团的成长。不过我觉得,这又一次说明,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创新能力明显欠缺、长期战略规划被短期市场目标所替代。

回想一下,无论腾讯、百度向资讯、C2C等领域的突进,几大门户向网络游戏、博客、播客的迈进,从做搜索到集体做输入法几乎采取了完全相似的路径,不好说谁学谁,其结果都是从一个红海大家一起杀入了另一个红海(或者已经很“红”的蓝海),并且大都是运作简单模仿、资源简单累加,而不是基于创新的进入,哪怕是局部的创新。这很可能就是百度和GOOGLE(注包含但不仅指中国公司谷歌),WPSOFFICE之间的差距所在。

由于大量风投、热钱的进入,中国互联网形成钱聚效应,资本推动一个又一个市场快速进入成熟,而中国互联网大多数领域进入两个或三个企业捉对厮杀时间。这种竞争模式属于垄断竞争四个阶段中典型的寡头竞争,各家会达成某种默契以提高新进入者的门槛(例如视频网站优酷和土豆联合构筑的资本门槛),另一方面又会出现你死我活、甚至不惜以自己名声为赌注的竞争(如B2B领域的阿里巴巴、慧聪)。

相比之下,我更看好一些积极的探索,如:

盛大的免费网游、数字家庭门户探索;

阿里巴巴跳出B2B,以免费模式进入C2C,将雅虎中文搜索转变为商业搜索;

史玉柱将脑白金的营销模式和自己对网游的独特理解结合推出网游征途、巨人;

搜狐整合资源形成网站矩阵、推出搜狗输入法;

新传、搜狐、天盛买断体育资源;

中搜、和讯的个人门户;

和讯、博客网对BSP与博客共赢模式的探索,等

虽然其中有的已经宣告失败或未能坚持,但只有这样的创新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蓝海”,相对来说企业发展风险也会小一点。

《蓝海战略》是一本好书,但其并不适用于普通工作人员,其重要作用在于指导公司决策层及战略规划部门思维扩展,不信的是,我们的员工在找自己的“蓝海”,而决策者们却在从竞争对手的成功那里找“红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