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下老人服装-中国传统婚礼

(2008-12-03 16:40:01)
标签:

杂谈

古装苑,就在北影厂里面靠左.

九章摄影.在海淀富海中心

北京寻衣裳汉服摄影连锁机构 良乡店:81388165 13031112282 通州店:60551395

汉衣坊http://www.hanyifang.com/default.htm月下老人服装-中国传统婚礼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汉民族传统明制婚礼黄金周亮相京城

2008年10月05日 16: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5日电 临近国庆长假尾声,一场汉民族传统明朝风格婚礼4日在京城举行。

  明制婚礼处处体现了一个“礼”字。整场婚礼仪式在汉民族传统婚礼中拜堂、合卺、解缨结发等经典环节基础上,纳入了流行于宋、明时期的纳采、换庚贴、结同心等婚庆风俗。不同于以前我们通常看到的中式婚礼,这场明风婚礼在华贵喜庆的同时,不失仪态典雅。

  在婚礼仪式上,新郎要用象征盘古开天的“神弓”,向天引弓三次,以示将此喜讯告之天地祖先。在拜完天地、揭去盖头、喝完交杯酒之后,新郎亲手将红色的丝绳从新娘的发端解下,连同自己的头发交给新娘,让她把两人的头发结在一起。据说这是中式婚礼的一个重要程序,叫做“解缨结发”,也就是“结发夫妻”一说的由来。自称是“大明朝粉丝”的新郎刘先生颇为得意的表示:本人在日资企业工作多年,也经常公务出访其他国家,感觉各国民众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普遍重视。而这种尊重集中体现在婚礼上,一般正式婚礼都是采用本民族仪程,大多穿婚纱西服只是拍照留念。而轮到自己结婚,特意找到了北京的汉族礼仪专业策划机构——汉衣坊,以明朝士大夫文化格调为蓝本,设计整场仪式。

  据悉,这是京城举办的首次明制婚礼。承办方汉衣坊的负责人认为,中式婚礼中的汉族婚礼不是一个单一形式的婚礼,而是一个门类的婚礼,其内涵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到了清朝,汉式婚礼有相对俚俗化的倾向,模式偏于单一,使人们忽略了其多元性和华贵感。而北京奥运会所表达出的浓厚华夏文化底蕴,为传统文化的复兴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表率作用。以婚礼来说,客户不再停留在举办一场与西式婚礼相对的所谓“中式婚礼”的层面上,而是追求更为个性化的文化内涵,选择点也由前几年的主流模式周制婚礼、唐制婚礼扩大到各个历史时期,十几个模式的传统民族婚礼系列之中。

  在场宾客有不少新郎的日籍同事,刘先生笑着说:借此机会向他们展示一下真正东方母文化的魅力!

 

“礼”“韵”交融 周制婚礼尽显华贵雍容(图)

2008年11月30日 15: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n/tp/news/2008/11-30/U90P4T8D1467975F107DT20081130151306.jpg

信鲤放生

http://www.chinanews.com.cn/tp/news/2008/11-30/U90P4T8D1467975F116DT20081130151306.jpg

同牢合卺
http://www.chinanews.com.cn/tp/news/2008/11-30/U90P4T8D1467976F107DT20081130151154.jpg

解缨
11月30日,由汉衣坊主办的一场流行于当下年轻人中的汉民族传统周制婚礼在京某所充满热带雨林风情的酒店举办。婚礼以特有的庄重、神圣基调开场,分为醮子、催妆、接代送亲、信鲤放生等环节。整场婚礼在覆满绿色植被的场景中举行,千年文化与自然清新的交汇融合,既传达了汉婚的“礼”,又展现了浪漫的“韵”。陈烨摄

 

任冠宇 汉友创办汉衣坊


    "有人说汉服是一种复古,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是复兴,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说这番话的人名叫任冠宇,一个年仅30岁的小伙子。在广受媒体关注的"汉服运动"中,他是一名坚定的实践者。如果说大多数的汉服实践者都是理想主义者的话,任冠宇则是一位实干家。去年底,他注册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汉服制作的公司:北京汉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而他和他的同事们则更喜欢称之为"汉衣坊"。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待中国运动员穿民族服装入场

    从位于13楼的"汉衣坊"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北京的紫竹院公园。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中国传统的"女儿节",今年的女儿节,任冠宇组织一些大学生身着汉服来到紫竹院,并遵循古制为一些女生举行了笄礼活动。端午节,"汉衣坊"联合京甘棠古典研习社,在陶然亭举办了一系列祭奠屈原的仪式。

