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严文强:从乡镇小学教师到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2012-06-01 16:58:38)
标签:

严文强

美国

西南政法大学

《论语》

哈佛大学

杂谈

 

严文强:从乡镇小学教师到哈佛大学访问学者“http://202.202.80.26/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4658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副教授严文强:
从乡镇小学教师到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于丹用中文讲《论语》,我用英文讲”

http://202.202.80.26/Article/UploadFiles/201205/2012053110374131.jpg

渝北区,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严文强在谈论自己的经历 本报记者 王珏 摄

  严文强,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副教授,今年43岁。而20年前,他还是一名乡镇小学的老师。

  去年8月,严文强前往美国做访问学者,为期一年。几天前,他刚从美国回来,应邀做了一系列讲座。

  回重庆短暂停留,严文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也许大家会觉得做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并不稀罕,但这位访问学者的背后,却有着特殊经历。

  小时候,父母让他“夹着尾巴做人”

  严文强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龙马乡,父母是当地的农民,家境贫寒。

  “父母从小对我的教育就是‘夹着尾巴做人’,让我低调,踏实。在这样的教育下,我总是不敢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放双手。”严文强说,“所以我非常自卑,但勤奋学习取得好成绩,慢慢给了我一些自信。”

  因为勤奋,严文强的成绩非常优异,但是高考没有发挥好。“我想读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最后只考上了成都师专。”      

  刚进师专时,严文强也和现在很多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学生一样,自暴自弃。“不想学习,60分万岁。直到遇到现在的妻子后,我才开始发愤图强,因为她家境比我好得多,她父母不同意我们在一起,我只能通过努力来弥补我家庭背景的不足。”
  
  “我必须走出去”

  毕业后,严文强被分配到绵阳市江油县一所小学做英语教师。在妻子看来,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已经很让人满足了。

  “她说,你已经有稳定的工作,条件也不错,为什么还要舍本逐末,为了虚无缥缈的明天而折腾?平淡、平常的生活难道不是真实的人生吗?与大家一样,安心地工作,舒心地享受业余时间,为何非要追求所谓辉煌和精彩?人生一定要声名显赫、光彩照人吗?”严文强说,“可是我就是不甘心,我不能一直呆在乡镇上做小学老师,我必须走出去。”

  在做小学英语教师的同时,严文强继续学习英语,希望能通过英语学习走出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成功了,因为对英语的孜孜不倦,1998年,严文强被调到了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教英语。

  研究生面试给考官发烟

  不仅如此,1996年严文强还考上了西政法律本科函授并于1999年顺利拿到毕业证。拿到学位后,严文强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2000年他又考上法制史专业研究生。

  “当时我已经32岁了,但面试之前我很紧张。因为与我竞争的都是正规的本科生,而我只是一个自考生。我很自卑,所以在轮到我面试前,我突发奇想,去买了包烟。面试的时候给考官发烟。”严文强说。

  但是这个举动并没有给考官带来好印象。“考官说我社会习气太浓了,但最后因为我笔试成绩第三,招六个,还是让我上了。”

  2003年研究生毕业后,严文强留在了西南政法大学当老师。讲的课包括《中国法制史》、《法律思想史》等。

  2005年,他又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的博士。

  2008年,严文强博士毕业,不久就评上了副教授。

  因为英语好,他除了给中国学生上课,还给在西政留学的外国学生上课。“有法国的、美国的、意大利的、德国的。他们都非常喜欢中国文化,我就给他们讲《论语》、《梁祝》、《孙子兵法》。后来还有别的学校请我去用英语讲《论语》。”

  就在今年5月26日,广东省中山市请严文强去用英语讲《论语》,有意思的是,当天于丹也被请去同一所学校讲论语。“她讲中文,我讲英文,她上午讲,我下午讲。当地的报纸都进行了报道,左边是于丹,右边是我。”严文强说。  

  三年申请,终于圆了哈佛梦

  2011年8月22日,严文强终于实现了他去哈佛大学学习的梦想。

  到美国后,他不仅忙着学习、研究,还在美国哈佛大学、乔治敦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马萨诸塞州大学以及波士顿剑桥高中、美国波士顿中国文化中心等学校和机构开了19场讲座,主要是为美国人讲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

  严文强到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并不容易,他花了三年时间做申请。

  2008年,他开始向哈佛大学递交申请。直到去年下半年,哈佛大学法学院东亚法律研究中心才通过了他的申请,并免去了他的研究费和管理费。同时,他通过考试、面试以及研究项目审核,申请到了国家奖学金,14万元一年。

  “当我踏上美国土地的时候,我非常激动,对我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美好。”严文强说,“我终于从一位四川乡镇上的小学老师,成为了一名哈佛访问学者。”

  如何学英语?

