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认为,麦考利夫将是希拉里能否当选的『关键男人』之一。
希拉里·克林顿无疑是现在最耀眼的政治明星。在她1月20日高调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后,美国各大媒体都在预测她的胜算,虽然结论不一,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承认,希拉里的竞选团队是令所有对手嫉妒的。这个网罗了多位克林顿王朝干将的班底,是一支名副其实的豪华之师。
“财神”是“第三关键男人”
在希拉里身边,有一位“热情仅次于克林顿的拉拉队长”,他就是希拉里的竞选主席特里·麦考利夫。这位49岁的亿万富翁与克林顿私交甚密,曾是克林顿总统任期时的首席私人顾问。在美国总统大选这项烧钱的活动中,他的角色是为希拉里筹集尽可能多的资金。
麦考利夫的父亲是一位民主党大佬和筹款人。耳濡目染下,麦考利夫从小就对政治表现出浓厚兴趣,尤其对如何用金钱“摆弄”政治着迷。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年仅20岁的他就在父亲的帮助下成为卡特的一位筹款人。1996年克林顿竞选连任时,请他出任竞选主席。结果他不负众望,筹集了令人瞠目的4200万美元。
在克林顿的提携下,2001年麦考利夫当上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他“财神爷”的本事,从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他的领导下,该委员会筹款超过5亿美元,使民主党的筹款数额30多年来首次超过老对头共和党。腰包鼓起后,民主党近年大张旗鼓地网罗数十万志愿者,拓展票仓,这为民主党今年重新掌控参众两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称,麦考利夫“单枪匹马挽救了民主党”,并称他为“民主党的振兴小子”。希拉里任命他为竞选主席后,麦考利夫充满激情地表示,要让人们“充分了解并爱上希拉里”。
在政坛之外,麦考利夫还是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家,在美国能源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与克林顿家族私交甚笃,当年克林顿夫妇离开白宫后在纽约买的住宅,就是麦考利夫以自己的资产做抵押办理的按揭。对于麦考利夫在希拉里竞选中的作用,有媒体评论说,“除了利用好拥有巨大资源的克林顿和不断犯错的布什,麦考利夫将是希拉里当选的第三个关键男人”。
“杀手”令对手防不胜防
在希拉里的对手眼里,她的“沟通主管”霍华德·沃尔夫森是个难缠的角色。希拉里的政治宣言、炮轰政敌的经典语录很多都出自他的手笔。在公开场合他是希拉里的坚定支持者,私下又是她最信任的顾问之一。
美国媒体说,沃尔夫森这个身材魁梧的男人可以在转瞬间从和蔼可亲变得咄咄逼人。他有一种“杀手本能”,能一下子找到对手的弱点,并给予致命一击。希拉里竞选参议员连任时,她的对手之一是前扬克斯市市长约翰·斯宾塞。此人曾开玩笑说,他想杀死一位与他有过节的州长。沃尔夫森就抓住这一点批评他“性格不稳定”,最后迫使其认输。去年,还有一位名叫珍宁·皮罗的地区检察官要挑战希拉里的参议员地位。但珍宁在第一次竞选演说中就出了纰漏,找不到演讲稿的第10页,演说中断了32秒。沃尔夫森没有放过这个“良机”。在他的电视广告中,珍宁尴尬地站在麦克风前,画面上一片寂静。这时电视剧《危险》的主题曲缓缓响起,旁白说道:“没有脚本,她只能哑口无言。”受此影响,珍宁草草退出了竞争。
对于沃尔夫森这些“疑似”人身攻击的手法,有人指责不够体面,但即使一些共和党人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政治敏锐性。有人认为他的强悍风格与有“布什大脑”之称的布什首席政治顾问卡尔·罗夫很相似。对此,沃尔夫森毫不避讳,他直言“罗夫正是我的偶像”。
“影子总管”是心腹密友
上面两位大将虽然都威风八面,却要乖乖地听从一位小女子的调遣。她就是希拉里竞选班子的执行主管帕蒂·索丽斯·多伊尔。现年41岁的帕蒂,是希拉里的心腹密友。她跟随希拉里时间最久,是一位忠心耿耿、擅长协调各种关系的大总管。
1992年克林顿竞选总统时,希拉里就成立了自己的顾问班子,帕蒂从此便长期跟随希拉里左右。帕蒂还发明了“希拉里之地”这个名字来代指希拉里的团队。有一次帕蒂接到希拉里的电话,她随口说道“这里是希拉里之地”,这个称呼很快得到了希拉里和伙伴们的认可。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希拉里之地”逐渐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权力中心,成员都对希拉里而不是克林顿忠贞不贰。希拉里曾骄傲地说:“我们在白宫里有自己的亚文化。我的工作人员谨慎、忠诚。克林顿的班子有泄密的习惯,我们这儿从来没有。”忠诚和严谨正是帕蒂最让希拉里满意的品质。
2000年希拉里竞选参议员的时候,团队里都是重量级人物,但他们都很自负,难以形成合力。于是,希拉里把帕蒂派到纽约来“恢复秩序”。她凭借出色的组织协调能力,把一班人摆平,为希拉里成功当选立下了汗马功劳。竞选班子对她十分佩服,以至于把希拉里的竞选阶段分为“前帕蒂时代”和“后帕蒂时代”。
帕蒂虽是希拉里身边的红人,却从不喜欢在媒体面前抛头露面,一般人很难见到她的“庐山真面目”,所以她又被称为“影子总管”。但这并不影响她的地位,希拉里的一位助手说:“帕蒂是唯一可以顶撞老板而不被追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