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 |
北京移动降低漫游资费的消息出来几天了,不过我一直没有看到降低情况,记者对北京移动、北京联通的报道和今年五一前的报道几乎一模一样,好像两家也都是最低0.25元每分钟。今天总算在北京移动网站上看到了宣传“中秋佳节传佳话 手机长途便宜打”,好像就是原来促销活动的综合介绍,印象中用户没有享受到更多新的优惠。而在北京联通网站没有发现相关介绍(可能是我眼浊)。
北邮教授曾剑秋发表了一个博文:漫游费上限管制的误区(http://zengjianqiu.blog.sohu.com/64355008.html ),曾剑秋教授将漫游费中基本通话费剥离出来。认为漫游收费方式为:1. 打广州本地电话:基本通话费+漫游费; 2.打北京电话:基本通话费+漫游费+长途费; 3. 接广州本地电话:基本通话费+漫游费+长途费;4. 接北京电话:基本通话费+漫游费+长途费,也就是说在后三种情况下,每接打一分钟需要支付1.5 元的费用。
我非常同意曾教授的做法,我五月也曾做过一个简单的分析(见我的文章《从北京移动资费看漫游费究竟高在哪里》,http://fjliang.blog.hexun.com/9571507_d.html),实际上目前由于各种套餐的使用,基本通话费已经大大降低,而长途费即使在北京我们大都也可以享受到0.10元每分钟的IP长途。单纯将漫游费降到和本地资费一致。实际只是减少了“基本通话费+漫游费+长途费”中的漫游费部分。另两部分并没有减少。信产部用户调查中的漫游费与本地通话费相同,实际也高于实际套餐中的费用,而长途费更不再考虑之列。
有趣的是,9月18日晚,联通李刚在北邮经管学院“世纪讲坛”,透露移动为何不取消漫游费(北邮丛亮)http://www.cww.net.cn/news/html/2007/9/19/2007919117491703.htm,“李刚表示,联通与移动的收入比例大约是1:3,但漫游费收入比例大约是1:7,在这种情况下,以小搏大就要让对手损失更多。李刚表示,即使联通70亿的漫游费全部损失,中移动将损失490亿,这是值得的。因此,李刚率领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取消漫游费的运动,有一项业务则干脆规定全国任何地方,拨打任何号码,一律2.5角/分钟,这一业务一经推出,中国移动不知如何应付,迟迟未能做出合适对策,最终导致中国联通用户大增,漫游费收入反而提高到了100多亿。”
不知道是说者的问题,还是听者的,取消(降低)漫游费和增加漫游费收入不可能有因果关系。但根据信产部的态度和中国移动的常规做法,一场持续的漫游费降低战即将打响,目前移动、联通实际都在等信产部的安排。
不过可能会出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结果,信产部的安排不仅没达到消费者的预期,也远没达到运营商的漫游费降低预期。根据规律,漫游费大战会逐渐打起,虽然中移动业绩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联通盈利将更加困难,而固网运营商用户流失将加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