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强东:不关注竞争对手 最头疼诚信体系

(2010-07-25 16:03:54)
标签:

互联网

就业

中国企业家

电子商务

刘强东

京东

杂谈

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 (新浪科技配图)
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 (新浪科技配图)

  刘强东解读京东的竞争战略:我们很少关注所谓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想做什么,我们一点都不关注,我们只关注我们客户想要什么

  在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刘强东看来,电子商务看似复杂,核心其实很简单——就是把客户伺候舒服了。竞争才刚刚开始,5年后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赢家,但目前视野所及之处,京东还没有真正的竞争对手。

  《中国企业家》:你怎么看待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怎么看电子商务企业做线下店?

  刘强东:传统企业做电子商务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做电子商务对维护整个销售群体、特别是老用户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我认为他们会得到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但这个市场很大,并不是说A公司做好,就没有B公司了,国美、苏宁去做电子商务,并不意味着会对京东构成冲击,全社会零售总额非常大,谁都不可能垄断。

  我觉得所有的品牌厂商(比如李宁、LG),未来都会有自己的电子商务部门,但是任何一个公司都不可能只靠自己的电子商务部门,更多还是要靠渠道上的合作伙伴。京东恰恰就是这个渠道,对我们来说这是非常大的机会。

  线下店,京东绝对不会做。网上发展得很好、成本又低,我们为什么要做线下?线下跟我网上相比没有任何优势。钻石小鸟、Vancl想做线下店,是因为他们是自有品牌,只买自己的品牌,我们做的是零售平台,卖无数品牌。模式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同。

  《中国企业家》:京东现在最头疼的地方是什么?

  刘强东:国家配套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中国电子商务目前已经有几千亿的市场规模,但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指导,导致市场鱼龙混杂,水货假货横行,极大地抬升了客户相信你的成本。现在亟待建设一个诚信体系,否则一定会影响中国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这需要政府来主导推动。

  除了市场监管,政府还应该在税收上有所优惠,在物流建设、研发上对企业加以支持。

  《中国企业家》:京东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刘强东:物流处理能力。京东连续六年在以300%的速度高速发展,但物流能力的增长并不能满足订单增长的需要,从而形成了销售额增长的瓶颈。

  未来三年是京东物流投入的高发期。我们正在着手自建物流体系,未来三年我们会在这上面投入20亿元。现在京东的客户分布跟中国网民分布几乎一致,连西藏农村的消费者都在京东上买东西。没有投资、没有物流系统支撑,你怎么处理订单,怎么给客户送东西?物流配送体系是电子商务企业的一个基础,我们必须自己做。

  另外一块是在IT系统方面,投入仅次于物流,京东现在已经有一只200多人的研发队伍。

  《中国企业家》:现在电子商务领域也是群雄逐鹿,谁是京东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

  刘强东:我们很少关注所谓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想做什么,我们一点都不关注,我们只关注我们客户想要什么,我们怎么满足我们客户的要求,因为我们是为用户工作的,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

  我们不会去做支付之类的东西,不会像阿里巴巴那样什么东西都自己从头做一遍。电子商务本身既简单又复杂,我认为一家公司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家公司觉得什么都能做成,那这家公司不是神仙就是疯子。我们也从没觉得淘宝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的增长速度是它的两三倍。

  在行业发展初期,成功和失败都还早着呢。五年之后再来看这个行业,才能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中国企业家》:京东怎么激励员工?有没有感受到新生代员工的挑战?

