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技术分析基础】均线分析法

(2014-03-13 16:41:33)
标签:

均线

技术分析

趋势

教学

经验

分类: 股市观点

均线,这是几乎所有证券交易都会使用到的分析工具,而不仅仅局限于股市。因为在证券界技术分析的方法虽然种类繁多,不过大多数都是因为人们信它,并且根据它来操作,它才会产生一定效果,而当关注某一类指标的人少了,这种指标对市场的影响往往也就会变小。但均线却不是这样的指标。均线的分析作用并不根据相信它的人的多少而改变,不管人们信不信,均线就摆在那里,能够影响它的唯一因素就是股价。均线事实上是一条柔性的趋势线,一定程度上可以当作某一周期内持股人的平均成本线。它和K线的性质相同,都是反映股价的一种指标,只不过它反映的是股价的趋势,而不是价位。正因如此,它才会成为了K线、成交量之后的第三种所有市场几乎都会使用的最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

 

不过市场中均线的衍生分析工具也非常多,就算仅仅是均线本身,也有很多不同的分析方式,如比较冷门的均线弧度、均线与股价之间的面积空间,还有比较热门的金叉死叉、一阳穿多线、一阴穿多线之类的。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其实这些都偏离了均线分析的基本核心。股价反映的是“向”,成交量反映的是“量”,而均线反映的就是“势”,趋势转化总要有一个过程,怎么可能因为两根均线的一个叉或因为一根K线对均线的穿透就马上确信趋势改变呢?这些东西都是趋势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现象,不能代表整个趋势变化的过程。趋势转化的过程没有完成,即便这些现象出现了,趋势也完全有可能在后续发展中急转直下。我想因此而被套人肯定不在少数,甚至很多人已经因此而对技术分析丧失了信心。但这并非以均线为代表的技术分析自身的缺陷导致的,而是运用的人基本功不到位。

 

均线分析,就是趋势分析,根据均线来交易就是趋势性交易,因此拥有较强趋势性的指数和个股使用均线分析效果更好,而那些盘子比较小、容易被资金操盘的个股,在因为题材而被热炒时,经常无法用均线来分析,虽然它们有很多在小周期K线图中也拥有趋势性。

而趋势无非就是三种,涨、跌、平,下面我们就来对这三种趋势中的六种关键时刻如何根据均线进行分析,图文并茂的进行一下讲解。

 

(以下所说的短期均线、长期均线都是相对而言的,可以根据个人习惯或股价阶段性走势来决定)

 

 

第一,顶部走势。

 

【技术分析基础】均线分析法

2011年,我还是个股市的初学者(其实现在也还是),当时大盘的点位还是3050点,那个时候的我还把这些最基础的技术分析不放在眼里,到处寻觅各种偏招怪招。而当指数跌到2850的时候,我还在幻想着抄底。也是这个时候,有两个老股民间的一句话从我的耳边划过,我当时并没有在意,可当我在那之后因为买在顶部而铸就了我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亏损的时候,伴随着血与泪,当时的那句话,又一次回荡在了我的耳边。他们之间只说了一句话:“半年线都开始向下了,看着这回的底浅不了”,当时的我不可能想到,这一跌,就是3年,1000多点....

我很幸运,因为那之后又经过了半年多的退出市场冷静思考,我醒悟了过来。其实最基础的,也就是最管用的,因为它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所以才能流传至今,并且被几乎所有人使用。也正因如此,时至今日,我已经在大盘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保持了长期的盈亏平衡,并在近期,开始有所获利。

 

原归正传,当初导致我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我没有认清上面这张图,没错,我没有看出当时已经是顶部。

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之后,往往会进入调整周期,而这一阶段如何操作,如何判断该股是否已经走成顶部,是整个操作规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高位调整初期,股价可能会急速下跌,很快便跌穿了短期均线,这不足为虑,但当长期均线也被跌穿的时候,这就需要警惕了,因为股价的趋势已经开始了转向的过程,当然,这还只是第一步,也是第一个减仓节点。

而因为之前持续上涨带来的势能,股价往往会在止跌后很快再次上涨,不过这时的上涨一般都已经具备很多让人不放心的因素,包括短期长期均线死叉后的上涨,涨势放缓量能不济,高点有明显顶部K线图形特征,长期均线虽然还向上但却开始对股价的反弹构成明显压力。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那就是大幅度减仓甚至清仓的时候了。而当股价被长期均线压制后结束反弹重新下跌,这个时候,顶部也就正式确认了,此时才跑已经有些晚了,不过也总比被深套要强。

 

上图黄线左侧,为提前预判卖出,卖出仓位要小,右侧为信号确认卖出,卖出仓位要大。

 

 

 

第二,见顶预期被打破的走势。

 

【技术分析基础】均线分析法

高位调整会见顶,那就肯定还有打破见顶预期后继续上涨的时候。看看创业板近一年的走势你就会发现,虽然涨了很多,但实际调整的时间比上涨的时间还多,只不过每次调整最终都能继续上涨罢了。

