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谊兄弟投资冯德伦吴彦祖 “试水”独立影视制片公司

(2011-03-18 18:49:55)
标签:

娱乐

冯德伦

中国

吴彦祖

华谊兄弟

杂谈

分类: 电影梦
华谊兄弟投资冯德伦吴彦祖创立电影制片公司
王中军、冯德伦吴彦祖和王中磊

  3月17日,华谊兄弟在京宣布投资由冯德伦和吴彦祖创立的突围电影制片公司,这一举措开中国电影市场先河。华谊兄弟总裁王中磊透露,双方签订了5年合作协议。吴彦祖和冯德伦承诺突围电影每年将制作2到3部优秀电影,吴彦祖将主要负责项目的创意和剧本,冯德伦则侧重于公司发展方向的规划。

  演员转型老板有优势

  上个月,华谊兄弟刚刚公布了新片“H计划”,其中也包括冯德伦担任导演的《太极》。昨日,冯德伦又多了另一个新身份——电影制片公司老板。他与吴彦祖联合创立了“突围电影”,旨在拍摄年轻、时尚、多元、开放的华语电影,公司打出“超凡创意突围而出”的口号,电影项目将主要着眼于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更贴近现代年轻人的审美。

  突围电影董事长吴彦祖和CEO冯德伦表示:“当了多年的演员和导演,我们很有满足感。但其实我们一直希望对电影有更大的掌控,所以决定开自己的电影公司,来尝试实现这一梦想。”冯德伦坦言突围电影的优势在于:“投资者知道我们是专业的电影人,对题材、票房有较好的感觉。”谈及从演员、导演转变为老板的心理差异,冯德伦称:“差异在需要用商业运营的角度来看电影制作。以前我们只要干好自己的岗位就够,现在则是要从头到尾用生意人的心态来看整件事,挑战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是没有CUT没有NG的。”

  目标观众15-25岁

  吴彦祖和冯德伦将新公司命名为突围,意即“希望我们的公司能够从众多制片公司中成功突围,突破束缚,让制作的电影都有我们自己的风格和特色”。而创意则是电影突出重围的最重要因素,两位老板表示:“我们在亚洲、美洲的各个地区,都会跟不同类型的业界精英合作,在制作上,这应该比较能迸发出火花。我们不会被类型框死自己,我们只有一个原则,就是创意,创意,再加创意,制作观众认同的作品。”对于与华谊未来的关系,冯德伦和吴彦祖表示:“希望在未来,突围电影能发展到类似Miramax(米拉迈克斯)跟迪斯尼,或者像Legendary Pictures(传奇电影)跟华纳兄弟的关系。”

  对于目标观众,吴彦祖和冯德伦很明确地表示是15到25岁的观众,“这个年龄层的观众在美国是主要的电影消费者”。冯德伦表示:“我们会去找最适合的导演,或者最适合的演员,吸纳更多有创意的人。”吴彦祖则表示会更多地利用突围电影的国际背景,“我们不一定是寻找中国的导演,也会寻找好莱坞或者其他国家的电影人来一起创作”。

  《太极》是突围电影的首部制作,导演冯德伦透露电影筹拍已经入后期阶段,预计会在6月开拍。他还透露已经向吴彦祖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加盟。吴彦祖则笑说:“我一直是李连杰的粉丝,就是因为看了他的《少林寺》从7岁就开始习武。但因为很多公事在身,所以无法给出确切的答复。要是能加盟,还是很期待跟李连杰对打。目前我主要负责《太极》的剧本等创意部分,另外我们还会寻找一个新的武打演员来出演。”

 

                         华谊兄弟“试水”独立影视制片公司

3月17日,华谊兄弟[27.35 -0.22%]宣布与突围电影制片公司的合作,开创了华谊兄弟在电影产业链横向发展的方向。其拓展电影上下游的产业链的同时,又开始了新的电影发展中国首创。

突围电影制片公司是由冯德伦和吴彦祖创立,华谊兄弟签约独立电影制片公司,这个在中国影坛是首开先河。“但这个合作方式在国际影坛,尤其是在美国是个存在已久的模式。”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表示,“与独立的电影制片公司建立合作,是华谊兄弟首开先河在华语电影产业上的一次尝试,除了在电影原创性上的坚持,这也会是我们长久的目标。”

据悉,华谊兄弟与突围电影签订的是5年合作协议,五年内华谊对突围制作的电影拥有首看权。吴彦祖和冯德伦承诺突围电影每年将制作2到3部优秀电影,吴彦祖将主要负责项目的创意和剧本,冯德伦则侧重于公司发展方向的规划。

另据,除了电影之外,突围电影还会涉猎到其他领域。按目前计划,未来可能会在广告和动漫产业也参与投资。

不仅如此,目前,华谊正与好莱坞影视公司接触合作,并学习好莱坞的系列影片模式。行业分析师认为,华谊兄弟位于娱乐产业链内容制造核心地位,努力打造的“内容+渠道+衍生”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理应享有估值溢价。投资者也期待华谊在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影体验同时,享受到全娱乐传媒集团的资本运作盛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