    任冠宇说,举办这些活动,是希望唤起人们的一种文化记忆,要告诉人们,汉民族并非没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只是人们的记忆模糊了,淡化了,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把它捡起来。

    跟任冠宇聊天,他对各种文史掌故信手拈来,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熟稔程度,会让你认为他一定是一名文、史、哲方面的高材生。事实上,毕业于同济大学的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理科生,学的是一门堪称冷僻的专业:硅酸盐,现在叫无机非金属材料。

    这样一名理科生是如何同汉服结下不解情缘的呢?前些年,在一个名为"中华英雄网"的论坛上,任冠宇是其中一个栏目的版主。"当时的点击率并不高,一天也就是几十次。到了2004年,这样的网站才开始多了起来。"任冠宇说,也就是在这一年,出现了"汉服"这个概念。随即,他便成为汉服的忠实拥趸。

    也就是在这一年,季羡林、任继愈等人发起签署了《甲申文化宣言》,中国人民大学开始酝酿成立国学院,传统文化的价值在这一年得到普遍认同。

    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在中国热播后,各大影楼推出的"长今照"生意火爆,韩国民族服装风靡一时。与此同时,当众多"汉友"身着汉服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很多人都以为他们穿的是和服或者韩服。

    "说汉服像和服或者韩服没错,但是说反了,应该说和服、韩服像汉服。历史上,日本、韩国都受到中国传统服制的影响,并作为本民族的传统服装一直延续到今天。而我们却由于种种原因丢掉了自己的传统服饰,这是很可惜的。要知道,服装可是代表一个民族的名片啊。"任冠宇说。

    任冠宇有一个心愿,希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的运动员都能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入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2008年奥运会也提出了"人文奥运"的口号,"汉服"作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能在奥运会上向世界展示真正的东方文明古国的传统服饰,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化与气质,将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汉服运动,年轻人传统意识回归

    任冠宇将"汉服运动"总结为"发生在年轻人中间的传统意识回归",他发现,对待汉服,年轻知识分子群体的认知度较高,而一些年龄较大的人则往往认为这是"奇装异服"。"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了解,我相信,一旦对这件事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大多数人都会认同的。"

    在网上曾举办过一个调查:"你同意在一定领域复兴汉服吗?"结果显示调查参与者中有86%的人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弘扬。虽然网络的特性决定了接受这项调查的大都是年轻人,但起码可以反映一个侧面的民意支持度。

    事实上,在"汉友"这个群体中也是有意见分歧的,大家对于"什么才是汉服"、"怎样复兴汉服"等问题都有很多争论,甚至有一些持极端言论者,任冠宇将他们称为"原教旨主义者"。

    在对待这些问题上,任冠宇是"温和主义者"。任冠宇认为,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是以华夏民族文化为基础、自然演化后形成的具有独特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的服饰体系。它雍容华贵,但并不唯我独尊。

    对于汉服的不同观点,任冠宇一直很关注很多专家的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彭永捷表示,一些汉服运动的提倡者,他们强调传统文化的本源意义值得肯定,但是将汉族意识凸现出来则不妥。从汉族的历史来看,汉族是以华夏族为中心不断融合其他民族,才得以最终形成。早在春秋时期,赵武灵王就曾力主胡服骑射,学习少数民族的优点和长处。选择汉服这种形式作为回归传统的象征,是因为它简单直接,可以直接体现汉文化的复兴。其实汉服和2001年开始流行的唐装相比,都反映了人们回归的心理需要。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袁仄也认为,汉传统服饰中的宽袍大袖已经很难在生活节奏如此快的现代社会中承继,真正应该恢复的,是吸收了汉民族所有服饰里的精华要素,提供多种多样适合现代穿着的中式传统服装,让全民进行选择,保留人们认为美的种类。

    专家观点,开阔了任冠宇的思路。

    现在,任冠宇正在进行一项计划,从今年8月开始,他组织一些志愿者展开"汉服中国行"活动,深入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第一站是内蒙古。任冠宇说,举办这个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学习各个少数民族是如何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的。

    对于如何进一步促进汉服的推广,任冠宇则有一套经过深思熟虑的可行性方案。他说,汉服的推广必须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3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我们一直把文化仅仅当成一项公益事业来做,导致文化产业市场比重小,质量欠佳。

    "汉衣坊致力的,就是以汉服为切入点,摸索出一条商业化文化复兴之路,让我们民族文化个性化、大众化、时尚化、民间化。"对于自己的事业,任冠宇信心满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