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平乐郭氏正骨医院
平乐郭氏正骨医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742
  • 关注人气:3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家讲坛主讲人不为尊者讳 李清照确实再嫁图

(2008-04-24 10:56:33)
标签:

杂谈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7-12/10/xinsrc_5021204101024265232418.jpg李清照确实再嫁图" TITLE="百家讲坛主讲人不为尊者讳 李清照确实再嫁图" />

百家讲坛主讲人康震

 

康震,男,1970年3月生。陕西省绥德县人,文学博士,中共党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副所长(2003~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2004~2006年)。2000年~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获得博士后出站证书。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古典诗词。是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中国李白研究会会员。  

    昨(9)日下午,“百家讲坛”出镜率最高的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的《康震评说李清照》(中华书局出版)一书在北京图书大厦首发。康震表示,新书中对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的关系进行了全新考证,并完整梳理了李清照再嫁后闪电离婚的过程。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夫妇关系有裂痕

    康震表示,自己在百家讲坛讲李清照尽管很通俗,但是参考了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并融入了自己的研究心得。以往的学者都把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夫妇关系写得很美满,很和谐。但是,两人没有留下子嗣,这在当时是很严重的事情,在赵明诚看来,李清照是有责任的,尽管不能生育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因于李清照。因此,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夫妇关系存在重大的裂痕。但是,因为两人有很深的感情基础,尽管存在这种重大裂痕,但两人的婚姻始终很稳定。

    康震还说,另一点学术界以往对此讳莫如深,就是赵明诚是第一流的文物专家和收藏家,但是作为一个官员来说并不优秀,甚至有不良表现,自己特别强调了赵明诚临阵脱逃被罢官的事实。事情发生以后,李清照作为妻子要保护丈夫,保全家庭。

    再嫁又闪电离婚是事实

    “还有就是李清照在赵明诚病亡以后,再嫁又闪电离婚的事情,以前的学者都对此比较避讳,但是,事实就是事实,李清照的这种作为,恰好反映出她性格中坚决的一面。其他的女作家柔弱有余,刚烈不足。而李清照有柔弱的一面,也有大丈夫风采。”

    中华书局总编辑李岩和百家讲坛制片人万卫也出席了昨天的活动。万卫表示,康震在百家讲坛讲李白、杜甫、苏东坡和李清照,都是文学题材的,与讲历史题材的节目相比,收视率稍微低一点,“但是区别不大。”(记者张弘)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7-12/10/xinsrc_422120404082362520791.gif李清照确实再嫁图" TITLE="百家讲坛主讲人不为尊者讳 李清照确实再嫁图" />

王立群时髦语汇讲<史记> 称时尚不是易中天专利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7-12/10/xinsrc_4021204101021312241167.jpg李清照确实再嫁图" TITLE="百家讲坛主讲人不为尊者讳 李清照确实再嫁图" />

资料图:河南大学教授、央视《百家讲坛》年度红人王立群中新社发 邹宪

周国平不屑"百家讲坛":电视文化把我们娱乐死?

    周国平在与记者的谈话里,谈及读书问题。在谈到时下正红火的央视“百家讲坛”时,他指出,“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庄子心得》是励志,不能与国学画等号。而易中天只是迎合了现在人的语言习惯,《品三国》比民间说书高一点。”对这种现象不要夸大,“百家讲坛”高峰已过去,一些人在赶最后的余波。他认为,“百家讲坛”这种电视文化作为强势媒体,它排挤了传统载体,由于它的大众传播性,会带来人们阅读思考的缺失。周国平建议读者多阅读书本,少看电视。他还建议读者直接阅读经典原著,这比读批注经典原著的书更好。

易中天王立群惺惺相惜:我们都是公鸡中的战斗机 

    11日,《百家讲坛》录制了一期“特殊”的节目。“品三国”的易中天教授客串“主持人”,采访“读《史记》的”王立群教授。虽然第一次做主持人经验不足,问出“你13岁的时候是多大呀?”的问题,但两个人的对话十分精彩,以至于易中天形容自己和王立群这两个学中文却在《百家讲坛》讲历史的人,都是“公鸡中的战斗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