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汉全席演绎

(2008-02-09 19:30:43)
标签:

杂谈

 
http://epaper.bjd.com.cn/wb/20080202/200802/W020080202355625478332.jpg


  缘起
  满汉全席,恐怕是中国最具神秘色彩和魅力的美食符号了。
  有人说清廷本无此宴,民国初年著名相声《报菜名》火遍大江南北后,大家以讹传讹才有了满汉全席。也有人引经据典:满汉全席来源于康熙爷的千叟宴。大清立国之初,宫廷筵席分为满六等和汉三等,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宫中元旦日,改满席为汉席”,开始出现满汉席并用的局面。但是,迄今为止最早的满汉(全)席的膳单,则来自于清代笔记《扬州画舫录》,也就是说,满汉全席应该缘起于乾隆下江南的接待餐。
  尽管众说纷纭,毋庸置疑的是,满汉全席是兴起于清代的一种大型宴席,将以烧煮为主的满菜和以羹汤扬名的汉菜巧妙地结合为一体,是中国古代宴席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代烹饪文化的宝贵遗产。
  无双
  近年来,随着官府菜和宫廷菜的流行,全国打出满汉全席招牌的酒楼很多,不过能为顾客提供真正的满汉全席的,只有北海仿膳。因为享用满汉全席,绝非简单的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一种全方位的饮食文化体验。
  大红宫灯迎客、主讲大臣行礼、古装美女起舞……“吉祥”、“请安”之声不绝于耳。如果这些视听效果还可以“复制”的话,那乾隆御笔亲题的“漪澜堂”、建于1771年的道宁斋……就连最新的牌匾,也都出自于“皇弟”溥杰之手——这些无可替代的中国皇家园林的就餐环境,可是无法复制的顶级文化体验。
  据仿膳饭庄的经营者透露,除了方几变成了圆桌、著名的“黄万寿”餐具改成了一模一样的釉下彩贝类瓷——北海仿膳的满汉全席,每桌服务人员平均高达8位之多,几乎完美克隆了康乾盛世这一餐饮奇迹的全部精华。
  误会
  就像108将之于梁山好汉,108道菜肴,似乎成了满汉全席的标志性数字。其实,真相并非如此。数年前记者曾经请教过一位仿膳名厨: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熊掌、猴脑、猩唇等所谓的山珍,已经不为顾客所能接受,那满汉全席的108道菜,还能剩下多少?对方的回答比较感性:满汉全席的菜肴应该远远超过108道,因为现在很多食材都不能用了,可我们还是能做出满汉全席,而且道道有出处。
  北京满汉全席研究会理事汪涛证实了这种说法:仿膳饭庄曾多次前往故宫博物院求证,在清宫膳档中整理出可列入满汉全席膳单的菜肴,超过800种。
  就像很多人误以为满汉全席只有108道佳肴一样,不少人会觉得这种浮华巨宴形式大于内容。其实,真正的满汉全席,非常讲究营养健康和食疗养生效果,结合时令变化,通过各种菜肴的搭配调整,以供不同年龄和身体状况的人享用。现在正值隆冬,膳单中的热荤就以大补的鹿肉为主料,到了春季,主菜则会改由各种时令鲜蔬担纲。
  传说满汉全席从举办目的不同可分为蒙古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九白宴(招待蒙古献贡使臣的御宴)、千叟宴、节令宴等6种之多,出席者的饮食习惯、年龄以及健康状况都不尽相同,御厨会根据这些具体境况,对菜肴进行调整,因此列入满汉全席膳单中的菜肴远远高于传说中的108种。这或许就是中国古代餐饮的人文关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