  练听力他用坏了5个收录机

  背了两本字典,背完一页撕一页

  在江油县做老师的时间里,严文强每天必须做的事情就是背词典、听VOA(美国的一台新闻节目)。

  “背了两本字典,背完一页就撕掉一页,大概有300多页的《袖珍学生英汉字典》终于被我背完了。背完一遍后再买一本,接着背。前后背了两年多才把词典全部背下。”严文强说。

  说起听VOA,严文强给我们看了他头上的一道疤。他说:“当时有个单词,我反复听了几十遍,一直没听懂。一般来说,有没听懂的,我就根据读音去词典上一个一个找,准能找出来。但是这个单词却始终找不到。琢磨了几个小时后,突然想到可能是一个名词,一查,果然查到了。因为高兴,在出门的时候蹦蹦跳跳,结果撞到了铁门上。”

  为了练口语,严文强到处找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他说:“只要听说有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我就会打听这个人的住址,然后登门拜访。为的就是跟他们说英语。”但是严文强不能满足偶尔的英语交流,他找到了妻子。

  “他找不到人说英语就找我,还‘威胁’我,如果不跟他说英语就不跟我说话。被他逼得没办法了,只能用英语跟他交流。”严文强的妻子范晓莉说。

  看英语小说被老鼠咬出血却全然不知

  “可是我还是觉得进步不够快,于是就想找外国人。”1996年的一个周末,严文强坐火车来到了成都,为的就是能在那里找到外国人,并和他们说上两句。

  “当时我坐的是运煤车,省钱嘛。”严文强说,“我找到成都最好的宾馆,但当时我非常自卑,不敢进门。就在外面等着,希望能等到外国人。”

  等了几个小时后,严文强果然看到了外国人。

  “那是一对法国夫妇,我跑过去用英语说‘能不能用英语交流几句’,他们很热情。我还带着他们去动物园看熊猫。看完后,他们给了我400块钱。我就用这400块钱给妻子买了一个金戒指。”严文强说。

  在阅读方面,严文强会借一些原版小说来看。有一次蹲在地上看原版的《战争与和平》,看得入神,脚趾被老鼠咬出了血他竟浑然不知。

  “当时在啃一个面包,面包屑掉到了脚上。老鼠跑来吃,吃着吃着就把我的脚趾咬了。可能是我蹲久了脚麻了,根本感觉不到痛。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开始流血了。”

  在听力方面,严文强前后用了6个收录机。“跟外国人说话的时候,我就把对话录下来。回家放进收录机里听。走路的时候拿着听。上厕所的时候也拿着听。最后用坏了5个,还有一个上厕所时不小心掉厕所了。”严文强说,“怪可惜的,几十块钱买的。”

  毛遂自荐,他用英语演讲引起轩然大波

  1998年,严文强被调到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教英语。这样的调动并不是通过正常途径,而是一次高调的英语讲话。      

  1996年年底,四川省英语教学年会在广元召开,作为普通英语教师的严文强并没有受到邀请。

  “知道这个事后,我跟学校请假,自己坐车去了广元。”严文强说,“当时不知道来开年会的人住在哪里,只有挨家挨家宾馆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还问到了负责人的名字和房号。现在还记得,这位组织者叫姜文递,是一位绵阳的老师。我问他可不可以让我在大会上发言?他愣了一下。”

  “我就告诉他,我是从江油过去的,就是为了获得这个机会,姜老师最后还是给了我机会,把我的讲话安排在整个年会最后。”

  年会上,所有发言人的讲话都是中文。而严文强一上台,就开始讲英语。当然,他的讲话引起了轩然大波。

  “是学英语让我脸皮变厚了。这次英语讲话后,包括成都七中在内的三所中学邀请我去试讲。最后我选择了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严文强说,“因为这所学校能解决我妻子的工作。”

  学生将他写进日记:奋斗的根和枝叶是苦的,但果实是甜的

  在西政大三学生莫臣英看来,严文强是一位比较睿智,比较有思想,与学生关系比较融洽的老师。“我们一起聊天,聊的话题很多。有一次晚自习下课,严老师在车站等车。当时只听过他的选修课,但他还是把我认出来了,感觉特别温馨。”

  在莫臣英的日记本里,有这样一篇日记提到了严文强:

  严老师给我讲了很多道理,这几句让我思考了很多:奋斗的根和枝叶是苦的,但是奋斗的果实是甜的。信仰的形式是辛辣的,但内在是幸福的。你不够坚强,所以常常怀疑,你不够自信所以常常犹豫。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