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荧屏精彩纷呈,各类晚会齐闹新春。
中国教育频道一套春节期间推出特别节目《春天里的七次聚会》,这是每晚10点播出的一档邀请社会各界名人参与谈话的节目。总共七期,每期一个主题。初一的主题是《亲情》,初二的主题是《友情》,《爱情》,《网情》,《乡情》,《民情》,《国情》
前几天看了《春天里的七次聚会 亲情》。
昨晚看了《春天里的七次聚会 爱情》
(http://xuexi.guoshi.com/mp/play/?guid=3cc2df0e-f5ed-41c3-aadf-6259a38f77a6)
亲情一集中,嘉宾们每人带来了一张或几张照片,讲述了自己亲人们,尤其是父母与子女间的亲情。其中,某著名摄影家,坚持给自己远在山东农村老家的母亲拍了几十年的照片,直到母亲去世。当这些名人们,老艺术家们在讲述自己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时,满眼的温馨和幸福,看着让人温暖。主持人提到,某记者调查表明,如果按人均72岁的寿命来看的话,八零后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只剩下七个月。听到这句话,心酸的很。
今晚乡情主题中,嘉宾提到,那些在外打拼成功的人,都是早早离开故乡,少与家人团聚的人。但各位嘉宾对家乡,对故土的记忆与怀念,却都是那么的鲜活。嘉宾多是经历丰富,甚或坎坷之人,他们现在的感慨,也许会是我们多年后的写照。
想想年轻如我们之青年人,很早就外出求学,晚点的是大学时离开父母,早些的是高中甚或初中小学就离开爸妈。离家久了,有时,年幼的我们会对家,对家人或多或少的多了陌生感。放假时,也许很多时间花在同学聚会,或者外出游玩中。择业时,年轻人多尽力想摆脱那个落后的故乡,努力留在外面打拼,当然,这样的精神是值得鼓励的,但我们却会因此,错失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在传统团聚的节日之时,只能以电话或者网络的形式与家人联系。而这些,尽管父母不会责怪子女,但我想,他们还是会更希望孩子能在自己身边,哪怕是会和父母吵嘴,哪怕是会顶撞父母的唠叨,又或者,只是看着坐在电脑前与网络上的同学聊的热火朝天的孩子。
当八零后渐渐奔三之时,父母们都开始了染发,不是为了赶时髦的染发,而是想要掩盖岁月痕迹的染发。如果,真如记者调查那样,我们的生命中,只剩七个月,也就是二百一十几天的日子陪伴父母时,我们是不是该更加努力的多陪陪他们,多听听妈妈的唠叨,多听听爸爸的教导。三十晚上,很多同学都在校内或微薄上说,“为了陪爸妈,才忍着看春晚”,对春晚水平问题,我没资格评论,但看到大家对父母的孝心,很是开心。工作忙不该成为我们不回家的借口,不管是已经工作还是即将要工作的同学们,请多陪陪父母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