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参加香港厨神比赛获金奖(组图)

标签:
杂谈 |


4月8日,大坪中学的学生黄文可受邀赴港,角逐“星级小厨神”,荣获金奖。昨天,他从港返渝,重新回到课堂。据香港媒体介绍,此次比赛,主办方只邀请了两名大陆“小厨神”赴港,与当地“小厨神”轮番PK,黄文可最终获得这次比赛的金奖,获得5000元奖金。
精心准备23道菜品参赛
黄妈妈介绍,此次比赛,黄文可共准备了鲜花芙蓉蛋、粉蒸泥鳅、爽口腰花、金鸡寻宝等23道川菜粤菜。文可说,在这23道菜中,包括金鸡寻宝等7道菜品,是他接到邀请后新设计出来的。黄妈妈说,那几天,儿子到解放碑书店查阅饮食书籍,然后冥思苦想。文可设计了金鸡寻宝等菜品:用鹌鹑蛋炖仔鸡。妈妈陪他前往菜市,买回鸡、蛋等各种食材,可可一次次试验。家人不停地帮他喝汤品尝,味道越来越美。出发前,文可在家中操勺,将所有菜品试做了一遍。
香港餐饮老板来电邀约
比赛吸引了香港各大媒体的关注,10日和11日比赛前,黄妈妈和儿子一起,先将所有菜品洗净切好。比赛于每天下午的2点到6点进行,每天分三场,每场45分钟做三道菜,每场比赛两个人捉对厮杀,总分相加评出名次。评委称,每场比赛,黄文可表现得很冷静,每一道菜品现场做完后,现场互动的观众争着品尝。昨天上午,黄妈妈接到香港某餐饮企业的董事长王小玲的电话,对方打算推荐黄文可到日本深造。“我们婉拒了这番好意。”黄妈妈说,她和儿子认为学习要紧,小厨神之于厨艺,只是爱好。
揭秘
七岁 踮脚尖炒蔬菜
黄文可的妈妈曾是大坪中学的老师,她告诉记者,可可牙牙学语时,就在她的教导下认识了白菜、萝卜。儿子稍大点后,经常被她带着去买菜。7岁时,她在厨房炒菜时,可可跑到她身边叫嚷:“妈妈,我要来炒”。妈妈将锅铲交给了儿子。她至今记得,儿子那时没有灶台高,他踮着脚尖,手挥锅铲,炒出一盘空心菜。家人夹菜吃时,发现儿子炒的空心菜成了一盘“咸菜”。儿子有些沮丧。妈妈边吃“咸菜”,边安慰:“没什么,你长大点了会做得很好。”
九岁 给妈妈做蒸蛋
此后,黄妈妈做饭,儿子常来帮忙,并乐此不彼。黄妈妈还给儿子买来做菜的书、让他看电视里的饮食节目。黄妈妈回忆,儿子9岁那年,有一天从学校放学回家,对她叫嚷:“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给你送份礼物。”“什么礼物?”妈妈反问。可可笑而不答。他走进厨房,拿出鸡蛋。一会,一盘松花蒸蛋做好了,可可将蒸蛋端上餐桌,他告诉妈妈:“今后我给你煮更多好吃的”。说起这段往事,黄妈妈非常自豪开心。
中学 求教酒店大厨
黄妈妈介绍,有一段时间,她担任学校伙食团长。文可没事时,便泡在学校的食堂里,跟着学校的5位厨师学艺。此外,文可还多处寻师学艺。文可常请教他家周围餐馆的师傅,甚至向扬子江酒店的厨师学艺。他掰着手指数,自己的师傅不下10人。现在,他之所以能做出一道道不错的菜,是因为他从不同的师傅身上学到了不同的厨艺。昨天,学校食堂的厨师费安均对黄文可赞赏有加:“很有灵性,稍微点拨一下他就能领会,还会自己创造。”
声音
老师:小厨神还是尖子生
教他的冉老师说,黄文可平时学习不怎么刻苦,学习成绩却非常好,一直在全年级前五名。除此之外,黄文可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不但厨艺了得,主持、弹古筝等都是黄文可的强项。重庆首届古筝书法大赛“最佳风采奖”、阅读与写作大赛二等奖、全国电视主持人小金话筒比赛重庆赛区二等奖……对于黄文可曾获得的奖项,冉老师如数家珍,“黄文可还上过央视献艺,由于名声在外,这次比赛,香港主办方慕名找到了他。”
母亲:放手让儿子去“玩”
黄妈妈说,可可爱好很多,炒菜只是其中之一。现在,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爱好多了、参加的活动多了,会影响成绩。事实上,可可参加这些活动,非但没有影响学习,反而提高了他的应变能力。问及妈妈对儿子未来的培养方向,黄妈妈说:“儿子现在还在读初中,并没有定下明确的目标,只要不影学习,我会支持儿子多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或比赛。我教育儿子,更注重综合素质,而不是定向培养成某方面的单一人才。”
选择
奖金交妈妈补贴家用
据黄妈妈介绍,她家的收入每月只有她一千多元的工资。文可读小学时,从小到大,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就连袜子、鞋子都是穿亲戚家小孩穿剩下的。最近几年,文可参加了大大小小约三百场活动,比赛获得的奖至少有50多个,奖金约5万元,一部分用于学习才艺,大部分则交给她贴补家用。这次比赛,儿子同样将奖金交给她补贴家用。文可小学毕业时,成绩优秀,可以保送渝中区两所重点中学。但文可放弃了。放弃的原因是:两所学校最近的离家都有4个站的车程,交通、餐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大坪中学就在家附近,他可以步行上学,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