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中华)第一“孝道”策划书 (策划人:刘运生)

标签:
杂谈 |
一、导言
“孝”乃“德”之首,“德”以“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故曰:孝行天下乎。
万盛城区唯一沿城而过的河流——名曰“孝子河”,
得名于历史上一个感人的孝子传说。“孝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万盛人,因而“孝子河”就成了万盛人的母亲河和“以孝为先”的人文河。在万盛所有的人文文化中,只有这一“孝文化”现象,才是万盛具有深厚根基,并独具地方特色,值得挖掘的一大难得人文资源。
挖掘和利用好这一历史人文现象,并上升为一种地域的、传统的文化现象;转化为一种旅游资源,这对于提高万盛人的道德素质,提升万盛的旅游文化的涵量,促进万盛旅游经济的发展,将有着特殊的能动作用。据此,我们抱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万盛旅游资源,促进万盛旅游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提升万盛城市文化品位的态度,“就地取材”,作了营建万盛区“天下(中华)第一孝道”景点的策划。
我们策划“天下(中华)第一孝道”的主要依据是:
在区政府正打算规划修建一条登山梯道(位于万盛公园“八角厅茶园”后的观景台下)的背景下,以“孝子河”所流传的特有的历史人文故事为基材,利用登山梯道与“孝子河”相邻的地理位置,把“孝子河”、“孝子河”上第一座新桥,至登山梯道有机的整合起来,串连成以“孝”为主题的城区景观大道。在充分注入我国优秀传统人文文化的前提下,完全有条件将万盛特有的这一地方孝文化做大、做够、做活。
我们策划“天下(中华)第一孝道”的主要目的是:
1、提高这一规划使用价值,打造成“天下(中华)第一孝道”的圣地,使其成为万盛的一大风景名胜。使其在发挥社会效益,成为可让人以德“修身养性”好去处的同时,成为旅游者来万盛旅游时看到和必到的第一壮观的知名景点。2、成为聚集万盛“孝文化”,让国内外游客从中深切感受万盛优秀地方文化的氛围和民俗特点,即成为了解万盛精神文明的一个窗口。3、使之成为服务于万盛旅游经济发展和进一步提升万盛乃至整个重庆的城市文化品位的需要。4、通过必要的媒体和广告,将“天下(中华)第一孝道”景观及文化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使其逐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人文景观之一。
策划“天下(中华)第一孝道”的理念是:
1、旅游资源是自然资源、地方历史人文资源的总和。没有文化的旅游区是没有生命力的。万盛区要强化自己的旅游经济,使它成为真正的一种产业,如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光靠自然资源来打拼是远远不够的。挖掘、整理、深化已有的地方人文文化,服务于本区的旅游经济是本策划的最基本的理念。
2、“孝”为人先,“孝行天下”是与“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完全相吻合,构建“天下(中华)第一孝道”,与“子如文化”相比,是一种更能被国内外认同和理解的文化现象。尤其是以“孝”为题的主题景观在全国尚属首创,是立意为“天下(中华)第一”的依据所在,这是本策划基于的第二个理念所在。
3、因此,努力发现和挖掘万盛的地方历史文化,借“孝子河”的孝文化的历史文化现象,在政府规划、开工在即的万盛公园观景台下,以所要修建的登山道为载体,依山傍水,构建开发以“孝”为题的“天下(中华)第一孝道”的地方性历史人文景观,是万盛建设有特色的地域文化,提升万盛城市文化品位、推动万盛旅游经济长足发展的契机。如这一资源不挖掘、不利用,就将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这是进行本策划所基于的第三层理念。
4、发现和挖掘万盛的地方历史文化,构建“天下(中华)第一孝道”的地方性历史人文景观,是统筹过去与现在、现在与将来、发展与收益、人文与建筑、休闲与教育、传统文化与旅游环境开发等多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典范。这是进行本策划所基于的第四个理念。
三、策划
规划是策划的基础,策划是设计的指南和依据,设计是策划的具体化和规划的实现。
“天下(中华)第一孝道”景观建设的具体策划如下:
一、从“龙凤碑”开始起,至孝子河上第一新桥,再到对面的万盛公园八角厅茶园后的观景台要形成一道“中轴线”。再沿“中轴线”,在万盛公园八角厅茶园后的观景台的山坡,修建宽16米的登山石梯步。形成长约一千米的“天下(中华)第一孝道”的主体。
二、在龙凤碑滨江路口,即青羊饭店和信合路口处修一座高大的石牌坊,正中请社会名流(最好是中央领导人)提写“孝道”或“天下第一孝道”六个大字;形成万盛主城区第一个突出的景观标志。
三、将新桥正式命名为“孝子桥”。在桥头合适的地方,安放历史上流传在万盛地区的,孝子背母涉水过河求医的人物雕像。人物雕像按1:1的比例制作。
四、从孝子桥到石梯步在施工放线时要注意在一根中线上,以显示“孝道”不凡的气度;石梯分8级888步设计。在石梯步中线两侧1至2米5处修建80公分的石雕台,按石梯步的倾斜度安放以浮雕为主的中国历史上24孝故事图。
五、至石梯步的尽头处,迎面有镶嵌在石壁上,或以古碑形式竖立一块不低于5000×1.5×200,以古图腾相边的花岗岩石碑,上书“孝行天下”四个斗大金字,要起到给人以心灵震撼和洗涤的效果。“孝行天下”四个大字也需请中央领导或重庆市委书记、市长提写。
六、在山顶处,以花岗石为石材,修建底座3×10米,高为16米的十八罗汉捧慈悲佛(福)雕像一座。这样,整个孝道就成为制高于万盛城区最抢眼的、无论从正面还是南北两侧都可观赏到的城区景观,其独有的人文典故和气势磅礴的城区景致,将为各地旅游者所神往。
