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开心果(131)风筝与陀螺


标签:
育儿我家的开心果风筝陀螺 |
海洋馆的西北面有一条比较宽的路,四周是草坪,很适合放风筝,每天上午和傍晚,都会有十多位老人在这里乐此不疲地享受这份快乐,过路的游客偶尔也会驻足观望一下,习惯了也就很少有人注意。
今天,有一位老人在放风筝的同时,还玩着陀螺,很别致也很有趣,不少人会停下脚步,连观看带评论,尔后直奔动物而去。我也如此,看着新鲜,小果果却不然,全神贯注。我想继续前行,哪知,小车刚一动就大声抗议,只好停下。
果小胖心想,这是个什么东西呀,转得还真快,为什么总是抽它呀?果奶奶干脆给小果果上课:地上转的小东西叫陀螺,下面是一个倒置的圆锥形,尖尖的部分还有一个小滚珠,转动起来才能流畅;上面是圆柱形状。抽陀螺是为了让它转得又快又稳。
一般陀螺都很小,直径不过二三个厘米,高度也只有五六个厘米。老人这两个陀螺,直径足有十来个厘米,高度大约近二十个厘米。其中,小一点的是木质的,涂上一圈圈不同的颜色,挺好看;大一点的是金属外壳,空心的,但中间加了重物,果奶奶拿起来掂了一下,比木质的要重很多。
小果果一会儿看着旋转的陀螺,一会儿看着放风筝的老人,眼睛真不点不够用了。老人腰间系了一个皮带,通过一个支架将风筝的转轮固定好,不需要调节风筝线长短的时候,左手扶着转轮,右手得空正好可以干点其它的事,老人就右手持鞭,抽着陀螺,即丰富了活动内容,也增加了活动量,一举两得。
果奶奶想让小果果看一看天上飞着的风筝,小家伙即不转身,也不抬头,只盯着地上的陀螺和老人手中的风筝线,这一看就足有半个多小时。老人看这小家伙的专注样,就给小果果表演一下陀螺是如何转起来的。原来,不同的质量,初始转动的方法也大不一样。
老人的大老鹰风筝在天空中高高地翱翔,陀螺在地上快速地转动,老人与小孩,一幅天然和谐景观。果奶奶赶快用手机记录下来这一时刻。突然,老人的手微微地抖了一下,紧接着说道:两个风筝搭上了。立马扔掉手里的鞭子,腾出右手去绕线,不知哪个风筝搭在了上边,哪个风筝在下,收线也不是,放线也不是。
此时,另一位放风筝的老人也发现风筝搭上了,赶快找了过来,两个经验丰富的高手,一个不动,一个收线,风筝终于分开了。时间不早了,两位老人收了风筝,准备回家。手拿大金鱼风筝的老人将一米多高在大风筝立在了小果果眼前,想让小家伙好好地欣赏一翻,也是对这当了半个多小时的小观众给予奖励,哪知,那么大的一个东西猛然出现在眼前,小果果一紧张,哇的一声,哭了!唉,干脆,咱也回家。
距离北门也就是百来米,小果果坐在小车里,眼泪还挂在脸上,门口的保安叔叔和过路的老爷爷一逗,小果果马上破涕为笑,听到叔叔和老爷爷位夸奖,小家伙开心极了。
小果果今天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错误,夜里两点半时醒了,连吃带拉还不够,干脆玩了起来,直到凌晨五点才睡,果妈妈白天上班特别辛苦,小家伙也不体谅,还让妈妈陪玩,果爸爸哄一哄吧,伸手就是一下子,脸上就多了一个一厘米多的血印子,唉,给个严重警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