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八闽~印象连江·东岱镇·云居山普光塔

标签:
行走八闽印象连江云居山普光塔望夫塔 |
分类: 游记 |
此次连江之行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去寻访位于连江晓澳和东岱之间的云居山上的普光塔(望夫塔)和云居寺。
普光塔,亦称望夫塔,位于连江县晓澳镇与东岱镇之间苍茫青翠的云居山山顶。
这座花岗岩修建的古朴精致的石塔原先有几层已无资料可寻,目前仅存两层,高 9米有余,仿木构八角楼阁式建筑。第一层四面均开有石门,四扇石门上的匾额分别镌刻着寂照、光明、无碍、融圆字样。
正门朝西,每两道门之间都有一座服饰装束明显带有元代风格的武士雕像。雕像形态各异,颇为传神,有的手持长戟威武站立,有的单手托塔怒发冲冠,有的双手掐算成竹在胸,有的仗剑直立藐视群敌。第一层塔檐八个角均向上翘起,角柱雕以斗拱、木昂等石构件,斜面伸出的檐顶为一块块密瓦的形状,为仿木构建筑造型。石塔中间有一轴心,阶梯沿着轴心盘旋而上,略显陡峭,攀援颇感吃力。第二层四面设有佛龛,里面的佛像已不知踪影。二层正门上方,向下倾斜地悬挂着一块青石雕刻的石碑,这是塔铭碑。塔铭牌雕刻极为精致,上方为二龙戏珠的浮雕图案,两边衬托着透雕的波浪纹,下方刻有四个小方格,里面图案已模糊不清。碑铭正中竖行阳刻三个字:普光塔。两边两行落款小字。上款是:“大元至正十年庚寅冬佛迦日主缘,比丘云丰、福荣立”,下款为“永贵里东岱信女传云、清河里陈妙容共财造”。碑铭明确地表明了石塔建造的年代,元至正十年也就是1350年,石塔如今已658岁了。建造者、出资者也一一写明,为后人提供了考证的依据。石塔在我省并不罕见,但是像普光塔这样标明了建筑年代的元朝石塔,这还是极为罕见。早在1961年普光塔就被连江县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9月的一场雷阵雨,一声震雷响过,普光塔一角为雷击震落。1990年当地政府对普光塔进行修缮,安装了避雷设施。
云居山最富有胜名的莫过于“云居观日”了。每值秋高气爽,游云居者多宿“上庵寺”,以待观日。翌晨天将黎明,登上山巅普光塔,时当明星半落,东瞻海里,先见太阳点珠晶莹出水,渐渐如轮,滚圆如球,如丹在炉,旋转上升,转眼间,光彩夺目,处处金光灿烂。明邑人陈元登诗曰“独立云居丹嶂上,俯看日出碧波中;火烧银的干重焰,轮涌金光百道红。”生动地概括了“云居观日”气势磅礴的奇观。傍晚在云居山普光塔上原本还能看“岱江罢钓”,而现时小船变大船,渔民也走出近海闯远洋,那种讨小海归航的渔船如芥如叶景象已很难寻到,但矗立云居山巅鸟瞰五虎、双龟、荻壶各岛屿却还历历在目,在阳光普照下波光荡漾.海天一体,奇丽壮观!极目眺望东海,白云堆叠,如絮如雪,海面上银涛汩汩,马祖列岛嵌镶在万顷烟波之中,别有一方情趣。
云居山虽然不高,但它是附近最高的山峰,高踞其上的普光塔更是又上层楼。站在残存的塔顶,极目远望,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感,但见四下峰峦叠嶂,阡陌纵横,公路如带。东望茫茫大海无边无际,西看岱江蜿蜒曲折,南视粗芦、川石诸岛如珠串串,北瞰黄岐半岛莽莽苍苍。这里是观海上日出的绝佳景地,秋高气爽的清晨,海上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令人振奋。“云居观日”成为敖江十二景之一,为古老的石塔平添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