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保安表演团在河南省农民工风采上展风采
(2010-04-02 15:00:01)
标签:
杂谈 |
古有花木兰从军 今铿锵玫瑰“保安花”立于男人岗位 | ||
打印 | ||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2004-03-08 | ||
在南宁市的保安队伍里,有130多名女保安队员,她们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地守护着首府的安全和宁静,品尝着保安工作的酸甜苦辣。16名村姑穿上制服南宁市家饰材料市场有一支保安中队,这里有16名女保安队员,她们年龄最大的29岁,已为人妻,最小的才17岁,刚刚走出校园。谈起她们当保安的经历,都说做梦都没想到。 原来,这些女队员都来自附近的兴宁区鸡村,因为家饰材料市场征用了她们村的土地,市场老板便许诺让她们到市场来当保安。2003年11月18日,听说就要穿上制服当保安了,乐得她们一夜不眠。现在,她们的进步可不小,从原来不谙世事的村姑成了一名穿着制服、保一方安宁的保安队员,形象为之大变,讲话、走路、敬礼等都变得有模有样。 女队员黎美阶高中毕业后学了两年的体育专业,老师也希望她继续往体育方向发展,但她听说村里的姐妹都去当保安了,于是瞒着家里人也来到家饰材料市场当上了保安。 由于她勤学上进,且严格要求自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和公司领导的信任,被提升为班长。现在,她的手下有6名男队员。18年前的第一代女保安南宁市数千保安员中已有130多名女队员,谁是第一个带头进入这支保安队伍的?记者找到了3名“元老”。 1986年6月3日,当时刚25岁的大姑娘磨群从南宁市手表厂应聘到保安公司。3个月后,彭蓉和黄海涛两名女孩也先后来到保安公司,她们成了首府第一代女子保安队员。 回忆当年的情景,3位女保安非常感慨地说,当时的环境和条件都非常艰苦,她们每天跟着男队员一起到操场上训练,队列、擒拿格斗、女子防身术等都学过,训练的疲劳程度超越了她们的想像,她们为此流过不少泪水,但意志一天比一天坚强。 时光一晃18年过去了,她们也从一名普通的保安队员转到了管理岗位,成了保安公司“元老”,为首府南宁市的治安稳定和保安服务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选择保安这个行业,我无怨无悔。”磨群坦诚地说。 殡仪馆值班不怕“鬼”在很多人眼中,女孩都是胆小的,但在南宁市殡仪馆保安班,这里的女保安用她们超人的胆量证实自己:我们是不怕“鬼”的女保安。 小曾在武术学校读了一年后,去年7月到殡仪馆当保安员,来报到的当天晚上,她就敢一人值夜班巡逻。小曾刚满21岁,谈了一年多的男朋友现在还在广东当兵,压根儿就不知道她在殡仪馆当保安,她说自己从来不敢和男友通电话,因为她怕万一在电话里露馅说“我在火葬场”时,男朋友会离她远去。 来自上思县的小李在武术学校读了一年多,加入保安队伍后就分到了殡仪馆保安班,她也是个女中“豪杰”,三更半夜敢一个人到停尸室巡查。 “不过,我到现在还不敢告诉家里人我在哪里上班,怕他们操心。”这个25岁的大姑娘正因为选择了这份特殊的工作,爱神迟迟未降临到她头上。她腼腆地说:“不是不想恋爱,而是不敢。我早想好了,在这里再干几年,等换个工作后再考虑个人问题。” 男保安眼中的“娘子军”女保安越来越多,她们在男保安的心目中是怎样的印象?南宁供电局保安中队队长潘善良说,与男保安相比,女队员的优势很多,其中还不乏女秀才呢。她们有的读过电大,有的学过计算机,胆大心细和性别优势是女保安员的最大特点。比如,小区400多辆摩托车,她们对每一辆车的牌号都记得一清二楚。 区展览馆保安中队队长韦智缓说,女队员记忆力和观察力都比男队员强。比如高层住宅有200多住户,女队员刚来不到一个月,就能把所有的住户认出来,并能准确说出谁和谁是一家人等。 女保安更需理解和支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安服务工作进入了城市的许多单位,对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稳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社会还缺乏对保安工作的认识和保安人员的理解,尤其对女保安员往往投以异样的目光。 在采访中,已有3年保安生涯的女队员陈想对记者说:“虽然保安服务工作在别人眼里是一份很不起眼的工作,而且还不易被人理解,但我们所做的这份工作是属于正当职业,我们是凭自己的劳动去获取该得的物质回报,希望社会多给我们理解和支持。” |
据《新京报》12月10日报道,“少林弟子到张家港来做保安了”。最近,一条新闻在江苏张家港市民间传播开来,数名来自闻名天下的河南登封少林寺的小伙子,在张家港一家公司当起了保安,每天八小时值班、巡逻等安全保卫工作成了他们的“必修课”。
几年前,一部把少林功夫与现代足球结合在一起的电影《少林
少林寺以禅、武扬名于世;少林武功既可以强身健体、克敌制胜,也可以伸张正义、除暴安良、保家卫国。因此,在现代多元化社会,数名少林弟子要告别“寂寞岁月”,走上“去挣钱、当保安”之路,亦无什么不妥。人生在世,谁不是在为了生存而奋斗呢?能够有少林武学、少林医学、少林健学等,那么,“少林保安”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
“少林保安”出现已成定局,其发展的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是,公司大张旗鼓地拿“少林弟子”做招牌,却值得关注。一位公司董事长说:“决定去招收这样一批少林俗家弟子是受到了国家重视体育外交的启发。企业大了,需要有一种充满上进精神的企业文化,而少林武术的灵魂便是不畏艰难,奋发向上。把武术精神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可以凝聚职工的向心力。同时也可以以武会友,组织一些文体活动,与外单位交流联谊。”看来,“打少林牌、拉自家弦”才是目的——商业的发展需要“少林”的帮助,而武学精神更是被“移花接木”在“商学”上。
少林寺不再远离“尘世”,而是在向世人开放,成为旅游重地;一些少林弟子也不再是想象中的清静佛教门生,整天“阿弥佗佛”,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希望通过自己的本领赚取一点“阿堵物”。所以说,“少林弟子做保安”是部“商业片”,走的是一条商业道路,其本身没有错,只要别让一些保安的不良作风同化了少林弟子,别辱了少林的声誉,那就“阿弥佗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