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时出现的喝茶礼仪!喝茶有这些讲究

标签:
财经教育旅游美食文化 |
在中国古代,古人相信通过跟茶的不断接触中可以感悟天地自然,完善自我,将自己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中。日本的僧人通过种茶,制茶,品茶,研制茶叶作为一种禅定修行。现代人认为这种品茶悟道的过程就是——茶道。
老子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意为道无处不在。修炼的方式也是可以通过千万种方式。念经是悟道,行善是悟道,禅茶是悟道,扫地也是悟道,喝茶自然也是一种悟道。
茶道有六事(茶礼,茶规,茶技,茶艺,茶心),无论是哪一个,都是修炼自身的内心。今天我们谈论的是茶道中的基础,茶礼一事。
盖碗茶摆放有讲究: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多有用盖碗泡茶的习俗。喝盖碗茶有一套规矩,摆器是其中之一,如若不会摆茶具,很容易让司茶者和客人气氛出现尴尬。
-
摆放方式表示汤水温度高低。
http://www.t0001.com/uploadfile/news/uploadfile/201412/20141224111604155.jpg
如果饮茶中,品饮者觉得水温过高,茶汤需要降温,会将茶盖斜置在茶托上,歇置降温。司茶者便会意客人意思,控制汤水温度。
http://7xkq88.com1.z0.glb.clouddn.com/914671-temp-201709-03-1504430836239.jpg
如果饮茶中,品饮者觉得水温适中,便沿着碗口斜置,表示汤水温度适中,茶水非常满意。
http://file7.gucn.com/file/CurioPicfile/20141112/GucnP_U286862T117711211415799423728.jpg
如果饮茶中,品饮者茶盖朝上与盖碗并排放置。表示饮客碗内茶汤需要添加!如果饮客把盖,碗,托分开一子排开。代表茶叶品质不好,饮客非常不满意。或者泡茶的方式有问题,对于司茶者技术不认可。
在江南,福建经常可以看见司茶者在倒茶的时候,饮客伸手在桌子上轻轻的敲上三下“哒哒哒”。其礼仪源于一个典故,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微服私访到龙井地区,恰巧春雨降临,乾隆便与随从躲入一家茶店避雨歇息。躲雨的人多,店小二无暇顾及乾隆。便提了一壶茶跟乾隆说分身无术,让皇帝自己斟茶给随行人员喝。乾隆大方起身,替随从斟茶。周围随从无一不吓得魂飞魄散,自己哪里有那个身份让皇帝给自己倒茶。但是又不敢暴露皇帝的身份。其中最聪明的一人(有说是和珅)便伸出了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在桌子上"dadada"的敲击。表示对乾隆皇帝的三跪九叩,屈膝下跪。
后来此典故传到了民间。人们将其称为:三指叩桌行礼,代表对主人司茶的一种恭敬,向其表示三跪九叩一般的尊重。
3.捂杯谢茶
但凡茶叶店的老板见客人进来,不管买与不买,饮与不饮,进屋歇息便会司茶礼客。只要客人把茶叶喝到三分之一左右的时候,司茶者便会把茶汤加满。如若客人觉得品饮差不多的时候,想要起身告辞之前就会用右手手心盖住茶杯,示意心满意足,茶足饭饱。
司茶者见此便会停止司茶,点头回应。这种礼仪体现了中国人的内敛含蓄,人情味十足。
4.请茶送客!
清朝旧时候的一种旧漏习俗,高官不见低官,送客的时候。抬起茶杯来一饮而尽且不看下官的时候代表请茶送客。在此我们不做一一介绍,陋习就该被淘汰。
5.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茶道中充满了古人的智慧,民间更是流传着“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说法。其原因是酒是粮食做的,古时候生产力落后,酒是属于非常宝贵的东西,一般家里面自己都喝不够,如果能给客人倒酒的时候,倒的越是多代表越尊重客人。
而茶叶因为都是用沸水冲泡而成,如果倒的太满,一个是客人端茶的时候会被烫伤,破坏和谐气氛。一个是热茶斟满的时候客人喝茶的时候容易烫到嘴唇,客人如果怕烫搁置凉茶的时候又会让主人觉得是不是不给面子。所以避免双方尴尬,司茶的时候不能把茶倒满杯,三分之二即可。
http://img0.ph.126.net/IImubVeQuYW8_J75EUcxHg==/6632207959258148496.jpg
关于喝茶时候的礼节如果你有什么补充的,可以在下面留言。如果觉得这个文章不错的话请点击收藏,转发。您的小小举动是我写作的巨大动力。我是你的朋友,我家有棵老普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