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你还存在一点中国人的良知与爱国感就去看看记录片《南京》吧!

(2007-07-26 09:11:04)

如果你还存在一点中国人的良知与爱国感就去看看记录片《南京》吧!大屠杀和遗忘这两个词永远不应该同时出现!

上周,看记录片《南京》,胃很疼,大概悲愤被太多复杂的情绪挡住了,郁积在体内,化作疼痛。
记录片《南京》是由美国人特德.莱昂西斯个人投资200万美元拍摄的,导演是比尔.古登泰格和丹.斯图尔曼。特德之所以要投资拍片是因为他在旅行途中恰好看到了张纯如的讣告,她是《南京大屠杀》的作者,因抑郁症举枪自杀。
有所触动的特德感觉到张纯如的一双眼睛似乎依然在叙说的什么,冥冥之中,似乎是张纯如忧郁的灵魂促成了这不记录片的拍摄。
但是这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哭片”,《南京》不庸俗的地方就是它的冷静,它不煽动你的情绪,不挑逗你的泪腺,不渲染悲剧,不鼓励仇恨,但是黑暗中,胶片转动的声音和银幕上的陈旧光影却透出强烈的寒冷气流,牢牢的压迫在你的胸膛上。
你看到的是用独特视角讲述的南京大屠杀,在那种基于人类博大心量的立意之下,你会愤怒,但是眼睛却无法冒出火光。你可能咒骂那些该死的狗日的日本战犯,但是最终占据你心灵的却是人类互相救赎中表现出来的人性之善的美丽
《南京》改变自张纯如的作品中的第五章《南京安全去》,讲述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女教士明妮·沃特林等22位西方人建立避难所拯救南京市民的故事。影片以这些人的日记,书信为旁白,穿插当年幸存者的采访和参与大屠杀的日军老兵的回忆,再现了1937年南京城的毁灭与绝望。
片中讲到,日本鬼子要从安全区里带走100个女人去做慰安妇,美国人米妮像老母鸡护着自己的小鸡一样,不让他们带走可怜的女人们,但又因为没有能力与之抗衡,最后还是有20多位姑娘被带走。
关于南京大屠杀,最常用的词汇是“惨绝人寰”,这部片子虽然不是在渲染伤痕,但这个伤口本身已经足够触目惊心。幸存者的讲述把1937年的南京城从岁月里拉到了近前,让人感觉到日本鬼子的刺刀就在眼前摇晃,他们欺侮无辜中国人的面孔在狞笑。鲜血,尸体,哭嚎如同当时抛在南京的炸弹,无休止的轰击着我的胸膛,似乎要把我的视神经炸裂。
一位幸存者讲述当时只有6岁的自己,亲眼看到自己的妈妈被日本鬼子刺中胸膛,而还在她怀里吃奶的小弟弟则被日本鬼子用刺刀挑到一旁,弟弟一边哭一边寻找着妈妈,他的妈妈则用尽最后的一点力气拽开衣服,召唤着孩子再去吃一点奶,弟弟光着沾满鲜血的小脚丫爬过遍野横尸,回到妈妈的身旁有开始天真的吃奶,而他的妈妈却已经死去!
还有一位幸存者讲到,日本鬼子试图强奸自己的妹妹,遭到了反抗,日本鬼子举起刺刀从上至下劈开了妹妹的头颅。
与幸存者试图忍住哭泣的内心挣扎相比,日本老兵面对镜头却能够冷静地说:“处理掉几万人并不是一件难事,快的话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简直就是畜生国度里的畜生之言!!!这时我期盼的就是有朝一日,中国能够策划一场东京300万人之死的战争!!!我愿捐献我的生命!!!
http://hiphotos.baidu.com/leedingyoo/pic/item/165cf71b36a00dddad6e75fa.jpg
http://hiphotos.baidu.com/leedingyoo/pic/item/4c3dbb2f7b5d3e301f3089c4.jpg
尽管这一切事实足够引燃我们的血液,但是《南京》却又一种莫名的力量把人带到一处亮地,让人握紧的拳头渐渐松开,这要感谢那22位西方人,是他们为人性赢得了敬意。影片中,这22位外国人救赎中国同胞的故事让人心生感动,他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回国过上安稳,美好的生活,但是他们却不忍心抛弃南京的百姓,他们选择留下,设立日方并不承认的安全区,通过谈判甚至乞求的方式让日本鬼子有所收敛。这些西方人在面对日本鬼子时同样需要勇气!!!
遗憾的是,这些西方好人们现实结局不是很好,米妮女士回到美国后因精神崩溃而自杀,一位外科医生回国后精神错乱,拉贝在德国被希特勒投入监狱,一直穷困潦倒。
不得不承认,这时一部需要鼓足勇气去观看的影片,踏入影厅的那一刻,便如同开始了某种心理上的自虐。
在《变形金刚》和《哈里波特》等众多娱乐影片咄咄的气势下,放映《南京》的影院如同散落在现代城市里的小小孤岛,连最微弱的召唤都难以发出,只能被人们忽略和遗忘。《南京》将中国人形容为一个有着超乎寻常忍耐力的民族,能够咀嚼苦涩,但是这不代表我们对于耻辱就应该无动于衷呀!
大屠杀和遗忘这两个词,永远不应该同时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