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桥引线的月老红线
标签:
杂谈 |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要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惶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天长地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传说在这一天,月老总是为相爱的人系上红线,男人系在脚上,女人系在手上,而系上红线的这两个人便注定了今生的缘分。
七夕,原本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被现代人称之东方情人节。中国制造的情人节和西方情人节不同,假如2月14日象征着巧克力、红玫瑰,那么七夕应该是一碗绿茶,清新脱俗。平静不代表遗忘,热情不代表真实。
所以,不会妒忌路上那些双双对对的情人,只要彼此在心里暗藏着一份牵挂,一丝想念,一缕情愫便已知足。睡梦里,月老会在我的脚上和你的腕上悄悄系上红线,不信吗?弯曲你的右手,看看手腕处是否有一道清晰的纹路?那是月老的红线留下的痕迹……
唐朝时候,有一为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里。一天晚上,韦固在街上闲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个老人席地而坐,正在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他身边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的大布袋。
韦固很好奇地问:“老伯伯,你在看什么书呀!”那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本记载天下男女婚姻的书。”韦固听了以后更加好奇,就再问:“那你袋子里的红绳子,又是做什么用的呢?”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是仇人或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一定会和好,并且结成夫妻。”韦固听了,自然不信,以为老人是和他说着玩的,但是他对这古怪的老人,仍旧充满了好奇,当他想要再问时候,老人已经站起来,带着他的书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韦固也就跟着他走。
到了米市,看见一个盲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过来,老人便对韦固说:“这盲妇手里抱的小女孩便是你的妻子。”韦固听了很生气,以为老人故意拿他开玩笑,便叫家奴去把那小女孩杀掉,看他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后,就立刻跑了。当韦固再要去找那老人算帐时,却已经不见他的踪影。
光阴似箭,转眼十四年过去了,韦固已找到满意的对象,即将结婚。对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长得很漂亮,只是眉间有一道疤痕。韦固觉得非常奇怪,于是便问他的岳父:“为什么她的眉心有疤痕呢?”相州刺史听了,便说:“说来令人气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抱着她从米市走过,有一个狂徒,竟然无缘无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只留下这道伤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韦固听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想:难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杀的小女孩?于是便很紧张的追问道:“那保母是不是一个失明的盲妇?”王泰看到女婿的脸色有变,且问得蹊跷,便反问道:“不错,是个盲妇,可是,你怎么会知道呢?”韦固一时间答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然后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合盘托出。王泰听了,也感到惊讶不已。
韦固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话,并非开玩笑,他们的姻缘真的是由月下老人作主的。因此夫妇两更加珍惜这段婚姻,过着恩爱的生活。
天籁纸鸢作品-月老的红线里二十七章《牵线》(晋江原创)提到重莲-莲妹
杭州有座月下老人词,那是在白云庵旁,词堂极小,但为风雅之士与情侣们所
必到,可惜战时被炮火夷为平地,战后虽然重建,情调却已与以前大不相同。杭州
正在大举进行园林建设,我想,这所司天下男女姻缘的庙字,实在大有很精致地修
建它一下的必要。
月下老人的典故出于《续幽怪录》,据说唐时有个名叫韦固的人,有一次经过
宋城,看见一位老怕伯在月光下翻书,这位老伯伯说天下男女的姻缘都登记在他的
簿子上,他的囊中有无数红色的绳子,只要这绳儿把男女两人的脚缚住了,就算两
人远隔万里,或者是对头冤家,都会结成夫妻,所以后来有“赤绳系足”的典故,
西洋人的办法却比我们鲁莽得多,他们有一个邱比特,这是一个顽皮的小孩(有时
甚至是盲目的),拿着弓箭向人乱射,哪一对男女被他一箭射中,就无可奈何地堕
入情网。相较之下,我们的月下老人用一根红线温柔地替人缚住,还有簿籍可资稽
考,显然是文明得多了。月下老人的故事流传全国,然而除了杭州之外,其他地方
很少听见有这位“天下婚姻总管理处处长”的庙堂,那倒是很奇怪的。
以前,常常可以见到一对对脸红红的情侣们,尽管穿了西装旗袍,都会在柯堂
中虔诚地拜倒,求一张签,瞧瞧两人的爱情能不能永远美满。
杭州月下老人祠的签词恐怕是全国任何庙字所不及的,不但风雅,而且幽默,全
部集自经书和著名的诗文。据说其中五十五条是俞曲园所集,此外四十四条是俞的
门人所增,一共是九十九条。
第一条是“关关雄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理所当然的。
此外兆头吉利的有“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团聚。
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以
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原来是曾子的话这里当指这男子很靠得住,可以
嫁)等等。求签而得到这些,到自是中心窃喜,无法形容了。
有一条是“逾东家墙而搂其处子则得妻,不搂则不得妻。”《孟子》这两句话
,本是反语,但这里变成了鼓励男子去大胆追求。有一条是《诗经·庸风·桑中》
的三句:“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这在《诗经》中原本是
最著名的大胆之作,所谓“桑间濮上”的男女幽期密约,这一签当也是鼓励情人放
胆进行。“求则得之,舍则失之”、“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这两签都含有强烈
的鼓励性:追呀,追呀,怕什么?还有一些签文含有规劝和指示,如“德者本也,
财者未也”。叫人不要为钱而结婚。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指此人虽穷,人
品却好,可以嫁得。如“不有祝舵之佞,而有宋朝之美”。照《论语》中原来的解
释,是这男人嘴头甜甜的会讨人喜欢,相貌又漂亮,然而是头色狼,绝对靠不住。
“可妻也。”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孔夫子说公冶长虽然被关进了牢狱,但他是
冤枉的,结果还是招了他做女婿。“仍;日贯,如之何?何必改作?”这句本来是
阂子塞的话,这里大概是说,别三心两意了,还是追求你那旧情人吧。另一条签词
中引用孔子的话,恰恰与之相反:“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好的人有
的是,你哪里知道将来的没有现在的好?这个人放弃了算啦。这大概是安慰失恋者
的口吻吧。“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你爱他,要了解他的缺点,你恨他
,也得想到他的好处。“其所厚者薄,其所薄者厚。”她虽然对小王很亲热,对你
很冷淡,其实她内心真正爱的却是你呢。“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
这家伙有什么地方值得你这么颠倒呢?唉,连这种丑八怪也要!
另外一些签条是悲剧性的。“谁谓茶苦,其甘如荠。宴尔新婚,如兄如弟。”
照余冠英的译法是:“谁说那苦菜味儿太苦,比起我的苦就是甜养。瞧你们新婚如
蚀似漆,那亲哥亲妹也不能比。”有一签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
斯疾也。”虽不一定如孔子的弟子冉伯牛那样患上了麻风病,但总之此人是大有毛
病。“则父母国人皆贱之”,“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出韩愈《祭十二郎文》)
;“条其歉矣,遇人之不淑矣”(出《诗经·王风·中谷有雍》),这些签都是令
人很沮丧的。
“风弄竹声,只道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那是《西厢记》中张生
空等半夜,结果被崔莺莺教训一顿,“夜静冰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那是
《琵琶记》中蔡伯锴不顾父母饿死,被人痛斥。求到这些签文的人,只怕有点儿自
作多情。最令王老五啼笑皆非的,大概是求到这一签了:“或十年,或七八年,或
五六年,或三四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