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李白

(2007-06-26 09:36:54)
 

转自---娇艳的BLOG

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
  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李白

      唐代不到三百年的时间中,整个文坛出现了自战国以来前所未有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唐朝文学成就以诗歌最为发达。清人所编《全唐诗》共收录两千两百多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多首诗,其数量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出了过去任何一个朝代。

    在唐代众多的诗人中,最著名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人。,但我唯独偏爱李白,也许是他的诗风,他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让我十分喜欢。他的诗歌从幼儿园就开始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了一直到大学经过古典文学老师的讲解,我更加了解了李白,特别是后来放的那期短片我又从新认识了李白,结合各种著作和老师的课我想这篇文章就着重写一写李白吧。

     伟大诗人李白,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后迁居四川.天宝初,迁到长安,他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开元、天宝四十多年,即所谓“盛唐”时期。这是唐代繁荣但又有很是很多社会矛盾和危机的时代。唐代统治阶级开始走向腐化,社会各种矛盾逐渐显露的时代,理想无法实现。李白当时一心想从政,但皇帝只是让他表演诗词,并不想让他参与政治,于是他觉得一生抱负无法施展。所以他写出许多热烈追求光明理想,猛烈抨击黑暗现实,藐视腐朽的权贵人物,冲击当时封建理教的雄壮诗篇。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相信道教,有超脱尘俗的思想;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在此后十年内,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但失意而归。天宝元年(742),被玄宗召入长安,供奉翰林,作为文学侍从之臣,参加草拟文件等工作。不满两年,即被迫辞官离京。此时期李白的诗歌创作趋于成熟。此后11年内,继续在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漫游,“浪迹天下,以诗酒自适”。他仍然关心国事,希望重获朝廷任用。天宝三载,李白在洛阳与杜甫(他的诗歌我也很喜欢)认识,结成好友,次年分手后未再会面。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正在宣城(今属安徽)、庐山一带隐居。次年十二月他怀着消灭叛乱、恢复国家统一的志愿应邀入永王李幕府。永王触怒肃宗被杀后,李白也因此获罪,被系浔阳(今江西九江)狱,不久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途中遇赦得归,时已59岁。晚年流落在江南一带。61岁时,听到太尉李光弼率大军出镇临淮,讨伐安史叛军,还北上准备从军杀敌,半路因病折回。次年他在县令李阳冰的寓所病逝。

李白的诗歌今存九百九十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如果说,理想色彩是盛唐一代诗风的主要特征,那么,李白是以更富于展望的理想歌唱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代表作有:七言古诗(《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等,五言古诗(《古风》59首); 有句汉魏六朝乐府民歌风味的《长干行》,《子夜吴歌》等,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成为
盛唐的名篇。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被后世誉为“诗仙”。

  关于李白诗歌的举例就用老师在上课时候讲过的一篇吧,我觉得我很喜欢这一篇,里面能感受到李白的很多想法和当时的心情。这是他在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准备由东鲁(今山东省南部)南游越中时,写了这首向朋友们表白自己心情的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世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本诗讲的内容是:来往于海上的人谈起仙人居住的瀛洲,烟雾

波涛迷茫无际,实在难以寻求。越地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

霞光中时隐时现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

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盖过赤诚山。天台山高四万八

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西倾斜拜倒一样。我因此想梦游

吴越,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镜湖的月光照着

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

水荡漾,猿猴清蹄。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像青

云梯一样险峻的石梯。半山腰就看见了海上的日出,空中传来

天鸡的叫声。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倚石欣赏迷人的山花

忽然天色已经昏暗。熊咆龙吟震动了山岩清泉,茂密的森林为

之战栗,层层山峰为之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

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

似的。神仙洞府的石门,訇然一声从中间裂开。天色昏暗看不

到洞底,日月照耀着金银台。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

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琴,鸾凤拉车。仙人门排成列

多如密麻。忽然惊魂动魄,恍惚间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醒

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的绮丽仙境已经消失。人世间

的欢乐也不过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水一去不复返。与

君分别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

就骑上它访名山。怎么能够,弯腰低头去侍奉权贵,使我自己

不能快乐开颜!

本诗形象的描述了诗人奇异的梦境,全诗描写的是梦中情景从安静幽美的湖月到奇丽壮观的海日,从曲折迷离的千岩万转的道路到令人颤栗的深林层巅,境界愈来愈奇,愈来愈真。后来梦境幻入仙境,更是美丽的神话世界,曲折多变,惊心动魄的情景反应了他在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但悲哀的是只能在梦中得到快感和解放。最后梦醒后的呼声更是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像与夸张,尽情抒发自己浪漫主义的情怀,格调高昂,潇洒。联想到今日一些官员,是否还有当年如此胸襟,不事权贵,安心为民造福??

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李白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夜空因明月而生辉,诗坛因李白而辉煌。后人将永远记住李白那华美的诗章,记住他那“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啸傲凌沧州  ”的气概!!

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李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