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第一批洛阳非遗保护目录中“洛阳正骨”的异议2005-01-25/28 大河报
(2014-05-26 17:37:12)
关于对第一批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的
依照上述条件,应当是申报的“平乐郭氏正骨”项目符合标准。
其一,“平乐郭氏正骨”自孟津县平乐村郭氏家族第十七代郭祥泰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创立、完善,至今已传承8代逾200年历史,其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在申报书中已详尽说明。“平乐郭氏正骨”享誉全国,驰名中外,影响深远。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平乐郭氏正骨”的传统治疗手法处于濒危失传状态。
而“洛阳正骨”则是在“平乐郭氏正骨”基础上的继承和壮大。它与“平乐郭氏正骨”的渊源起始于195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孟津县平乐村建立的“洛阳专区正骨医院”,以及后来又建立的“河南平乐正骨学院”,几经发展,在洛阳渐负盛名。但追根求源,它仅有40余年历史,不具备世代传承的特点,且在发展壮大中,并不处于濒危状态。
在全国中医正骨学术流派中,“平乐郭氏正骨”业已形成流派,在学术界也向以“平乐郭氏正骨”的名称进行研讨,并得到认可。即使在全国,发扬光大的仍是“平乐郭氏正骨”。如《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公布的便是“平乐郭氏正骨术”,该省正以此项目重点推荐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前,洛阳正骨医院曾用“洛阳正骨”的名称申报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批准名称则是“洛阳平乐正骨”。
由此可见,此项目应为“平乐郭氏正骨”。
鉴于此,我市以“洛阳正骨”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为不妥。为此提出异议,建议此项目以“平乐郭氏正骨”或“洛阳平乐郭氏正骨”列入,请大家看看。
在此:不对洛阳正骨这个词有什么意见,主要是对与平了郭氏家族来说,把应该的变为没有理由的就觉得太冤枉了。
近年来洛阳正骨医院一直高喊“洛阳正骨”,可其前身以及发展的历史渊源也就是说其根本还是依靠在“平乐郭氏正骨”的基础上壮大规模的。再者,洛阳正骨医院一口气疯狂注册了“平乐正”“平乐骨”“白马寺正”“ 白马寺骨”甚至“平乐”一词也被注册。具体请看05年一月大河报刊登的消息:
平乐郭家大院百年风云录(部分)
郭家大院“天翻地覆”
但现在,“平乐正骨”确实不再是郭家的了。
洛阳正骨医院一口气注册了“洛阳正骨”、“平乐正骨”、“白马正骨”等7个商标。从法律上说,谁再用“平乐正骨”都是违法的了。
洛阳正骨医院虽然注册了“平乐正骨”,它却不用这商标——正骨医院在平乐村始创的时候,叫平乐正骨医院;迁到白马寺后,叫白马寺正骨医院;搬到洛阳后,又叫洛阳正骨医院。虽然医院的内核是平乐郭氏正骨,但医院丢掉一个个成熟而美誉度很高的品牌,创造新品牌的热情度从来没有消减过。
医院现在口必称“洛阳正骨”,连郭家献出的秘方生产出来的药品,都是让人不知所云、摸不清头脑的“洛正”品牌。但洛阳正骨医院毕竟是国家的,有人才与资金的优势——它强大得近乎可以为所欲为。
现在,连开在平乐村的诊所虽写着“平乐正骨”的招牌,但下面还有注释:从洛阳正骨医院聘请名师坐诊。
天翻地覆慨而慷——洛阳正骨医院虽然起于平乐正骨,但它不姓郭了。
但回首往事,医院又觉得“平乐正骨”、“白马正骨”等品牌得来不易,自己不用让人拿走又不甘心,所以一股脑地开始疯狂注册商标——自己不用,让它成为写在纸上的历史也行呀。
但,郭家的人一听这就来气——郭宗正在平乐村开了平乐正骨学校,郭维新在三门峡开了洛阳平乐正骨医院,郭春园在深圳办了平乐骨伤科医院等等。
郭家的人高举平乐正骨的旗子,续传200多年祖先开创的事业,不让它成为死的历史,又何错之有?
70岁的郭维夏不懂医,平乐正骨第二代传人郭树信的墓碑就放在他的院子里。这是有关平乐正骨最早的、也应当是最珍贵的实物。
很多人想要,他死活不给。郭树信也是他的祖先,他这样做,错了吗?
还有郭家大院,现在破落得如经历过战争的浩劫。
“该把它整一下,要不马上就要完了。它可是有着全国影响的平乐正骨的圣地呀!”记者试探性地问郭灿若的女儿郭秋芬。
“是该修一下,但它不是我家的了,我们管不了那么多了!”郭秋芬说。
是的,郭家大院早已经被国家化了。而现在,郭家大院是危房了,国家不能用了。
或许应该让郭家大院随风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