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平乐郭氏正骨医院
平乐郭氏正骨医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541
  • 关注人气:3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书福:购沃尔沃8年备战 要做就做得漂亮

(2010-03-06 15:28:04)
标签:

杂谈

新浪汽车讯 (范文清发自北京)随着吉利与沃尔沃签约时间的临近,媒体已经从两者签约时间的“竞猜”开始转向对这桩“蛇吞象”案例今后发展态势的预测。有人说,有百年造车经验的美国福特汽车都不能挽救沃尔沃于危难之中,仅仅有12年造车历史的吉利汽车就能给“大象”输血?对于这一说法,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首次通过新浪汽车回应:“从8年前,我就开始为收购沃尔沃做准备。无论将来结果如何,这件事情目前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已经对中国汽车业发展产生了深远意义。”

  在李书福的概念里,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漂亮。为了达到收购沃尔沃的目标,李书福从资金、技术、谈判队伍搭建等各个环节开始了8年的漫长准备。重组英国锰铜公司,并购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DSI ,是李书福在为今天的吞并沃尔沃练兵。而两个案例的成功经验不仅给了吉利“蛇吞象”的雄心,也给了瑞典沃尔沃工会信心。

  同国内刚开始质疑吉利“消化”沃尔沃的能力一样,瑞典人起初对这家并不起眼的中国民营汽车企业也持怀疑态度。沃尔沃工会曾专门来中国的吉利工厂考察,同时也到英国锰铜公司和澳大利亚自动变速器公司DSI处进行摸底。多次考察的结果是,瑞典人对把沃尔沃交给吉利“比较放心”。

  “有多年造车经验的欧洲人都认为吉利能运转好沃尔沃,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却对自己不自信呢?”李书福用一个反问句回应了业界的怀疑。

  对李书福而言,虽然2009年吉利因收购沃尔沃而名声大震,但是他最满意的成绩却是成功并购澳大利亚的DSI自动变速器公司。“现在公司业务开展得非常好,已经实现盈利。目前,公司正在研发、制造各种类型的自动变速器,今后为中国汽车企业提供,这将大大提升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水平。”李书福对新浪汽车说。

  新能源车还停留在概念阶段

  此前,有媒体报道,吉利正在研发新能源汽车,但不会在一到两年内推出。对此,李书福的回应是,目前,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还不统一,新能源汽车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没有明确的定义来界定。虽然,现在国内出现了各种新能源汽车产品,但是如果新能源汽车不能实现产业化的话,一切的行为都还不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李书福也向新浪汽车承认,目前吉利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已经有了清晰的技术战略和产品规划,并已经投入了相当规模的人力、财力在这一领域进行研发。在今年即将召开的北京车展上,吉利汽车展区将有一部分以“新能源汽车主题公园”来命名,届时吉利一系列的新能源汽车将会亮相。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李书福,此次在大会的提案中,特别提到要“及早出台强制性燃油经济性法规,使新进入市场的汽车平均能耗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李书福认为,通过提高传统内燃机技术降低能源消耗,目前仍是吉利汽车发展的重点,国家应尽早出台严格的政策标准,来降低汽车的燃油排放。

  “跟随前沿技术,同时提高传统技术,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是现在吉利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发展战略。”李书福说。

  不支持公车采购限定自主品牌份额

  对在公务车采购应该提高自主品牌汽车份额的这一说法,李书福并不认同。他认为,政府公务车采购应不应该提高自主品牌份额,应该是一件“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发展不能依靠太多的政策支持,应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提高产品品质、技术和服务水平,做到产品让市场信服,那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自然会水到渠成地提高。

  李书福认为,做汽车企业就像是进行一场马拉松赛跑,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有现在丰田召回的麻烦,要稳健地“跑”下去,才能有所收获。

  “以不变应万变,按照自己的工作计划,一步步朝前走,我希望吉利在这场马拉松赛跑中能跑到最后,笑到最后。”李书福说。

 

                   李书福提案 应对“汽车社会”宜早不宜迟

“我国从‘自行车社会’走向‘汽车社会’这一历史进步已不可逆转地到来。欧美国家的经验表明,‘汽车社会’到来后,城市扩张才真正开始。汽车对石油的大量消耗和环保的压力,车与人的矛盾随之也会日益凸显。在走向汽车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借鉴已经历‘汽车社会’国家的成熟经验,面对能源、环境、交通等方面的挑战,尽早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变被动为主动。”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全国政协委员)日前表示。

  李书福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递交提案,建议未雨绸缪,应对“汽车社会”到来。

  他建议成立中国“汽车社会”研究课题组,为中央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李书福认为,汽车产业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所涉及的问题,需要国家出台政策统筹解决。为在建立“汽车社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政府应该及时制定清晰而富有远见的汽车产业战略目标,把汽车作为战略产业,使之成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扩大内需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带头产业。

  同时,他提出要充分考虑能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借鉴国际经验,及早出台强制性燃油经济性法规,给社会以强烈的节能和环保信号,使新进入市场的汽车平均能耗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对于汽车消费,他认为公交优先应该是一种吸引消费者的选择,而不是限制私人交通,发展公共交通与发展私人交通并行不悖。李书福委员认为,重要的是各城市应设计出合理的交通结构和居民出行方式,给居民以出行方式的选择权。同时,不应因一时基础设施不足,就简单地限制汽车消费。

  对于汽车企业的发展,他认为国家应该放宽汽车业投资审批限制,市场竞争对于汽车产业和企业的成长才真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李书福认为,我国汽车产业的许多问题要靠市场和市场竞争来解决,而不是靠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政府担心汽车产业过度投资不是没有根据,但是应该给予汽车企业更大的自主权,进一步放宽审批限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