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2013-02-27 08:00:13)
标签:

走遍中国

粤东名镇

大埔百侯

通议大夫第

一腹三翰院

分类: 游记

通议大夫第位于百侯镇侯南村,坐北向南,建于乾隆38年(公元1773年),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乃乾隆年间闻名遐迩 一腹三翰林之一的陕西按察使杨缵绪的故居,是一座三堂四横九厅十八井的官厅式大院,为砖土木结构。占地面积 3866平方米,建筑面积2970平方米,共有70个房间。主体三进院落式,屋内天顶屋脊用沙灰雕塑成鲤草高翘状。屋内抬梁斗拱,木瓜墩均雕有各式花草图案,工艺非常巧究精美。屋内楹联更让我们感受到浓郁的儒家思想以及勤俭持家,仁厚为人,不忘先祖的思想情怀。这不仅体现了客家精神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更验证了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离其不远的兰台书室是杨缵绪的书屋。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内设私塾、师生住房,是当时杨氏族人学习的地方。
 2005
4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大埔县委、县政府将南麓公祠、通议大夫第及兰台书室统一规划建设为一腹三翰院纪念馆,面貌一新,设施完善,集文化、旅游观光为一体。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走遍中国~广东·粤东历史文化名镇百侯(三)通议大夫第(一腹三翰院)

 

 

关于一腹三翰院的传说:

通议大夫第又称“一腹三翰院,位于大埔县百侯镇政府侧,距县城 12公里,约建于清乾隆1750年,距今250多年,坐南向北,砖土木结构,为标准三堂四横九厅十八井客家府第式建筑,屋内有9个厅,18个天井,建筑工艺精致,雕梁画栋,正门顶灰塑通议大夫第白底黑字。

所谓“一腹三翰院”是指该屋主人杨缵绪与其弟杨黼时、杨演时,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先后考取了进士,而且都成为翰林院大学士。因为这是一件罕见的事,所以在民间传说里,就有什么隔河两宰相,十里九状元,还不及我一腹三翰院的故事。

相传,江西有个县,隔河出两个宰相,横直十里出了九个状元,皇帝钦赐: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石碑立于路旁。杨缵绪在陕西任按察使时,有一天,其母饶氏前往探望打道该地,轿夫叫夫人下轿,饶氏便问他为何要下轿,轿夫便告诉她原因,饶氏说不妨大胆前行,那些当地人拦轿责问,饶氏不慌不忙拍着肚皮回答:你们地方是显贵,但是近在隔河,远在十里,那有我小小肚皮 一腹三翰院'”。听到这些话,那些当地人惭愧地退下让路。关于杨缵绪其母饶氏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杨缵绪之父杨之徐一日前往茶阳探友,路经一屋。看见门前晾晒一草席,隐隐有三条龙形,甚奇,叩门而问,方知该屋主有一女年十八,自小遗尿,皮肤粗糙有鳞片,急求婚,当即应许。选定佳日出嫁,天降暴雨,茶阳河水暴涨,人们都说是龙女出嫁。后饶氏生七子,有三个考取进士被钦点为翰林大学士。

该屋原主人杨缵绪(16971771),大埔县百侯镇侯南村人,字式光,号节庵,生于康熙丁丑年(1697年)闰三月,幼承父训,刻苦学习。康熙六十年(1721)中进士,选庶吉士,改吏部员外郎,迁监察御史。后累官至陕西按察使。其为官清正硬直,有胆气。曾以焦弘勋案与庄亲王抗礼,秉公执法,不附不阿,惊动京师,名噪一时。于乾隆二十四年(1814)告老还乡。其妻因上事祖姑,下逮元孙,而受御赐七叶衍祥金匾,至今仍悬挂在中堂。

焦弘勋案之始末是:焦弘勋是庄亲王博果铎的护卫,庄亲王一向很信任他,王府的一切经济出入由焦料理,后不知何因失宠于庄亲王,王府中一些人落井下石,在庄亲王面前说焦弘勋的坏话,说焦侵吞王府财产。庄亲王不问情由,大施鞭挞,并立遗嘱,死后不准焦弘勋穿孝。庄亲王死后,儿子允禄承袭王位。有一次焦弘勋寿日,已出嫁的女儿送来寿面为父祝寿。王府中人即报之允禄,说庄亲王尚在服中,焦弘勋却在家大摆筵宴。允禄大怒,要立斩焦弘勋。案子由陕西道转到刑部会审,由杨缵绪裁处此事,允禄也派人监审。在允禄的干预下,焦弘勋被迫屈招认罪。杨缵绪深知焦弘勋之屈,于是援引律例说:律载,奴婢欺盗家长财物百贰拾两以上的比盗贼例减一等,焦弘勋所犯不应判死。当刑部又判为情实可恶,拟斩时,杨缵绪却坚持以情实可恶决死囚,何以服天下。而不肯画题,宁愿罢官。允禄等又上奏世宗诬杨受贿,结果被下旨革职回籍。 杨缵绪被罢官后,曾主掌广州粤秀书院,培养了不少人才。乾隆元年(1736年),杨缵绪又被召还起用,任甘肃庆阳知府,后又出任松江、桂林知府,除弊政,平冤狱,颇多建树。桂林毗连交趾,杨缵绪建栅设卡,募兵戍守,边境以安。后升为浙江金衢严道。高宗南巡,又因奏对称旨,擢为陕西按察使,在任三年,冤狱多被昭雪,民颂为青天。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卒于任上,终年75岁。遗体安葬于大东乡坪山。1987年该墓重修,1991年被县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