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看世上最大陵墓
高蒙河
早就听说日本有座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陵墓,和埃及的胡夫金字塔、中国的秦始皇陵并称为世界三大陵墓,那就是位于大阪南部的仁德天皇陵。前些天到访大阪,恰好经由关西机场路过,顺便就转过去看了看。
仁德天皇据说是日本历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天皇,公元四、五世纪之交前后在位。有日本正史之称的《日本书纪》上说,这座陵墓于仁德天皇67年开始修建,20年后仁德天皇去世用于下葬。陵墓前方后圆,由三条围壕相绕,规模巨大。特别是它的占地面积约达令人吃惊的46万平方米,不但是约25万平方米的秦始皇陵的一倍,更是远远大于才5万多平方米的埃及胡夫金字塔。日本有关这座陵墓的建造过程有多个用工量的算法,其中的一种算法是:如果按照每天动用1000个劳力,大约要4年时间才能造好这座超大型的陵墓。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5/31/14/4/u19591272_13fc207bf16g85_blog.jpg
我一边看这座被日本人称作“大仙陵”的大墓,一边听当地的志愿者们讲解,一边也随之生出些不解或疑惑来:
第一,为什么要建造这样的超级大墓?志愿者说当时的日本国情是一个王室贵族相互攀比建造大坟墓的古坟时代,像仁德天皇陵这样的大型陵墓光是随葬用的明器就不下20000件,目的是阴间享用、流芳百世、福荫子孙云云,我一边听得半信半疑,一边还想:既然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古代陵墓,那为什么不是世界文化遗产呢?
第二,天皇陵寝作为不可亵渎的禁地,从1850年前后开始,一百多年来不断得到日本各级政府的严格保护,不但学术性的考察现场不被允许,就是考古人员也不能随便到里面做调查和发掘工作。像1872
年坟丘的方形部分坍塌,露出了横穴式石室,内有石棺,棺外有鎏金铜甲胄、刀、玻璃器等,但为了保护皇家圣物,只是绘制了一些器物图后,马上又把它们都回埋了进去。
学术考察明令禁止,普通民众更是严禁进入陵区观光,一律拒人于陵墓外壕的栅栏之外。我见栅栏旁边的木牌告示上明确地写着:不得擅入域内,不得捕鱼鸟,不得伐竹木等禁令。我们参观时,从地面只能看到眼前高墙一样的成荫绿树,根本无法看到陵墓区域的全景。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5/31/14/5/u19591272_13fc20878bdg2_blog.jpg
不过日本这几年已开始将仁德天皇陵列入申报世界遗产名单,我看到栅栏外的沿街步道上就插着不少(已经风吹日晒、飞了毛边的)申遗彩旗。可想而知,一旦获准,皇家陵墓成为了人类共同的历史遗产,那可就不能再像禁地那样禁令游人参观了,可这毕竟是后话。有意思的是,不久前,仁德天皇陵所在地的堺市市长为了促进申遗和市民游客日见增长的观光呼吁,提议讨论:是不是可以借鉴柬埔寨吴哥古迹等参观游览经验,登上气球,上升100米,“不仅要只能看见周围的树林,也希望能够看到锁孔状的古坟。”
第三,《日本书纪》虽说带有日本官方史书色彩,但成书较晚,有的记载甚至还不完全是史书笔法,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因此,不少学者对它记载的史实,基本上秉持不可尽信但又不能不信的审慎态度,再加上不能进行考古,缺少直接的一手资料证据,乃至于连有些考古学家都质疑:这座陵墓的主人有没有可能不是仁德天皇?
看来,现被认定为是仁德天皇陵的这座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陵墓,它的谜面和谜底一样多呢。
另外没想到的是,我离开前,看到一对父女,站上仁德天皇陵的说明台拍照。看来,日本不太爱惜有关文物设施者,也大有人在,拍照为证。 (摘编自《科学画报》2013年第6期“公众考古专栏”,略有增删)
http://186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5/31/14/1/u19591272_13fc2057d8ag85_blog.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