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象闪电照亮黑暗的森林一样,本文力图让大家有个瞬间能够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本文目录:
1、佛的手指
2、盲人的光
3、空杯子
4、三件很难又很容易的事
5、吸星大法
6、左手鱼,右手熊掌
7、蜡烛的光芒
8、海洋之心
1、佛的手指
“夜,六祖说法,光披法身,弟子问,何能宝相庄严?佛遥指月亮,笑而不语”。
明白的人都知道,佛的手指是要指示我们看到月亮,是月亮的光芒照射在佛祖的身上形成庄严宝相,非常简单的动作,非常明了的答案,这不需要多高的悟性,只需要我们活得简单。
不明白的人就复杂了,佛竖起一根手指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佛为什么竖起的是一根手指而不是两根手指呢?佛为什么竖起的是食指而不是中指呢?佛为什么不说话呢?佛在笑什么呢?
人世间的路,大多数都要靠自己去走,一旦走错了方向,往往万劫不复。在我们前进的路上,总有很多前辈给我们指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真的没能看到月亮,我们看到的只是佛的手指!
2、盲人的光
设想一下这样的情景:如果我们到福利院去做义工,有一个天生的盲人,他恳求你告诉他,“光”到底是什么东西?请问你如何才能让他明白?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除了心酸之外,真的束手无策。我们真的很想帮助他,我们可以告诉他“光”和“热”的关系,我们可以告诉他“光明”和“黑暗”的关系就像“声音”和“寂静”的关系一样,我们还可以告诉他光是一种“波”也是一种“粒子”,我们甚至可以告诉他眼睛的感光原理,但是我们就是无法让他明白“光”到底是什么。
我想说的是,我们不一定就是那个义工,我们可能就是那个盲人!在生活中,总有很多我们未知的领域,在每个领域里,也总有很多我们不曾见过的东西和不能理解的层次。这告诉我们两件事:其一,从盲人的角度来看,我们要经常警觉自己,有很多事情“自己不懂”,就算别人曾经详细告诉过你那是什么,你也未必能懂,如果你不去实践的话,有些东西你永远都悟不到,它将是你一辈子都不懂的东西,但是你不能狂妄地否认这些东西的存在;其二,从义工的角度来看,有很多东西是没法用语言就能让人明白的,就像那位义工没法告诉盲人什么是“光”一样,佛的手指可以指给你正确的方向,你必须要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才能看到,请一定要记住,我们努力要看到的是月亮,而不是佛的手指。
3、空杯子
我们先来看看这样的例子:夫妻俩在家里吃晚饭,妻子喋喋不休地跟丈夫抱怨她的上司如何不公平,她的同事如何愚蠢地把事情弄糟,她的客户如何难缠等等,丈夫在旁边听着,然后给妻子出了很多改变现状的主意。第二天晚饭,妻子照样抱怨她的上司她的同事她的客户,丈夫很奇怪地问:“我昨天教你的方法你用了吗?”“没有啊”,然后继续絮叨单位里的事情继续抱怨。
这样的生活情景在我们年轻夫妇中非常常见,甚至可以说90%以上的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这是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模式不同造成的困惑。男人的思维模式是“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女人的思维模式是“建立关系然后维护关系”。在这个例子中,男人发现了问题然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妻子没听进去第二天照样抱怨,丈夫很困惑:“你既然不用我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为什么今天还要跟我抱怨同样的问题呢?”其实,妻子的抱怨只是一种倾诉的需要,并没有要求丈夫帮忙解决问题的意思,她就像是一只装满了水的杯子,她只是需要把她杯中的水往外倒掉而已,只要倒掉了就达到目的了,这样一只装满了水的杯子,是不可能再往里装东西的,她丈夫的建议当然是不需要听也不可能听进去的,她还在奇怪为什么她的丈夫会不能理解。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例子:有位在股市里套牢得比较深的散户,打电话给一位财经专业的朋友请教股票问题,如果这位财经朋友告诉套牢朋友说大盘还要跌,你手里持有的这只股票也很不好,那么他会发现,无论他怎么给建议,他的朋友都不会有兴趣听的,他的套牢朋友会跟他争论大盘会涨,会喋喋不休地絮叨他所持有股票的优势,会提出各种问题来诱导对方说出他的股票会涨。他只想说,他根本不想听!
其实这位套牢朋友打电话的目的,并不是真的想来寻求答案,而是想来寻求认同感的。他的肚子里装满了一千个股票会涨的理由,他急于要告诉你这些,如果你认真听完了他的一千个理由,他会舒服很多,如果你再对他表示肯定,他会很爽,认为你真的是他的知己。他根本就不是来请教问题的,也不是来讨论问题的,他就是一只装满了水的杯子,他不可能再容纳你的任何一点不同的意见。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倾诉的目的都是来寻求认同感的,而不是来寻求建议的,尤其是女人。而且,绝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带来坏消息的人,所以,一般情况下,千万不要随便去惊醒他人的好梦,就算是梦,它让人舒服,而你非要把他从舒服的状态拉到难受的状态,不恨你恨谁呢?
