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成立
(2009-01-24 18:37:53)
标签:
杂谈 |
2009年1月17日上午,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简称“青檬夜校”)教室里传来阵阵掌声,新东方创始人,现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来到学员当中,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北京团市委副书记沈千帆向俞敏洪老师颁发了“青檬夜校”教师聘书。
俞敏洪在北京创业青年中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俞老师成功创办了新东方,开创了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从而让更多的青年留学之路梦想成真,为中国培养了众多的国际化人才。而他本人也因从一个普通教师演变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的传奇故事,赢得了学员们的敬意和掌声。新东方“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理念唤醒了无数有志青年,而“做事如山,做人如水”人生态度又透彻的解读了人生的价值。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掌声中伴随着激励和感悟,学员们感觉如同经历了一场创业启迪的洗礼,意犹未尽。
本次的课程安排是“青檬夜校”成长系列教学的一个部分,主要是通过创业榜样的示范作用,引领和带动创业青年走上健康良性的创业之路。“青檬夜校”是北京共青团面向在京创业青年开展公益培训的主阵地,自2008年12月28日开学以来,“成长”、“创业”、“公益”三大系列教学并行,“成长”课程突出典型示范,“创业”系列注重政策规范,“公益”系列强化责任意识,截止目前,已开设创业导航、心理、立志、维权等课程,同时开设了“创业沙龙”,学员近距离与教师志愿者共同经历头脑风暴,体验创业的艰辛与快乐。截止到1月17日,“青檬夜校”教学累计教学时间已近40小时。“青檬夜校”同时积极开展班级和团支部建设,组建了班委会,成立了临时团支部,各项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扎实推进。各项教学得到了学员们的积极响应,夜晚,他们下班后急匆匆赶到教室,假日清晨,他们风尘仆仆走进学校,有的学员顾不上吃饭,有的忍着病痛,有的带着年幼的孩子,有的由家属陪伴┄┄他们,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他们的创业热情,在寒冬中升温。
“青檬夜校”是个大家庭,北京共青团以全市创业青年夜校作为示范,正在全市层面开展区县局级单位团委创业青年夜校推广工作,加强创业青年培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更好的服务“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目前,郊区、城区、企业、高校团委创业青年夜校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既有共享一个“青檬”的名字,又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同时也不乏原创和突破。从“青檬”起步,创业将逐渐成为北京青年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12月28日晚,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悄然开学,91名在京创业青年在明亮的教室里开始了夜校第一堂课,聆听创业榜样华旗资讯集团总裁冯军讲述他的创业故事。他们中,有下岗职工、有应届毕业生、有留守农村的青年,还有一批青年创业工作者。91个人,最朴实的群体,聚集在最朴素的课堂。“创业挑战人生、创业实现价值、创业服务社会”的口号,在岁寒冬至的时节唱响,创业精神的种子在北京青年心田里播撒。
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一丝青涩、一缕甘甜
北京团市委负责人介绍说,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顾名思义,就是在晚间和学员业余时间上课。我们面向在京创业青年、进京创业青年和在校大学生,分批分期开展公益培训,不收取学费。课程内容包括:创业的基本技能、市场分析、营销策略、商务沟通、经济法规、财务管理、企业申办程序、成功创业经验、职业生涯规划等。通过系统性、专业化、实用型的培训,提高北京青年的创业素质和能力。有愿望加入到这个团队的社会各界人士,我们都欢迎、都鼓励。”他进一步介绍,夜校的师资和日常管理人员都是志愿者,他们来源广泛,既有专家学者、也有创业成功人士,他们投身公益、充满爱心,这是夜校公益本色的体现。”
以志愿者为教育管理力量,是团市委转化奥运志愿服务成果的一个延续,也为奥运志愿者开展公益服务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同时在招收学员、培训课程设计、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借鉴了奥运志愿者工作的方法,努力增强育人实效。夜校教学助理、北京科技大学的志愿者陈凯表示,“我是学校的一名教学助理志愿者,曾是一名奥运志愿者。志愿者的身份,让我更具责任感,并且与学员们交流更加直接,没有任何障碍。”
这个夜校,创办在不寻常、不平凡的2008年。它的发育和成长过程,仍将是青涩伴着甘甜,需要社会各界呵护和关爱。但它却牵动着90余个家庭,启迪着北京青年的创业意识,在经济的寒冬中增添了一抹暖色,期待着北京青年就业的暖春。
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拉开大规模教育培训的序幕
从90人规模的夜校出发,2009年,北京团市委将全面推动大规模教育培训,面向基层单位团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骨干、具有创业意识的青年等群体分4批培训5000人,逐步掀起青年创业热潮。