这种不会让趋势见顶的调整一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不会跌破长期均线的支撑,就算碰触到了,也时常是一触就起,它一般都是围绕短期均线波动,乖离率不会很大,经常以横盘或强势调整的形式出现。而当碰触到长期均线后反弹上穿短期均线并量能放大,这往往也就意味着新一轮上涨的开始。

 

那去年年底创业板的调整又是怎么回事呢?前期人们一直以60日均线为长期趋势线,如果用第一幅图逃顶方式来说,它应该是个顶部啊!其实应该说,这是参考均线没选对,它的趋势实际更大。创业板在调整之前已经上涨了200多天,怎么可能用60日均线来当作长期均线呢?像07年那种长期大涨被中短期均线压下来的情况现在是不会有了。如果你在周线图上,以30周均线为长期均线,你就会发现它非常符合上面这张涨势延续的图。综合来说,当时创业板确实见顶了,但那是相对60日均线来说的中期见顶,而不是相对30周均线的长期见顶。当然,当初创业板见顶的后续走势也不完全符合长期见顶的情况,比如量能没有萎缩,反而在反弹中继续放大,作为长期均线参考的60日均线却没有对指数形成压制,创业板指开始围绕60日线进入震荡趋势等等。

根据均线的周期长短来判断趋势的大小,也是趋势分析中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在均线分析时,不仅仅使用短期长期均线,还会有中期均线,作为长短期之间的一个参考点。以中期均线为参考的操作与长期均线无异,但不论是加仓还是减仓,操作力度都要小一些,不大幅追进,也不大幅抛售,就算环境较差,也保留一定量底仓而不彻底清仓。

 

向上图这种高位见顶预期被打破的情况,是这样操作的。短期均线被跌破不减仓,跌破长期均线则操作方法就是第一种见顶操作。未跌破并开始反弹的话,则在放量突破短期均线后逐渐加仓,越涨越加,但涨得越高加仓幅度越小,也就是追涨。一直追到再次开始调整为止。

 

 

 

第三,震荡趋势下破位。

 

【技术分析基础】均线分析法

 

在我国A股这个相对比较活跃的市场中,典型的震荡趋势还是比较少见的,但连续大涨后开始长期高位震荡却也比较常见。震荡市的上下突破一样非常重要,只不过我们一般都是突破后才会去关注它们,而很少会在震荡中参与其中。相关的操作策略,也就比较少人去思考。

其实震荡趋势的股也不能算少,尤其是权重蓝筹,一撮一大把,但近几年大多数都是震荡向下的,在周线图上能看出明显的趋势性,只是中短期波动幅度较小罢了。而持有这类股,我们最需要警惕的无疑就是震荡向下破位后,开始大幅调整。

震荡趋势长期均线几乎是平的,短期均线则围绕长期均线来回波动。但如果有一个时期,股价和短期均线开始重心下移,涨时缓慢跌时凌厉,上涨缩量下跌放量,触及震荡区间下轨时开始变得鲜少有人接盘,甚至重新上涨后被长期均线压制而无力触及震荡区间上轨,那这个时候只要股价重新挑头向下,并跌破震荡区间下轨,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清仓卖出的信号。

这种情况的操作,一般是在前一阶段可以放心持股,但当某次上涨遭到长期均线压制,并伴随以量能缩小的话,适当减仓,被长期均线压制后下跌,并跌破震荡区间下轨的时候要大幅减仓,最保守的人,在看到重新反弹却连短期均线都过不去的时候,也要彻底清仓。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高位震荡时期,那它的调整空间,往往会很深很深.....

第一种见顶的下跌是过山车,下跌初期大多数人还不一定亏损,下跌之后还有机会强势反弹一下。而这种下跌就是瀑布,只要跌下去,不仅幅度大,而且相当长时间都起不来,因为套牢盘实在太多了。

 

 

 

第四,震荡突破。

 

【技术分析基础】均线分析法

看到这种股,你肯定会笑了,因为谁都希望骑上这种千里马。不仅在震荡中给了你很长时间买到足够的筹码,而且没有大的波澜让你心惊肉跳,等到突破后也没有套牢盘的困扰,一路飞驰直奔云霄!

不过这种股真少见,一般有潜力、有题材公司的股票,不是被游资、私募炒翻了天,就是被各大基金券商像是宝贝一样拦在怀里,有点钱全都加码上去了,永远处于高位。像这种股理论上应该是被低估的价值洼地,不过现在那些所谓的价值洼地,要么已经被主力高度控盘,爆发前主力会想办法把你洗出去,要么就是因被发现价值而遭到各个机构抢筹,连续一子板,机构都买不到更何况散户?除非你够幸运,否则不可能在它突破震荡区间前就买进去。当然基本面分析除外。