  刘强东:一是物质层面,一是精神层面。精神层面第一位的是企业文化,让他们理解工作的目标是让客户满意,让他们主动的做事;物质层面一方面要有很好的薪酬待遇,另一方面要有培训,提供一个职业发展路径和平台。

  2010年,我们招了近千名大学毕业生。我们的收入是“股票+现金”,现金收入在行业里是中上水平,算上股票的话待遇在行业里是最好的。

  80、90后的新生代员工,已经对传统管理思想和手段形成颠覆性的挑战。这是好事,中国必须进入这个阶段,50、60、70三代人没有享受,只有付出,他们常常把这种经历美化为一种追求,事实上是被迫。如果80后、90后还是像前三代人那样,那么中国就根本没有希望和未来。人一方面要努力奋斗,另一方面要享受奋斗的过程、奋斗的果实。80后、90后也必须要付出,但他们追求享受、追求公平是完全合理的。

  这一点,我们看得很清楚,因此我们对员工(包括基层员工),做了连续五年的加薪计划。京东的平均工资三年翻了一番,3年前平均2000元,现在平均4000元,我们还会继续增长,员工收入也会水涨船高。

  没有物质基础,员工就没有尊严。当然尊严里也分两方面,一个是精神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如果员工感觉自己是被鞭子逼着做事,那么再好的管理制度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更不要说做到真正替用户着想了。

 

中国企业家》记者 王勇

  【中国企业家网】在创业型企业家中,刘强东是我见过的最不像公司创始人的。其谈话的风格和处事,更像是一个外企高级职业经理人,只不过多了几分犀利和疏离,少了几分亲近和圆滑。

  “工作是为了生活”

  找刘强东是想了解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状况,采访只能说差强人意,反倒是这个人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给我的感觉很矛盾——言辞尖锐、态度诚恳,气场却给人一种强大的疏离感,似乎时刻需要有一个自己的单独空间,与人保持一个安全距离。

  京东的办公环境很拥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办公室。很大,里面有一座假山,还有很大的会议圆桌,据说京东高管们常常在这里开会,坐在对面采访时,我恍惚有商业谈判的感觉。于是提出坐他旁边采访,被婉拒。

  我不知道他经历过什么,总之他不太像一个学文科(社会学)出身的人,总感觉他心里似乎有心结。采访时他穿着KAPPA的T恤衫,我以为他爱好体育,结果不是,他从小体育不好,但热爱运动(很矛盾)。他的爱好是钓鱼和越野(这两个爱好看起来似乎也很矛盾),据说开车很疯,最喜欢腾空跃起那一瞬间的感觉,经常穿越沙漠,还因为开车太疯伤过腰。

  最初,我有种“被采访”的感觉。他一直在问我对电子商务的看法、以及采访见闻。感觉他似乎对一切都淡淡然,却又显示出对商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他是销售出身,但与我见过的其他类似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气质完全不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对80后、90后的看法,认为他们追求享受、追求公平天经地义,是合理的。此外,他似乎从骨子里强烈赞同“工作是为了生活”。或许是因为这个,他不像我熟悉的企业创始人——据说,他经常扔下公司,花一两周时间在各地越野。

  看来,他确实拥有一个忠诚、强悍的高管团队,难怪他认为这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但我最好奇的是,究竟是什么让他形成了这样的性格、这样的价值观?在他背后,有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

  CEO八卦:创业背后

  刘强东,1974年生,江苏人,未婚。1992年来京,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毕业,但却把90%的时间花在了编程上,自称“在第一代程序员中还算是比较出色的”。1996年进入某日企(RBLF),历任销售,物流,信息等多个职位。1998年自主创业,最早在中关村做传统的IT代理和零售,据说最初靠诚信在一个论坛打开了销路。2004年,转型做电子商务,成立京东。

  转型做京东,据说是因为刘强东发现上游是神码等大的分销商,下游是零售商,代理不上不下,难以持久,于是主动选择了下沉做零售。做电子商务选择产品很重要,于是从卖IT产品转向卖小家电。当然,还有SARS的大背景推动。

  刘强东有12位副总裁,这是他的核心高管团队,其中有一位是很早就跟他一起创业的。“外界很少注意过我的团队,我们都是少说话多做事。我是无可避免,总得有人出来代表京东说话,否则我也不愿说话,不愿意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他最佩服的企业家,是任正非和柳传志——“他们是真正的企业家,白手起家,从零开始,缔造了中国IT方面两个最著名的公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