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经济股票周转率原油油气生产中国 |
1。行业分析
(1)供给有限
一,石油石化产品作为重要基础材料,短时间内无可替代。
二,50
年代末,石油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首次超过炭。
三,截至2006
年底,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与2000
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和1.8%。
(2)市场份额
目前中国油气生产行业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公司占有90%以上的份额,而三大公司中,中国石油在油气的储量、产量和运力方面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份额。
(3)需求无限
一,世界石油总需求量稳步上升,亚太地区需求增加快速。
二,我国进入快速发展期,石油石化工业整体供不应求。2004
年、2005 年和2006
年间我国原油和成品油的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为5.6%和5.4%。
三,我国原油供需缺口不断扩大。2005 年和2006
年我国的原油消费量分别达到22.3 亿桶和23.7
亿桶,较上年增长5.3%和5.9%。
2。商业模式
一,勘探与生产
二,炼油与销售
三,化工与销售
四,天然气与管道
(1)关键业务
2004年、2005年、2006年以及今年上半年勘探与生产业务板块的分部利润比重分别高达83.50%、107.15%、109.37%和89.01%,显示这一业务板块的利润在其盈利结构中占据支配性的地位。
由于实现油价持续大幅上升,近年来公司勘探与生产板块的平均毛利率高达50%以上,而炼油与销售板块却仅在盈亏平衡线上徘徊。
(2)关键业务的可持续性
公司拥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油气已探明储量在三大石油公司中的占比高达70%以上。最近三年公司原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分别高达14年和33.7年,也就是说,未来十多年内,公司的已探明油气出量可以确保油气产量稳中有升,而不会出现“油荒气荒”的局面。
(3)关键业务的细分
公司勘探与生产业务板块生产的原油,超过80%的部分直接供给炼油与销售板块
。
结论:因为国内成品油价格受到管制,所以这部分利润和国内成品油定价密切相关。
低于20%的原油销售给中国石化的炼油厂、境外公司或者机构以及其它地方炼油厂。交易价格均以市场价格为准,并随国际油价水涨船高。
结论:油价的上升将直接带来这一业务板块收入和利润的增加,而和国内成品油定价几乎没有关系。
(4)负面因素
一,油气生产成本上升,导致毛利逐年下降。
原因:
油田服务业费用上升,国内材料、燃料及动力等生产资料价格上升,
资源税和消费税逐年增加。
结论:扣除特别收益金后的每桶原油费用呈逐年提升态势。
二,对石油开采企业征收的特别收益金
在油价高企的情况下,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对这一板块盈利能力带来的影响将会逐渐减小。原因是按照《石油特别收益金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油价在60美元/桶以上时,特别收益金的征收比例将维持在40%而不再提升。因此在越过64美元左右的平衡点之后,石油特别收益金的征收对公司利润率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渐减小 。
结论:相比特别收益金的负面效应而言,近年来勘探与生产业务板块营运成本(指扣除也别收益金后的费用,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提升更加值得警惕。因为这种成本的提升速度已经超过了油价的上涨速度,并成为除特别收益金之外,令板块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5)亏损业务分析
近年来炼油与销售板块持续徘徊于亏损和微利的边缘。毛利率水平持续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油价倒挂,原油价格较高而成品油价格受到限制,令炼油业务持续亏损或者微利的状况很难得到改善。
原因:公司成品油销售价格受到国家发改委管制。从2001年10月起,公司可在发改委公布的零售中准价上下8%的范围内制定成品油零售价格,并按照发改委要求的不少于零售价格4.5%的折扣制定批发价格。
(6)采油炼油整体分析
(盈利业务和亏损业务综合分析)
由于公司炼油的自给比率较高,因此从采油、炼油两块业务的整体来看,外部油价的上涨不会对其整体盈利能力带来严重冲击。负面影响仅限于采油板块油气生产成本和炼油板块外购原油费用的提升。
(7)结论
从前面分析能够看出,扣除直接生产成本和税费等因素后,在公司原油绝大部分自给、以及采油板块结余和炼油板块外购抵消后的净结余的绝对数量和所占比重不大且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国际油价和实现油价的提升并不会给公司两大业务板块的整体盈利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只是导致了利润在两个业务板块之间的流动 。
(8)盈利大幅提升关键因素
国家实行“原油+成本”的成品油定价体系
若新的成品油定价体系——“原油加成本”办法得以实施,可确保在原油价格高企、勘探与生产板块可获得高额利润的情况下,炼油与销售业务板块实现盈利。而两大板块的整体盈利却将在勘探与生产板块的带动下大幅提升。
(9)化工业务
2004年以来化工与销售板块的分部利润所占平均比重约为4%,毛利率较低且受到高油价带来的负面影响。乙烯项目的主要部分分三年建成,未来两年将不会给公司带来明显的利润贡献。按照2007年上半年的油价和化工板块业务的利润率计算,项目全部建成后将给公司整体盈利带来约2%左右的增幅。但由于今年下半年的油价格局已经出现大幅度的变化,此项目未来盈利贡献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
(10)结论:利润的增长的90%取决于勘探与生产,炼油与销售,这两个板块的利润增长。而目前中石油的原油产量年增加只有2.6%,因此中石油的盈利大增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内成品油定价政策的改变。这样的股票俗称政策股。
3。一般财务指标
指标名称 |
2007 中期 |
2006 末期 |
2005 末期 |
2004 末期 |
2003 末期 |
净资产收益率(平均)_QM(%) |
12.8 |
25.12 |
27.38 |
25.91 |
19.64 |
资产净利率_QM (%) |
8.96 |
17.8 |
19.71 |
18.17 |
0 |
权益乘数(平均)_QM(倍) |
1.43 |
1.41 |
1.39 |
1.43 |
1.51 |
资产负债率(平均)_QM(%) |
30.03 |
29.15 |
27.99 |
29.88 |
33.64 |
销售净利率_QM (%) |
19.32 |
19.77 |
23.69 |
24.96 |
0 |
总资产周转率_QM (次) |
0.46 |
0.9 |
0.83 |
0.73 |
0 |
销售毛利率_QM (%) |
43.19 |
47.38 |
48.09 |
52.63 |
0 |
销售成本率_QM (%) |
56.82 |
52.63 |
51.91 |
47.37 |
0 |
销售税金率_QM (%) |
6.84 |
7.5 |
3.52 |
4.21 |
0 |
固定资产周转率_QM (次) |
0 |
0 |
1.28 |
1.04 |
0 |
流动资产周转率_QM (次) |
2.03 |
4.03 |
3.63 |
3.82 |
0 |
应收帐款周转率_QM (次) |
31.56 |
105.04 |
146.58 |
131.18 |
0 |
存货周转率_QM (次) |
2.78 |
5.23 |
5.11 |
4.93 |
0 |
结论:资产负债率基本维持不变,净利率和毛利率持续下降,成本率上升,税金率上升,这些数据都说明,无论是采油成本还是勘探,税金成本都在上升,说明长期来说成本压力非常大,公司在走下坡路。存货周转率的提升带动了总资产周转率的提升,这对公司实质经营影响不大,因为存货就算卖的很慢也不要紧,而且会升值。另外应收帐款不用多考虑,毕竟现在是缺油,所以下游企业无论如何不敢欠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