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石,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

(2006-12-26 01:55:07)
  一个朋友给我发来一个博客地址,是关于东北人的,题目是《走不出家门的东北人》,作者是石钟山,看题目一联想到是某个东北黑土地的子女对家乡的怀念。朋友告诉我,这老小子对东北人好顿的埋汰(东北话)。
  此前我不知道老石这个人,对“钟”“山”另个字组合的人我不仅想到了钟南山,后来朋友告诉我,他是《激情燃烧岁月》《军歌嘹亮》的作者。“哦,原来是他!”。
  我和朋友开了一个玩笑,靠电视剧出名的作家不是大作家,靠剧本出名的导演不是大导演,我不认识他很正常。就象我们熟悉的金庸,琼瑶。
  至于莎士比亚,罗贯中等某时代的文豪,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视剧,便不在所说的范围内。
  我始终难以想像是什么让老石抒发出这样的感慨,对东北人产生这样的厌恶感,或许在他文下的那些评论道出了可能性的存在。或是上街被东北人所殴,或是家里穷亲戚去他富贵的家里搜刮,或是家里的妻女结实了东北的汉子......
  东北是个代称,东北人一词也代替了黑吉辽三省具有类似性格,类似生活方式,类似的说话口音的人群。而类似“东北人”这样能概括一类人群的词语却广泛存在。
  比如生活在长春的时候,如果相互说话者都是吉林人,对方会说,我家在白城或在公主岭,他不会说自己是东北人,除非他真的有病。
  如果对方是沈阳人,他可能说自己是辽宁人,或者更详细点说自己是沈阳人。
  现在我们在北京,别人问起,我们都会很骄傲的说,我是东北人,再详细介绍,才详细说明是吉林人,或者黑龙江人。
  但是,不知老石是否也曾注意,当我们面对外国人的时候,或许我们的台词都一样,我们是中国人。在洋人面前国人是一家,在关内人眼里,东北人也是一家。当我们在洋人面前骄傲的时候,作为东北人为何不能骄傲,我大大看不起任意贬低相同血脉的炎黄子孙,也同样对白山黑水养育出的子女忘本而怒显于色。
  如果可以强调不愿意走出家门,可谁又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对于我们这些已经出来闯荡的东北人,之所以留恋那片故土,是因为家乡还有爹娘,还有昔日光腚长大一起玩耍的朋友,还有同窗几年的朋友,还有或许曾经爱恋的女人......
  难以明白为什么爱动手和思念那火热的炕头有什么关系,爱动手和思念家乡有什么联系。但某些人一开口便东北人如何如何,这的确是每个东北人都不愿意听到的言论,相比河南人也不愿意听到。作为国人,除了真正的“大汉奸”外,又有谁愿意听到哪个洋人说中国人怎样怎样,听到哪个国人自斥同胞?对于这样的人,谄媚的人,妖讹的人,除了动手,的确没有更好的教育方式。这样的方式更胜于他种背后桶刀子的手段。而如今,从东北这白山黑土的走出的子女,却要象侮辱国人一样来侮辱东北人,这是如何可以接受的言论。
  我们一样不愿意走出家门,也没见过哪个省的人都愿意走出家门,不再留恋父母,不再留恋水土,不承认是吃着父老乡亲的米饭长大。也同样怀疑又哪个省的人愿意大阔步的走出去,身在外地的乡人超越留在本地的乡人。
  还记得那首歌吗?“天边漂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
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
  身在异乡的东北人,你是否思念着故乡?身在异乡的国人,你是否思念着自己的爹娘?
  老石,谁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