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联通CDMA:从机遇到鸡肋

(2007-04-16 10:09:54)
标签:

联通

重组

cdma

联通CDMA:从机遇到鸡肋

供《新青年·权衡》专稿(地址

2007年1月,联通传出了拆分市场营销部门的消息。联通将GSM网络和CDMA网络拆分成两支各自独立的市场营销队伍,从而结束了一套人马运营两张网络的历史。 

      尽管联通声称此举是为增强市场营销能力,但在3G牌照发放的敏感时刻,这一举动更多地被市场解读成中国联通重组分拆的开始。而渐趋明显的双网分离,也折射出联通CDMA从机遇到鸡肋的无奈现实。

   
      理想与现实的反差
   
      作为中国电信改革的一面旗帜,中国联通秉承着打破垄断,促进电信市场竞争的使命。早在其还是典型的“非著名移动运营商”之时,人们就对它正在铺建的CDMA网络满怀期待。当2002年1月8日,联通在人民大会堂宣布连续两年投资240多亿建设CDMA网络正式开通时,人们更是普遍相信CDMA网络是联通一个难得的机遇。因为与GSM网络相比,CDMA数据传输速度更高,提供的增值业务更丰富,也更绿色环保。有了CDMA,联通就有了超越移动的可能!
     
     于是,联通雄心勃勃地开始了大规模推广。2002年,联通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建立统一标识的CDMA手机专卖店,全球第一个推出机卡分离CDMA手机。2003年,“网络+话费+给经销商代理费“打包模式、买手机送话费、交话费送手机等方式纷纷出现,CDMA1X开通,联通无限U-Max增值业务正式上线,如意133CDMA预付费业务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出。2004年,推出了世界风双模手机,推出面向青少年的UP新势力。2005年,联通推出世界风双模卡,CDMA业务品牌被重新定位,高中低端全面出击,进一步细分市场。其中世界风双模业务针对高端用户,新时空针对中高端用户,UP新势力针对青少年,如意通针对农村用户及低收入者。2006年,联通先是推出了双网品牌融合的全新品牌策略,6月又与SK电讯签订了出卖可换股债券及CDMA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大规模投资GSM网,将其升级到GPRS。
     
      然而,即使在如此大规模甚至称得上全球独步的推广之后,2006年底CDMA仍仅拥有3600万用户,不仅与移动相距甚远,比之联通自己的GSM网络也存在明显差距。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之大,不亚于天堂与地狱。
    
       双网互搏未有效解决
   
       除去互联互通等外部因素影响外,联通CDMA网络作为一个后来者,推广中存在明显不足。与GSM网区隔定位不清晰,运营策略、营销策略缺乏一贯性,对用户利益考虑不足,可以说是其主要的问题。而不断变化的终端(先是机卡分离,继而机卡一体,最后力推双模)以及采购策略的忽左忽右,更使得联通未能在终端制造商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格局,导致终端价格高、种类少,CDMA网络特色业务不能长期坚持推广,营销策略大都处于被动跟随状态。
    
      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联通同时拥有GSM和CDMA两个网络,却又没有明显的差异化定位,始终未解决双网互搏的问题。
    
      CDMA网络提供服务初期,走高端定位,发展势头良好,2003年全年发展用户1189.4万户,是迄今为止用户增加最多的一年。但随着网络覆盖差、需新购手机等问题的负面影响显露,联通被迫采用高中低端全面发展的策略,而这与GSM网发展策略几乎相同,联通双网之间同质化竞争加剧。
    
      此后几年,联通一直未能拿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而2006年引入SK电讯作为CDMA网络战略合作伙伴,则使双网互搏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联通先是将双网品牌融合策略修改为双网分营,2007年更将GSM网络和CDMA网络的营销从上到下彻底分离。双网互搏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3G来临,CDMA成鸡肋
   
      尽管2006年末,CDMA用户发展到3600万,而且第一次实现了全年盈利。然而这时的CDMA网络已称为联通的“鸡肋”项目,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说食之无味,并非指CDMA网络没有给联通带来盈利,而是因为3G牌照即将发放。联通拥有CDMA和GSM两个2G网络,很难升级到一个3G平台。CDMA可以平滑过渡到CDMA2000,而GSM更易于过渡到另外两个3G标准WCDMA和TD-SCDMA。如果联通分别升级两个网到WCDMA和CDMA2000,不仅将把2G时代的双网互搏问题转移到3G,而且由于增加了新的投资,背负的包袱将越来越大,同时不可避免造成了资金重复投入。从竞争角度,本来就资金紧张的联通将有限的资金同时投入两个网络,也不利于形成核心竞争力。    

 


      说弃之可惜,是因为经过6年建设,CDMA网络已经拥有超过7000万网络容量及3600万用户,并实现了全年盈利。而且CDMA过渡到3G的CDMA2000所需要的资金要比GSM省得多。更何况,即使联通想放弃CDMA网络,供其选择的方式也不多。   

  
      出卖、出租网络是一种方法。中国电信已经明确表示希望购买CDMA网络,但众所周知,中国电信是可怕的潜在竞争对手,如果将CDMA网络卖给它,电信很可能在3G时代的竞争中反超联通,联通等于倒持太阿。而且同为国有企业,电信绝不会将发展3G急需的现金大量用来购买CDMA网络,股权换资产的方式应是其首选。甚至有可能通过国有公司之间无偿划拨的方式获得网络资产,联通将“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而中国网通对CDMA网络不感兴趣,国家又明确电信基础通信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资产,不允许外资控股。这条路很难走通。    
        
      另一种方法是将用户转移GSM或其升级的WCDMA等其它网络上。这样联通将保留用户这一最“值钱”的资产,但如何为3600多万用户提供一个满意的过渡方案,如何选择转移的时机,如何避免用户流失到其他运营商处,都是非常巨大的挑战。更何况,这意味着累计投资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的CDMA网络资产不再有存在价值,只能廉价变卖设备。这种巨额损失,如何向国家交代?    
         
       联通被逼至死角
  
       GSM网和CDMA网络如何协调发展,已成为摆在联通高层面前的最急迫最棘手的问题。联通高层及中国政府已被逼至死角,必须尽快拿出一个可以被外界认可的方案,或分拆,或放弃,或逐渐过渡。在犹豫徘徊中不断调整战略,只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在经过深入分析后,瞄准一个方向坚决走下去,反倒有可能解决问题。           
  
      
        而且,对CDMA网络来说,暂时的困境也并不能说明CDMA前途暗淡,毕竟CDMA升级到CDMA2000所需投资较少,而CDMA2000拥有全球最多的3G用户,有许多成熟经验借鉴学习。只要找到科学的发展方向,CDMA经营者会在未来的3G竞争中发现自己的位置。

相关:

2007-04-13 如不尽快决策,联通可能死在分拆传闻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