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操作策略暴跌反弹大盘分析预测 |
分类: 大盘预测 |
这次全球股指大崩盘,和两个国家有关,其一是中国,其二是美国。
和中国有关,是因为前一个阶段中国股市在没有看到实体经济出现好转,仅仅凭借改革预期就疯涨使得市场整体估值偏高,积累了巨大的调整需要,之前两个月虽然暂时企稳,但实际已经将强势转变为弱势,趋势性走弱已成,如果没有新的资金涌入带动大盘继续走强,那么继续调整就只是时间问题。8月18日第二次触及震荡顶部下跌后,市场信心崩溃,于是继续大跌,国家队和产业资本增持救市,也仅局限于那些估值相对偏低的股票,出手规模也不大,托底意味大于助涨,对于仍处在高估值的股票没有太大意义。
和美国有关,是因为临近九月美元加息窗口,美联储主席耶伦曾明确表示九月将会加息,这使得全球资本风险偏好下降,大量资金涌出股市而进入低风险标的,要知道,虽然现在全球股市崩盘,但实际下跌从几个月前就开始了,而且不是从中国股市开始的,中国股市大跌只是成为了压垮全球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有人担心会因此发生金融海啸,我觉得不比太过担心,毕竟经过了三个月的趋势逆转,我国股市的杠杆率已经明显下降,融资占比本就不大,规模相比顶峰时期也已经大幅下降,而且机构投资者的股市资本占比早就已经进行了降低,新发基金的申购情况也很不好,市场谨慎情绪已经铸成。要知道,市场疯狂时的突然暴跌杀伤力是最大的,而当市场已经趋于谨慎时的大跌,只是让股市更快回到合理区间罢了,对于投资者来说损失有限。
你要说开启新一轮大跌的暴跌,和将短期内做空动能耗尽的暴跌有什么区别,看量能就知道了。开启新一轮大跌的暴跌,一般量能都不小,而且越跌越有量,刚下跌时市场还不认可,资金流出幅度不大,但等跌幅扩大大多数人才回过味来,开始纷纷跟随卖出,于是形成了持续的下跌。而如果突然的暴跌量能相对阶段性平均量能偏小,而且越跌量越小,那只要后续不出现突然的放量大跌,往往再出现幅度不大的惯性下跌,市场就会出现阶段性底部。
不过对于未来的操作策略,可就不能带有任何乐观色彩了,逢高减仓,明确见底并进入右侧以前,不考虑加仓,现在仓位较重的,仍应该考虑先割肉止损,而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反弹上,仓位较轻的则应该尽可能规避高估值品种,且仓位无下限,不需要再保留底仓。
前一篇:对8月20日大盘的展望和操作策略
后一篇:对10月份大盘的展望和操作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