而现实中我们遇到最常见的还是高位震荡后向上突破继续涨势的情况。

基本就是上一张图反过来,股价和短期均线重心不断上移,涨时犀利而跌时绵软,放量上涨缩量下跌,不过就算是这个时候,你首先也需要防范主力做盘给你看好在高位出货。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操作呢?等到某次向下的调整在(相对)长期均线上获得了支撑,并放量突破了短期均线的时候,此时才可以适当买入,当第一次拉升结束,幅度不是很大,就又开始回踩,不过仅仅在短期均线就获得支撑继续上涨的时候,可以开始大胆加仓,然后就是追涨,越涨越买。

 

 

 

第五,下跌趋势的反弹。

 

【技术分析基础】均线分析法

如果近几年你还持续关注股市,那你一定对这种走势最熟悉了。多少抄底的人就是被这种走势给坑苦了。

其实这种走势,就算做超跌反弹都不安全,何况抄底呢?熊市就老老实实的空仓,顶多在中期反弹的时候做做短线罢了,把反弹当底部来做,就算你反应快,亏不了多少,但反复亏损谁也受不了啊。

什么?谁知道什么时候是反弹,什么时候是底部?要我说啊,都当反弹来做,你就不会有事了。见底了再说见底的事,这么点时间这么点幅度无所谓的,当年从998到6100的大涨也不是一根阳线拉出来的。

就像连续上涨后突然加速上涨,往往至少是阶段性将要见顶的标志一样,下跌了很长时间后突然加速下跌,往往就是阶段性见底的信号,至少一波短期的超跌反弹将要出现。

这种反弹的特点是,虽然量能较下跌时有一定提高,但整体仍处于下跌以来的平均水平左右,且位置越低,量能越小;反弹中有比较明显的结构性行情,也就是部分板块反弹比较多,而有些股可能根本不反弹,整体性行情不常见;如果之前短期均线已经构成过压制,则现在仍然会有压力,突破短期均线时往往会放量,突破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长期均线了;一般都会在长期均线附近放天量收阴后见顶,随后就算在这个地方反复拉锯一段时间,但最后往往无法突破长期均线而是继续下跌,下跌时缩量;这之后第一波下跌完如果反弹,但却遭短期均线压制的话,那很快就会转入单边下跌行情。

对于这种行情近几年我们实在太熟悉了,最好的操作方法就是不操作,非要做,小仓位短线参与结构性行情还可能有点赚头,不过危险比较大,这个时期板块和个股的独立性行情也一样比较脆弱。这种反弹真正能有所获利的阶段几乎没有。

 

 

 

第六,底部。

 

【技术分析基础】均线分析法

最后一个才说底部。但说了那么多抄底抄底,你可知抄底根本就不是在底部抄的?

股票不在于你什么时候买的,而在于你的成本线在什么地方,能把成本线做成负的,就算你才操作了一个月,也别人家拿了十年的挣得多。能够把仓位成本控制在底部附近,那多半是左侧交易者,右侧上涨初期就卖掉了一部分来抵消风险,大多数都不是正好在底部买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底部的成交量往往最小。一般操盘的主力进驻一个股,如果10块开始买,那最后的成本控制在20块以下已经不错了,不过那个时候,股价肯定在20块以上了,而且主力能把它拉到40块!人家这才是真抄底。

 

底部初期和下跌中的反弹没什么区别,量能不一定放大,甚至可能更小,而且也可能继续创新低,不过明显能看出下跌势头放缓,一个被短期均线压制下来的反弹可能跌不了多少就又反弹,而且直接反弹过了长期均线,这就是常说的跌无可跌。和见顶一样,能够突破长期均线是我们制定操作计划的关键参考。突破长期均线后,虽然没有明显放量,涨幅也不大,但却在之后的调整中也一直运行在长期均线附近或上方,并最终得到长期均线支撑再次上涨突破短期均线,这就是我们“抄底”的最佳良机。从K线技术图形分析来说,这是W底右肩的起点,如果还有量能配合就更好了,此时可以把抄底的仓位放宽到五成,但还不能大举压上。等什么呢?没错,等右侧信号确认。

走到这一阶段,就已经是长期均线走平,短期均线向上,股价则运行于均线的上方了。如果股价调整中被短期均线支撑而再次起涨,发出了明确的右侧买入信号,那么就可以动用剩下的五成仓位了。值得一提的是,这剩下的五成仓位也不能一次用尽,大举买入一次,然后留一些在持续的上涨中逐渐买入。

从仓位来说,五成在黄线左侧,也就是下跌过程中与底部构建过程中,一旦底部构建失败,或者后续震荡没有上涨,则出入的灵活性比较好。另外五成则是攻击仓位,是看见上涨后才能买进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014年3月的这个时候,我会强调不论怎么操作,都要“仓位五成、左侧交易”,因为现在我还没看见上涨。创业板、成长股活跃的时候还可以超配一些进行攻击,而现在连他们都偃旗息鼓了,自然要把仓位缩小。

 

 

 

 

 

六张图,六个关键时刻,三种趋势,再配合上量能指标和K线图形指标,其实就足以应对大多数行情了。实际应用中有很多变化,不完全都是图上这种典型形态,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把握好规律,至少狂风暴雨你肯定能躲开了,那之后再说盈利,也就容易多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