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平乐郭氏正骨医院
平乐郭氏正骨医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5,436
  • 关注人气:3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国真正的巴菲特——赵炳贤

(2015-01-15 14:33:17)
标签:

转载

中国最接近巴菲特的绝不是6000点握着一把地产股大谈“时间的玫瑰”的但斌,也不是3000点清仓号称“赤子之心”的赵丹阳,更不是八千到四亿的“中国股神”林园。如果说中国能有人最像巴菲特的,那莫过于赵炳贤了。

 

初次知道赵炳贤此人是因为其所著的一本书——《资本运营论》,该书据说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资本运营和投资银行的专著,我不是图书馆专业的,没去考证过。

 

书中的前言便犀利地指出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两项基本机能:一是有效地动员社会资源投入经济建设;二是在经济系统中高效率地使用所支配的资源。各国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的现实表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处理好三个层次的基本问题。在宏观上,必须建立有限责任制度和兼并破产机制;在微观上,企业既要善于有效管理内部资源,又要善于吸纳整合外部资源,从而企业发展必须运用两种战略,即企业内部管理型战略和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而要有效运用这两种战略,必须建设两支队伍,即真正的企业家队伍和中国的投资银行家队伍。每个层次的两个方面都是一组对立的统一体,而这三个层次的问题又相互依存。可以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涉及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重组,而不只是企业本身的制度与管理问题。能够在1997年便洞悉此番,尤其在眼下,PE/VC泛滥的年代,不得不令人感慨。

 

企业经营的精髓是两种战略即企业内部管理型战略与企业外部交易型战略的有效运用,而两种战略运用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把建立和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作为运用的根本

 

的确,如果仅通过管理能力的提升仅仅只能获得底线增长,而对成本费用的控制是有限度的,若要壮大,通过并购以获得顶线增长也是不可或缺的。

 

赵炳贤何许人也?

赵炳贤男,196311月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金融硕士。1991年投资创建中证万融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有逾十年的企业融资与证券投资经验,为数十家企业的兼并、收购、重组和上市担任财务顾问。先后任北京沃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汇海宏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万全药业有限公司董事、北京奥瑞金印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北京中视都市传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大连华农豆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等职。

 

同仁堂科技可能知道的比较多,在香港上市,除此之外,其担任董事长/董事职务的沃华、登海种业、江钻等也均为A股上市公司。

 

 

以下引用《中国企业家》在2002年的一篇文章

---------------------------------------------------------------------------------------

作为“投资家”的赵炳贤为业界和媒体广泛瞩目则是在2000年。

 

2000222,A股上市公司同仁堂一纸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宣布,赵炳贤以自然人身份出资500万元,500万股,参与发起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甚至是同仁堂科技公司4位高层管理人员每人持股的10,成为第二大股东。随后,按照赵炳贤提供的分拆方案,同仁堂科技赴港上创业板成功,同仁堂成为一千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家完成分拆上市,至今也还是唯一的一家。对同仁堂垂涎已久的李嘉诚通过旗下的和记黄埔以3.28港币的发行价格购入600万股,成为策略投资者。

 

同仁堂科技的运作手法漂亮得近乎完美,赵炳贤与这个拥有333年历史的骄傲老店在这一事件里真正相映成辉,而实际上此前已经做了9(股票)二级市场的赵炳贤作为间投资家的魅力,从这一刻才开始显现。

 

通过分拆上市这样的制度创新,同仁堂的业绩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2001年同仁堂A股和同仁堂科技年报披露,其利润分别增长36.04%83.52%。目前同仁堂科技的股价已涨到8港币以上,是香港创业板第一高价股。

 

2000年左右开始的二板热潮的参与者们而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老话再恰当不过,“二板”既让不知多少对投资赚钱怀着梦想的人(也不乏投机者)“深度套牢”,也让深谋远虑如赵炳贤者名利双收。

 

20006月,继同仁堂科技之后,赵炳贤以1199.7万元现金控股了北京沃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宣称争取使其成为国内首家自然人控股的二板市场上市公司。在赵炳贤眼里,像沃华生物这样的公司,正是他耐心寻找已久的佳木。

 

1991年创业成立中证万融公司,当时他从上海交大硕士毕业不久,研究生专业方向是“西方证券市场研究”,因此对证券市场他醒得必定比别人早。这十几年来他不仅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很成功(在过去十年中,中证万融进行证券投资的年回报率最低为23%,平均逾30%),在资本运营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人脉,一般投资者难得的深入“敌后”实地侦察的机会,更给了他买“原始股”的勇气。自2000年以来,赵炳贤先后以个人或公司名义直接投资了7家企业,其中控股3家,参股4家,至今其中6家的发展超过了他最初的预期。

 

赵炳贤的公司标识如一枚旋转的铜钱,他曾经很坦白地笑说它的取意就是“转钱”—“赚钱”。11年的精心雕琢,使现在的赵炳贤已经拥有了一架真正的赚钱机器—他的所谓“31”模式—证券投资、创业投资、战略投资加投资银行核心业务,已逐渐形成了令同行艳羡不已的相互协同相互支撑的运作体系。

 

赵炳贤坚持中证万融就是一个“投资,进而控股”的公司,而非投资咨询,他做财务顾问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借以寻找投资目标。“中证万融的目标≈沃伦·巴菲特的贝克希尔·哈萨维公司”显然是一个很有意味的公式,赵炳贤从不讳言自己喜欢巴菲特,但他所以用了“≈”而不是“=”,并不在于担心重复或是感到羞怯,而是他认为自己比巴菲特更多——他不似巴菲特之处在于,他对已投资的公司决不满足于长期持有、耐心等待,而是“积极”推动它进行资本运作,挖掘潜能创造价值。

 

赵炳贤非常喜欢说“快乐比挣钱更重要”,也许,一个人对自己赖以成功之处总会印象深刻。他说自己一生想的都是找到又快乐又赚钱的办法,只赚钱不快乐并且要为钱发狂的事情他不干。赵炳贤个性沉潜平和,但书生意气下掩藏的却是意志坚定的运筹帷幄,是“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上的”不凡傲气。

-------------------------------------------------------------------------------------

(土比亢踢牛)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