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遭遇太极高手

(2007-01-29 02:12:06)
  我是个东北出来的汉子,用东北话说,我是个东北出来的爷们。脾气性格有许多东北人的特点。按照金镛的划分,我练是那种纯硬派的外家功夫。
  产品线推广的比较顺利,不少地方开发区投促局的头头脑脑也已经对产品及网站有所了解,公司出于战略上的推进,将原来不大的一个部门开始扩编。不少在公司位置比较重要的人物开始参与中国投资平台的工作。
  对于投资融资来说,和公司其他一些专业的人相比较,我是个外行,项目库也是经过2个星期彻夜不眠的晚上,详读联合国掌管地球经济的什么部门撰写的书制作出来的。难免有些不专业的地方。公司调配人手,对原产品进行手术加工。
  本以为人多了,工作好做了,但事情恰恰相反,工作效率反而急转直下,原因是我遇到个太极的高手,善于四两拨千斤。
  关于投融资方面,我的确佩服他是个很有经验的人,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而这也恰恰成为他要“培养”我,把工作完全推给我的一个借口。我好比一个木匠,一传说中的大厨子丢给我一块肉,啥也不说就让整出个佛跳墙来,而木匠做不了木匠的工,厨子不做厨子的活。
  以前在张先生办公室门口办公,那时候一回头就知道张先生今天是否来公司。后来因为部门的扩张,集体迁到了公司的其他位置。但后来我又寻找到另外一个有趣的方式知道张先生今天是否在公司,太极高手成了张先生的晴雨表,张先生来公司,高手必在。张先生不在公司,高手必消失。
  想把高手通过中国产品报协会包装成为一著名专家,需要个人简介及一张相片,结果瞬间我成了秘书,让我下午拿相机去给他拍一张。......我东北人的脾气如何能让我接受这样的事情。你要做专家还是我要做专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难道还不明白?自己都不愿意给自己弄,何况他人?
  今天工作时和市场部的同事在电话里小吵了一架,原因是市场部莫名其妙的把一份属于高手的翻译工作转给了我所负责的产品部,当时产品部正在处理新一期与中国产业报协会共同制作的中国产经资讯,无暇顾及其他工作,更何况,这些原本应该是高手所负责的工作,产品部不该做此事!本来支援甚至负责产品建设,支援没有,负责没有,却把自己的工作带到了投促部,我如何能欣然接受!
  儿时父亲曾给我买过泥鳅,放在盆里,我能抓上一天还乐此不疲,刺溜刺溜的越用力越是抓不到,越着急也越是不行。我无奈,世间竟然真有象泥鳅一样让自己如此无奈的人。只无奈自己的硬家功夫,被如此太极高手四量拨的动千斤~~
  无奈~~无奈~~无奈~~~~
  为了投促的工作不被延迟,拿起手中的工具,继续用创业的精神投入公司的事业吧。或许象小C说的一样,如果有天木匠会做了厨师的佛跳墙,厨师也就该下岗了。
  可厨师不会担心,天下有那么多口锅。这或许是太极的精髓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