在上面两个例子中,我们看到,如果你真的想在交谈中有收获的话,成为一只空的杯子有多么重要,就算你不能成为一只完全空的杯子,至少你不能是一只已经装满了水的杯子。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一只装满了的杯子,不仅在浪费自己的时间,而且在浪费别人宝贵的时间。一只装满了水的杯子,不仅看不到月亮,甚至看不到佛的手指,当然更不可能领悟到“盲人的光”。
4、三件很容易又很难的事
第一件很容易又很难的事是“说话”,说话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很容易,其实说话是一件很精巧的事情,人的哪几块肌肉收缩,哪几块肌肉放松就能发出哪个音节,一连串有规律有目的的肌肉收缩和放松,才能说出一句话,我们说话时并不知道哪几块肌肉要收缩哪几块肌肉要放松,我们的“潜意识能力”已经能很好地控制着这些肌肉的运动,如果我们真的需要有意识地控制这些肌肉运动的话,那我们很可能就会说得结结巴巴的,甚至都不会说话了。可见,“潜意识能力”非常优秀。
第二件很容易又很难的事是“开车打电话”,我们知道,对于熟练的司机来说,“开车打电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对于驾驶初学者来说,这是非常困难而且危险的事情。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别,对于熟练的司机来说,驾驶的技能已经被强化训练成为了潜意识能力,所以他是由“潜意识能力”进行驾驶,由“有意识能力”进行打电话,各司其职互不干扰,所以对他而言“开车打电话”很容易;而初学者不仅要用他的有意识能力来进行驾驶,还要同时用它来打电话,这当然是非常困难和非常危险的动作了。可见,有意识能力是可以通过强化训练来变成潜意识能力的。
第三件很容易又很难的事是“上网打字聊天”,我们知道,对于年轻的朋友们来说,“上网打字聊天”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对于很多老年朋友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事情。“飞快地打字”是由潜意识能力控制的,“聊天”是由有意识能力控制的。它不同于“开车打电话”的地方是:“开车”和“打电话”是互不相干的两件事,而“打字”和“聊天”是相关联的两件事,这就要求在人的神经系统中,不仅潜意识能力和有意识能力要各自有效地运作,而且要求两者之间的沟通能力也要有效地运作。可见,潜意识能力和有意识能力能够很好地协同工作。
所谓“难者难,易者易”,我们从上面三个例子里可以看到,对于一部分人很难的事情,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却非常容易,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不是很大?
其实,潜意识状态就是“无我”的状态,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状态,也是很多禅宗人士苦苦修行的目标,所谓“不射之射”就是指这种状态了。“无我”的状态已经达到了不需要他人来肯定的层次,就好像玩游戏,当你还没有玩通关之前,你会非常痴迷于这个游戏而不能自拔,一旦你把这个游戏玩通关了,你就再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去玩它了。同样,当你还没有把你的“有意识能力”强化训练成为“潜意识能力”之前,你非常有兴趣谈论跟这个能力相关的事情,非常有兴趣关注跟这个能力相关的知识和事例,这个时候的你也非常注意别人对你这方面能力的看法,因为此时的你还不能“无我”,还需要他人的肯定来强化你的自信心,一旦你把这个“有意识能力”强化训练成为了“潜意识能力”,你通关了,你再也没兴趣谈论它了,就好像老出租车司机没兴趣谈论如何开车一样(人们总是兴趣勃勃地谈论他自己不甚了解的东西)。当你不再谈论它甚至不再需要关注跟它相关的问题和知识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从这个问题中解脱了出来,为下一个“有意识状态”腾出了空间,也就是说,你成功地把一个“有意识能力”强化训练成为“潜意识能力”的过程,就是一个清空自己杯子的过程。
5、吸星大法
看过金庸小说《笑傲江湖》的人都知道“吸星大法”,吸取了别人的内力,有用的东西就把它们散诸四肢百骸,化为己有,只有保持丹田是空的,才能不断吸取下一个人的内力;没有用的东西就要把它们化解掉或者排出体外,比如左冷禅的阴寒劲,就一定要排出,否则会没命。这个散诸四肢百骸的过程,就是把“有意识能力”转化为“潜意识能力”的过程,就是化为己有的过程,同时也是清空自己杯子的过程。
有很多人,脑袋里装着很多知识,但是他的能力却很差,因为那些知识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他自己的能力。比如股市里很多散户都知道“坚持价值投资是股市制胜的法宝”这句话,但是这句话对于大多数散户来说只是知识而已,他们没法这样坚持去做,而对于巴菲特来说那就是他的能力,这个观点就是他在投资实践中长期遵守的原则。又比如,佛说“一切皆空”,我们大多数俗人也常爱说“一切皆空”这句话,那我们就达到佛的境界了吗?显然不是!当佛说“一切皆空”的时候,他真的认为一切都是空的。而我们俗人说“一切皆空”的时候,我们根本就舍不得自己的金钱,丢不开自己的地位,放不下自己的情爱,参不透自己的生死,我们只是在鹦鹉学舌而已。
知易行难!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距离至少还有十万八千里。
就好像令狐冲,当他没有学到吸星大法的时候,不戒和尚和桃谷六仙注入他体内的内力就是祸害,把他折磨得死去活来,而一旦他学到吸星大法后,把这些内力化为己有,他才达到了一流高手的境界。所以,当你不能把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时候,你的知识越多就越混乱,正反两面你都能给自己找出很多理由,越是这样你就越无所适从,这就是很多知识分子“高分低能”的原因。还不如没文化的人,“一根筋”走到黑,效果反而更好。
你想成为一只空的杯子吗?你找到自己的吸星大法了吗?
