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看老-纠正影响孩子一生的坏习惯
宝宝三岁前必须纠正的性格
人们常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在幼小成长发育阶段形成的自我个性,会
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培养正常健康的宝宝,
才给他未来的成功奠定根基.根据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发表报告,3 岁幼童的言
行就可预示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这一报告为"三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在英
伦三岛引起轰动
科学佐证"三岁看老"
1980
年,卡斯比教授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对 1000 名 3 岁幼儿进行了面试,每 名幼儿都被问了 22
个行为特点方面的问题.根据面试结果,这些幼儿被分为充满自信,良 好适应,沉默寡言,自我约束和坐立不安 5 大类.
2003
年,也就是当他们 26 岁时,卡斯比等精神病学家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 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 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
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为"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
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
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
14%的"自我约束"型幼儿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4 高危"性格信号"家长应干预
3-6
岁,通常被人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塑最重要的阶段,孩子 85%
-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俗话说 3 岁看大,7
岁看老.人的
很多性情在很小时候,就初见倪端了.年轻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
欢迎的人.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只是因为父母的"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 家长关注和进行培养的.
以下的几个信号是提醒父母们对孩子要进行帮助和干预了.
害羞! 很多害羞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家的时候,孩子声音洪亮,手舞足蹈,能唱能
跳,可一旦来了生人,孩子就好像变了个人.最尴尬的情形莫过于,死活不肯跟长辈打招
呼,或者如果好心的叔叔阿姨想逗一下,更是立即成为蜷缩的刺猬了.事实上,害羞的孩子
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陌生环境中或者陌生人面前.我们现在已
经知道,无论什么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材.害羞的孩子通常气质安静,并遵守规则.但不可
否认的是,害羞的孩子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感到紧张和恐惧,他们的"安全区域"小,因此适
应慢,花费时间长;由于缺乏公众表现的机会,因此较少得到学校和同伴的关注;由于不爱
争取,常常会失去很多机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快速,激烈的竞争年代,害羞的孩子也可
能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自我形象产生怀疑……这些都是父母需要关注的.
改进办法:害羞的孩子首先要知道自己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跟那些在公众面前表
现活跃的同伴相比,他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进入状态,好像在搭积木时,他会比活跃的表哥
搭得快.虽然他愿意到外面玩,却很不希望别人"注视"他,被放在"聚光灯"下的感觉,
只能让他更不自在.他要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如何争取并把握住自己的权利;他还需要了解
公众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不能只是空空而谈,需要详细体会到能够指导他每一 个尴尬的困境.
坏脾气!
一位妈妈这样描述她的烦恼:"我三岁多的孩子常常大发脾气.当他不愿意做某件事情
时,他就会赖在地上,手舞足蹈.如此我很不愿意带他出去,因为他常常大发脾气.每次他
发脾气,哄劝,呵斥,打骂,教训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我都尝试过,尽管当时花费力气和时
间能把他'安抚'或者'镇压'下去,可是这种事情一次次发生,弄得我筋疲力尽."
情商(EQ)在 80%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而情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情绪管理
能力.情绪控制是需要父母们花费很多心思教育的内容.对于那些性子本身就急躁的父母而
言,教导孩子管理情绪无疑更加困难.通常的情况是,坏脾气孩子的父母一方很有可能就是
坏脾气.警惕孩子知道如何激怒你.如果你是个急脾气的人,孩子就很容易从你那引发一场
战争,两人相互大叫,没有赢家.如果你忽略他发脾气或者走开,其实很清楚的传递了这样
的信息:发脾气是不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孩子学习规则重要的一部分.父母需要牢记的是:
如果孩子有一次通过发脾气达到了不合理的目的,他就会再发脾气,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 这种手段.
改进办法:其实,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不同的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
人,是会用健康地方式表达出情绪.尖叫,地上打滚,哭喊,摔东西,骂人,踢打都是坏情
绪的表达方式,却不是健康的.总的说来,你需要清晰地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生气可以,但
是以消极,发脾气或者造成伤害的方式发泄怒气是不可以接受的.因此,孩子需要知道,如
果不用地上打滚等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还能怎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压抑?在专门的儿
童情商训练机构中,健康的情绪表达方法被大力倡导."安全发泄岛","情绪垃圾箱",
"气球操"等被广泛使用.孩子知道,当自己特别生气的时候,可以被带到自己的房间,可
以通过打枕头,把头埋在被子里进行发泄;还可以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扔到情绪垃圾
箱;还可以做"呼吸气球操",以使自己平静下来,以更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不行"!
这是爸爸妈妈听到孩子说得最揪心的话.退缩的孩子让人感觉沮丧.毕竟自信心是人最
重要的特质.一个人如果没有自信,他就根本不会开始去做事,即使在别人的促使下开始
了,一个小小的困难就能绊倒他,因为他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是可以的.从发展心理学的观 点看,3-6
岁是保护儿童自信心的关键期,自信心在这段时间建立地怎么样,对小学甚至
成年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苦恼的父母经常用尽各种表扬,鼓励的方式,孩子还是"挫折过
敏","我不行","我不去","做不了"常常挂在嘴边.近来研究人员发现,挫折承受
力弱,居然是家庭误用"赏识教育"的结果.很多父母(老人)为了鼓励孩子,动辄将"真
棒","最聪明","最厉害"挂在嘴边,一点点好的表现都夸赞不已.但是,孩子在外获
得的信息与此反差极大.他很容易就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自己不但不是最棒的,在某
些方面,还差得很远.自信心从此一落千丈.经历教育往往比语言教育来得深刻.关注过
多,也是造成挫折承受力弱的又一原因.备受关注的孩子通常敏感,怕出错,非常在意周围
人对自己的看法,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不敢轻易尝试.
进方法:自信心是从经历中获得的.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
做.是家庭培养孩子自信心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家长应多去表扬孩子的努
力,而不是当下的某个结果.不要说:"你今天表现很好",而是说:"因为你今天努力控
制住自己,上课不乱跑,所以我要表扬你".清楚地让孩子知道,父母更重视自己努力的过
程,能使他们有信心地面对困难.在情商训练营中,"失败的样子","给努力一个 A+"
都能传递给孩子关于自信的重要观念和实用技巧.
不合群!
3-6 岁的孩子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在人际交往上,他们还不理解友谊真正的含义.
"好朋友"也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件上的.但是,家长却仍然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在
一起玩得很融洽,似乎天生就是"社交高手".在这些孩子身上,大都能发现这样的特质:
愿意分享,有爱心,愿意帮助他人,遵守规则,主动.而另一些则是"另类人物".有的孩
子很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有的孩子不断地"故意""撩"别人,让同伴反感;还有的孩子
游离在人群之外,很难参与游戏.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成为一个"社会人",如果
他们在人际方面有困难,是一定需要大人帮助和支持的.通常孩子不合群有以下原因:最常
见的是,这个孩子的行为常常触怒他人.跟大人一样,儿童也不喜欢霸道,自我中心或者破
坏性的行为,他们不喜欢跟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玩.有注意力问题的孩子通常也会有人际交
往的问题,因为他们理解游戏规则有困难,也容易在游戏中稍有不如意时发脾气.此外害羞
的孩子也会存在不合群的问题,他们很容易被别人嘲笑.
结语
专家们深信,父母务必认真对待小孩子的所作所为.父母的抚育和教育方式,以及社会
环境的变化对一个人的性格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要看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以及在 什么样的老师指导下学习和发展,若是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友人给予正确健全的身体力行的
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比较乐观,反之亦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