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诗经里走来的艾草情思--诗经王风采葛

青青艾草, 悠悠情思------<<诗经 王风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早在诗经时代,艾草就已经是很重要的民生植物。先人对艾还赋予诸多美誉,如尊称长老的为“艾”;形容年轻美貌女性为“少艾”;《诗经》称保养为“保艾”;《史记》把太平无事也写作“艾安”等。
可见先人对艾的厚爱。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是说七年之病很顽固,但三年以上的陈艾却能治愈它。民间曾留传“家有三年艾 郎中不用来”的颜语,
雨淋漓不止,农历五月的天似乎就是这样,将熟未熟的青杏,娇妍欲醉半羞半开的花朵,麦芒将露收获指日可待的麦田,都在晴暖及阴雨交织后初薰的风里让人有一种欲说还休的矜持。窗外的雨是有些阴冷的,落雨听禅,自在安宁,倒也舒心,随手翻开手边的书页,巜诗经》里的植物如美人般一一在我眼前舞蹈,“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采葛采萧采艾草,一日不见,如隔三月三秋三岁,浓浓的情思幸好有这葛萧艾诸草寄托,不然一腔情思,如何了却?《王风.采葛》里的这段诗句总让我在农历五月念念着想起,不具妖娆形体和芳菲花朵的艾蒿,在朴拙清雅里让人气定神闲,爽心悦目,艾蒿可食可入药,用嫩绿的叶子做成菜,入口细嚼,咽之入肚,将对几日不见的爱人的思念也随咽下,“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细细的品,意趣横生,在相思人眼里,这道菜竟胜过了任何山珍海味。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523/9f782bab926845d6ad89caf6ed0661a7_th.png
在我们这里有端午节戴香包佩艾叶的习俗,约三千年前,巜诗经》里一些篇章就有香包的描述,巜礼记》云,“五彩谓之绣。"用五色丝线绣成的香包,加上香草,有装饰、驱邪、除菌爽神的功效,再配上绿盈盈的艾草叶,天然之美呼之欲出,也许自小在山野天地间野惯了,总觉着这种发乎于心而承载于自然天地间的寄托,才是我心中最浪漫的表达。因而农历五月初五瑞阳节也成了我最喜欢的节日。每年端午节一大早,总是要穿了花裙子,赤脚去踩艾叶边的露水,再捧着一大捧割好的艾蒿回来,一路上总在想我会不会是当初那个“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的采艾女子转世呢,不然怎会生得如此望草生情!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523/6d91534af49042b592362ff2ec4dbc8a_th.png
爱人眼里,才别又想见的情思时时有,千年不语的相思草,那淡淡的绿,轻微的香,遍地里无声无色的生长已将久别的人儿轻唤,端阳节,有一份艾草香包为你备,可归?
悬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古人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一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