“我们把发展的目光投向青年、投向人力资本的增值。通过教育培训,提升人的创业本领和职业发展能力,进一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新变化、经济波动带来的新挑战。”团市委负责人表示,“教育培训工作是人力资本的蓄水池。在经济发展放缓时,我们加大投入力度,积蓄人的知识能量,增强人的发展能力。特别是对一部分具有创业意愿的人开展教育培训,有助于为特定群体提供实际帮助。”
面对即将到来的2009年,北京团市委更加注重以教育培训覆盖和影响青年,辐射和带动社会。在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成立的同时,各区县、高校将加大对创业青年多位服务的工作力度,建立培训基地,提供创业项目等。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将作为北京共青团全市层面的示范校,将为各单位团委相关工作提供模式、师资等服务,更多地影响和带动青年投身创业工作。我们有信心,使创业成为青年就业的一种方式,使创业理念成为青年的一种生活态度。”
重点举措:为青年创业工作助力
北京共青团创业青年夜校是北京团市委《青年创业扶持工作计划》的一部分。它的开张,预示着青年创业服务工作全面启动。据悉,2009年,北京团市委除创业培训这项举措以外,还将以发展青年友好型产业为导向,以创业基金为保障,以见习计划为依托,以信息平台为辅助,使青年通过创业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团市委已与在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团体,建立了首批近百个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2009年,将全面启动并逐步推进此项工作,面向大学生提供为期3至6个月的见习实践岗位,努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同时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通过双向对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海淀区团委书记曹宇明表示,“我们已在海淀区做出积极探索,见习基地帮助青年积累了好经验。很多企业都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帮助我们推行这一见习计划。”
——设立北京青年创业基金。以“北京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依托,筹款设立北京青年创业基金,对优秀青年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扶持。“制约青年创业的瓶颈因素是资金,很多青年苦于没有钱来实施自己的创业想法。建设创业基金、直接加大扶持力度,是服务青年创业的有效举措。”社科院副研究员沈杰表示,“发展创业基金,实际上是在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基金组织,对于进一步推动青年创业,具有很好的支持、调节和导向作用。”
——协调政策优化环境。团市委将协调有关单位,制定出台信贷、税收、经营场地、缴纳费用等鼓励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审批程序,保护创业成果,保障创业者合法权益。
|
|
|
|
核心提示:由共青团中央建立的首批1952个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将向社会公布。这批基地提供59802个见习岗位,分布在金融、通讯、交通和制造等行业,涵盖大型国企、非公企业、世界500强等不同类别经济组织。有意愿者可于09年2月10日以后与企业所在地的团委和相关学校
资料图片:2008年12月15日,在山东梅林花艺职业培训学校,山东轻工学院应届毕业生石婉婷(左)在跟老师学习插花艺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山东一些应届大学毕业生做好自主创业的准备,仅在山东轻工学院就有近十位女生准备自己开花店,为此她们特意来到花艺职业培训学校参加花艺培训。新华社记者范长国摄
新华网北京1月20日电
据介绍,这批基地将提供59802个见习岗位。广泛分布在金融、出版、通讯、交通和制造等行业,涵盖了大型国有企业、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等不同类别经济组织。见习岗位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含量,对有见习意愿的青年来说,可选择面比较广、专业可匹配性比较强。
据了解,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以市场机制为准则,以岗位需求为前提,依托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的。主要目的是要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四类青年群体提供岗位见习的机会,为他们提升就业技能、积累创业经验创造条件。
2009年,全团将建立5000个以上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立基地的企业为青年安排的见习时间一般为2至3个月。见习期间,企业将为见习青年提供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一定的生活补贴,并负责对见习青年进行必要的技术技能培训和指导。见习结束后,将为见习人员出具见习鉴定。鼓励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在本企业见习的青年。
同时,各级团组织建立基地所联系到的岗位,由市(地)、县(区)团委和学校团委负责根据岗位需求情况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团委进行岗位对接。团中央建立的基地将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实行属地化管理,由提供岗位企事业单位所在省级团委统一协调组织对接。
共青团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有见习意愿的青年,可以根据见习岗位基本条件的要求,于2009年2月10日以后与见习企业所在地的市(地)团委和相关学校团委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