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为治疗技术(七)——惩罚(罚时出局技术)

(2008-10-22 14:54:25)
标签:

育儿

教育

行为治疗

治疗技术

教室

杂谈

分类: 心理咨询

    罚时出局是在短时间内(<10分),由于出现了靶行为之后,我们才采取这个技术,这个行为最根本的是要让来访者或当事人离开或失去接近正强化的机会。比如一个孩子在上课捣乱,老师让他到教室最后面站上5分钟,这就是罚时出局,实际上他捣乱是为了得到同学们的关注,那他罚时出局,他的同学们都在看前面,也就不会关注他了,他也就离开了这样一个情景。

    罚时出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要求当事人离开这个空间的,比如请某个同学到教室外面去,这就是排除性的,让他离开这个空间。另一类就是让他到教室的最后或教室的某个地方去站,他还在教室这个空间里的,只是离开了上课活动。

    罚时出局在执行时要注意的是:(1)一定是先跟当事人说明哪些行为出现了之后,就要接受哪些惩罚,怎样的惩罚,然后再去执行。比如说这个孩子在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光捣乱,那这样我们就明确告诉他,下次在吃饭时,再出现这样的行为,那他就要到旁边的卧室里待上5分钟。那他再吃饭时又出现了这样的行为,我们就告诉他因为在吃饭时,你拿馒头乱扔,影响别人吃饭,所以你需要受到惩罚,到卧室里待上5分钟,马上把他弄到卧室里待上5分钟吧。先说明白再执行,执行时需要一边说明原因一边执行。(2)有关时间的把握。一般3岁以下的孩子,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4-6岁的孩子,控制在10分钟之内。也可以用一般年龄=时长,四舍五入即可。(3)孩子会有一些常见的反应,比如哭、闹、骂、求。等都是正常的,告诉孩子的家长,问孩子会出现什么的反应,但家长要坚决执行。

    罚时出局需要考虑以下的一些因素。(1)行为功能的评估要到位,比如这个孩子平时就经常发呆,这样的罚到另外的屋子多长时间也没有意义,因为他本来就在那发呆。(2)可行性,体力比较,一般罚时出局我们只用在6岁以下的孩子,在大的孩子体力大了,他不听,你也没办法把他弄到屋子里去的。那孩子坚决抵抗,闹着不去时,做罚时出局,可以用身体引导,强行执行。适合的空间啊。(厨房、卫生间、房间里有很多玩具啊都不合适。)(3)要注意安全性,保持观察,房间注意不能从里面反锁。(4)逃脱的可能,对孩子,要求家长,在进行罚时出局时要注意:非常平静地指导,还进不去,可以用身体引导的办法。(5)周围人的态度很关键,实施者要平静的态度,不用去跟当事人讲理,或和他讨论爱不爱他。家里其他人的态度要安静,不参与。(6)执行者的接受性和执行性,决定这个技术做到什么程度,要和来访者讨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