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成为千万富翁Lucky or Smart?
(2008-08-23 08:28:36)
标签:
杂谈 |
书名: | 27岁成为千万富翁 | ||
---|---|---|---|
原书名: | Lucky or Smart? | ||
原出版社: | |||
作者: | [英] 博·皮博迪 著 |
译者: | 刘伟荣 |
定价: | ¥20.00 | ISBN: | 7-5086-0493-8/F.936 |
出版日期: | 2006-1-1 | 开本: | 32开(147×210) |
点击率: | 1920 | 印张: | 4 |
装帧: | 平装 | 字数: | 43千字 |
内容简介: |
成功要趁早。本书作者27岁便成为互联网领域的千万富翁,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本书中,作者以一种机智、轻松,类似面对面交流般的语气,与你分享自己企业家生涯中的经验与教训,由此归纳出一些业已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法则,着重指出了年轻企业家容易陷入的创业误区及易犯的错误,纠正了年轻人对于创业的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为所有满怀创业激情、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指明了一条成功之道。 这是有关创业生活的一本极富指导意义的实用指南,每一个想要实现自身价值、成就财富梦想的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 |
作者简介: |
博·皮博迪是成功的青年企业家的典范。他创立的第一家企业——Tripod公司曾是互联网领域的第八大企业,如今已有15种语言版本,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数百万名注册用户,是互联网上个人发布信息的先锋站点之一。随后他还与人合伙建立了Village
Ventures风险投资公司、WaterFront Media、Mezze、VoodooVox及FilmFree
Entertainment4家企业,它们都得以成功发展至今。 精明还是幸运? (英)博·皮博迪 创业是一条通往财富与成功的大路,在今天不乏这样的成功人士,丁磊、陈天桥、李彦宏。然而,创业又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小路,十个企业家中,通常有九个都会以失败告终。本书的著者就是一位成功的青年企业家典范,27岁就成为了千万富翁。他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了读者成功创业的12条黄金法则。这些经验来自于一位成功创业者的亲身感受,而不是财经作家的归纳总结,所以书中许多真知灼见会让读者颇有收获。 精明还是幸运 优秀的企业家往往不是非常幸运或者非常精明的人,他们只是有足够的精明,能够意识到幸运何时来临。这就是企业家与普通人之间非常微妙却十分重要的差别。那些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的公司,其创立者的初衷更多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想做一些自己兴趣所在而且有价值的事情。这样的公司往往不能吸引能创造好运的聪明人。 商业生活的要义在于:在你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得到经济上的回报。对于在商业生活中如何交好运的建议非常简单:创立一家充满活力、创造力、吸引力且积极向上的公司。在创业初期,精心塑造并以超凡的魅力与激情传达公司的使命,营造出“真切的氛围”。这样,你的公司很快就会吸引到精明、有创意的人,他们通常会卖力地工作。招徕到人才后要好好对待他们,明确其行动计划,为其创造实践创意的空间。结果是:机会、运气、成功乃至金钱将接踵而至,好运自然就会降临。 企业家是B等生,经理人是A等生 企业家是B等生,他们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得十全十美,只是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做得近乎完美。A等生始终追求完美,这一性格特征对于企业家来说没什么好处,却能造就一位非常出色的经理人。做事专注、有耐心是经理人的强项,是企业家的弱项。企业家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结果,而经理人则愿意等待。B等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创业初期非常重要,企业家借此得以在一切尚未确定的情况下随时调整目标,坚持不懈地找到正确的方向。 作为B等生的企业家,最重要的要意识到,你需要作为A等生的经理人的帮助。你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别无选择。B等生要听从A等生的建议,因为B等生无法像A等生那样以多元化的视角考察日常生活与商业世界的各个层面。 学会接受“不” 在商业生活中,企业家听到“不”的几率比普通人多得多。销售的关键不在于“买”,而是在于“卖”。当客户对我们说“不”时,真正的销售才刚刚开始。因为,创业要冒巨大的风险,很少有人会为你的失败买单。 在遭到拒绝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逆来顺受、接受事实。千万不要这样。要学会对“不”保持开放的姿态,这正是你主动出击的最佳时机。 企业家要学会推销自己,同时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镇静。 使你企业的股票不断增值 现在,企业家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使新创企业的股票不断增值。除此之外,别的任何努力都是白费。 如果有人告诉你,你应该把时间花在不断推出新产品、控制预算,或者督促销售与营销部门努力工作上,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些工作自然非常重要,但它们应该由你所雇用的A等生来完成。对于企业家而言,所有工作都应该让位于一件事,那就是使你企业的股票不断增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