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条铁路已成遗迹
高 蒙 河
最近听说铁道部即将成为一段历史,将在大部制的改革中并入运输部。这不免叫我想起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以及我曾经对它的一些疑虑。
我曾长住上海虹口区的车站北路,与它相邻的还有车站南路和车站西路。照理说,这样的路名不是凭空来的,这一带该有个很大的车站才是。可我却从来没见过什么车站,只是骑车上下班,要路过一条老旧的火车道口,偶尔会有运货的车皮火车缓缓驶过,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到哪里去?
没有车站,却把几条马路都叫车站路?着实奇怪?这个心存许久的疑惑,直到前几年,因这里新建了淞沪铁路江湾站旧址陈列馆才算解开。却原来在一百多年前,这里何止有车站?而且还是中国第一条铁路的主要站点,并见证了西方先进科技与封建中国传统积习相互碰撞的那段历史呢!
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3/13/22/3/u19591272_13e2809bf4dg85_blog.jpg
吴淞铁路江湾站遗址
说到中国最早的铁路,可能不少人都会想到小学高年级课本上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课文中说他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最早主持修建了第一条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主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不过说起来,詹天佑修建的铁路始于1905年,而早在这之前30年,也就是他在美国耶鲁大学开始选学铁路工程专业之际,上海就已经建成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但这条铁路却是由美国人勘测设计、英国怡和洋行投资建的。
英美人在上海建铁路,很重要的原因是黄浦江航道的水位较浅,码头不便装卸货物,难以从吴淞口直接把货物运到市区的租界,而火车却可以节省成本和时间,还能客运盈利。但要想把铁路从长江边的吴淞口修进市区租界,这得经过清政府的允许。于是英国人谎称修建一条“寻常马路”,骗得了上海道台的同意,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就这样在诡诈中得以动工兴建。与此同时,从外国购进的火车车头、车厢和铁轨等,也谎称是“供车路之用的铁器”,骗过了尚不识火车为何物的上海海关。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3/13/22/1/u19591272_13e28086df8g2_blog.jpg
吴淞铁路江湾站遗址
可火车毕竟不是马车、汽车,更不是人力车,这事最后还是被上海府衙和朝廷发现,遂加以制止,还上奏到了北洋大臣李鸿章那里。但由于中国当时积贫积弱,英方处处挟制清廷,虽交涉多次,但英国人还是照建不误,于1876年7月初,市区租界到郊区的江湾段先期通了车。这里说到的江湾,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几条纵横交错的车站路一带。显然,这里在当时既是火车起点,又是终点,设有三股并道用的轨道,算是一处大站,难怪会以车站路来命名周边的马路呢。
为了修建这条铁路,当时没少拆除沿途建筑和坟墓,惹过多起纠纷,一些乡民感到土地受损,道路受阻,原有生活和生产也受到影响,不断与铁路公司发生冲突。运营开始后一个月,在江湾一带又压死了中国人,倍加引发民愤。而在造铁路之初就被欺骗过的朝廷方面,本来就积怨日久,不但认为修铁路坏了“祖宗成法”,现在更担心火车轰鸣,惊扰神灵,破坏风水,祸乱民心。于是在1877年用了近30万两白银,赎回了才运行一年的铁路,然后拆除,把铁轨和器材,都远远地运去了台湾,想在那里建铁路用,后因变故,日久锈蚀,难再堪用。
http://187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3/3/13/22/1/u19591272_13e2808235ag86_blog.jpg
近代上海风景图画中的吴淞铁路
英国人建的铁路被拆除之后20年,到了1896年,在洋务运动中已认识到铁路价值的朝廷,批准了时任铁路大臣盛宣怀的奏请,重新复建了铁路。就这样,这条中国最早的铁路几经波折,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才作别客运功能,变为单纯的货车支线,中途只设江湾站。到90年代中后期,因地铁三号线的兴建,才算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铁道部撤并了,据说不少铁道人在部门前的挂牌前留影纪念,而中国的第一条铁路更是早已成为了历史的陈迹,逝去的绝响。但当年的几个重要车站旧址,却陆续被保护了下来,恢复重建了几处铁路遗址陈列馆。那些复旧如旧的候车室、隔离木栅栏、老火车头、铁路人物雕像等等,无不向我们陈述着一百多年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逐步与西方接触、开放、兼容、发展的现代化文明进程,我不禁为这样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做法叫好!(原载《科学画报》2013年第3期《公众考古》专栏,略有增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