七、在十八罗汉捧佛(福)的身后乃至整个万盛公园,可动员区内外各大企业在此以奇石为载体,以“孝”为主题,将有关经典语句刻在奇石之上,一为万盛的“孝文化”尽力,二为企业文化和品牌作广告,使之成为万盛城区的一片文化石林,让人们在登山锻炼、游览休闲之余,思想得到净化,自学和强化提高自己的道德理念,接受“孝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八、为更进一步突出万盛的“孝文化”,将龙凤碑与公园相接的街命名为孝子街,将桥命名为孝子桥,将公园上登山道的坡命名为孝子坡,原八角亭更名为孝子亭,原万盛公园更名为孝行天下园。与8级888步登山石梯,形成一条长约1000米的万盛“孝文化长廊”和一条完整的环境链,构建起一个风气良好、人文文化氛围浓郁的“孝文化”景区。
九、为更好的实现环境的教化作用,在十八罗汉捧佛(福)的台座处有“佛在家中”“佛在孝中”“佛在善中”“佛在缘中”十六个大字。在慈悲佛的护法使者手中,手捧一幅对联:
上联书:磕千个头,上万柱香,不如孝敬老父母
佛在孝中
下联为: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一切都在冥冥中
佛在善中
十、建议市政府每年可以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评选重庆“十大孝星”活动,以后逐步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在全社会树立起以孝为荣的人生观。万盛区负责将评选出的“孝星”刻在“孝行天下园”中专立的“孝星”碑上,永留后世,以激励社会尊老孝老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也提高万盛区的知名度。
十一、在登山前平台上,安放铸六米虎爪青铜文鼎一座,正面铸以龙凤团花图案的正中心要有一巨大篆书“孝”字,旁有以区委区政府名义书写的铭文:“孝”乃“德”之首,“德”以“孝”为先。历史证明:“忠臣必孝子”“逆孝多奸人”。“孝”为做人立命之根,和谐幸福之源。故曰:“孝”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孝行天下乎,聚集之而为中华民族之一大美德也。今铸鼎以示后人上承千年古风,下续和谐之脉,以孝老敬老为荣,乃万盛之万福也(此铭文仅供参考)。青铜文鼎以其威严与稳定感,将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一种冲击,让人在心中肃然起敬,“龙凤青铜文鼎”将成为最具万盛地方文化特色的注册城标。
十二、在铁路前面至“孝子桥”边则应修建一处“亲情大广场”,四周花团锦簇,典雅亲和,与孝文化融为一体,供市民休闲和游客小憩。通过这一广场和虎爪青铜文鼎台的构建,使万盛“天下(中华)第一孝道”整体景观与万盛的文体中心相呼应,从而强化万盛区的文化氛围。
十三、清理周边环境,在桥头两侧修建花坛。对于横穿此景区上空的各种网线要作技术上的处理,要从根本上清除各类网线对整个景观区的视觉阻碍。夜晚,整个景观区充分利用各种灯光效果进行装饰,不仅可增加景区的人文文化气氛。还将进一步突出“天下第一孝道”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前往登山观瞻和健身锻炼。
十四、为完整的保护和显示万盛的“孝文化”景区,将整个孝道作步行街式的管理,从过桥后,一条石板大道直通孝子坡山脚,在河北岸南北公路的交会点,采用立交式结构,让机动车从“孝道”下通过。同时,对横穿的铁路,也要采取高架桥的方式处理,一是安全性的需要,二是可强化景观整体性和观瞻性。
十五、雕像石材采用福建的黑色花岗石。具体雕像设计要依据策划的要求,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解决。
十六、应当充分认识万盛“天下(中华)第一孝道”在国内人文文化中具有稀有性,相当珍贵,不动则可,动则必精。所以,在具体的景观、景物的设计和制作上,切忌粗制滥造。在工艺艺术、文化品位、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都应力创极品之位。因此,有关设计必须在国内公开招标而定。
十七、建议成立专门的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项目的筹划、开发和技术质量的监督。
四、资金
整个景观的形成约需1500万人民币左右(以具体设计预算为准),应以多为准,没有上线。
五、综述
“天下(中华)第一孝道”,是万盛一处最耀眼的城市景观。景观虽投入较大,但与其发挥的文化和旅游效应是成正比的,尤其它所形成的历史文物价值不可估量。它将成为人们道德指数的一把尺子,心灵深处的一面镜子;所以,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区市民,凡每上一次孝道,都是一次心灵的洗涤,都要接受一次道德和良心的拷问,成为指导社会和家庭和谐的无言教师(尤其对现在的中青年是一次最生动的道德教育),这对净化社会风气,建立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天下(中华)第一孝道”,立意新、品位高,它将是国内还无先例的景观策划。将万盛公园的登山道打造成“天下(中华)第一孝道”,将万盛公园打造为“孝行天下园”,既是万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一种标志,也是万盛区文化、文明、民俗的集中体现,它必将成为万盛最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镇区之宝,更是万盛区一张高品位的城市名片。
注:项目解释权归策划人所有。
策划人:刘运生
-
孝道图片1.jpg (164.5 KB, 下载次数: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