大量获取知识和信息(大口吃饭),丢弃错误的知识和没用的信息(择青菜),系统地整理知识和信息成为有意识能力(码砖头),然后在实践中运用和验证它(化为己有),并把它强化训练成为你自己的潜意识能力(清空丹田),这就是你的吸星大法!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菜要一根一根地择,砖头要一块一块地码,丹田也要一点一点地清。欲速则不达!
6、左手鱼,右手熊掌
前面说到了潜意识能力的优秀,给很多人的印象好像有意识能力是比较差的,其实不然,潜意识能力是比较低级别的能力,有点类似于条件发射,正因为其简单低级,所以才准确快速,而有意识能力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能力,高级而且复杂,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主要能力,人类在进化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一些先天性缺陷,是需要靠有意识能力去克服和纠正的。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有个人很喜欢打乒乓球,每次打完球他都觉得心情很轻松很愉悦,于是他知道了,打乒乓球可以让他很快乐。如果有一天,他在打球的时候变得很觉知,他时刻都在预期快乐的到来,他每挥一次球拍都在问自己“我现在快乐吗?我挥动这次球拍能快乐吗?”毫无疑问,他将会很失望。
我在《心灵的顿悟》里曾经对人的感情这样描述:感情,就是对感觉和思维结果作出的“利己”程度的判断,指我们的喜怒哀乐等。其实,人的感情都是人的潜意识能力基于本能上的反应,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只有两个:生存和繁衍,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食色,性也”。人类喜欢绿色,是生存本能使然,因为绿色包含了丰富的果实和小动物等生存必需品的存在;男人喜欢女人S型身材,是繁衍本能使然,因为S型身材包含了适合生育的髋骨和适合哺乳的乳房;小孩子怕黑,是生存本能使然,因为黑暗包含着其他动物对幼小人类生命的威胁......等等,这种生存和繁衍的本能潜意识地主宰着人类的情感,让人类能够趋吉避凶。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的潜意识反应还是对的,如对S型身材的喜欢,有的潜意识反应已经是不需要的了,如小朋友的怕黑。但是这些感情是潜意识自动做出的“利己”程度的判断,是人类漫长进化的结果,人类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这种长期进化出来的保护机制,为了中断这些感情,就需要打破潜意识的运作机制,进入“有意识状态”,变得“觉知”,从而理性地判断“利己”的程度,脱离原来的情绪。说白了,只要你进入“有意识状态”,你的感情就被打断了。比如上面所说打乒乓球的例子,不停地问自己是否快乐就是一种觉知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快乐就不会来临。比如小朋友怕黑,如果小朋友确定地知道,他的衣柜里或者床底下肯定没藏着会吃人的怪物,他就不会恐惧了。又比如佛教所说的“观照”,一旦你观照了,你的潜意识状态就被中断了,你的感情就冷却了下来。
当我们越觉知,感情就越平静,当感情平静到波澜不惊的状态时,就是我们追求的“禅”的状态了。当人们处于很深的睡眠之中时,是完全无意识的状态,如果这种状态是在一个人保持觉知和有意识的前提下进入的,那种状态就是“空”了。
有些时候,比如在我们快乐时,需要“潜意识能力”来继续运作,这样可以保持快乐的情绪;或者当我们做熟练工作时,需要“潜意识能力”来运作,这样可以保持高效,并可以解放出有意识能力来做别的事情。在另外一些时候,比如在我们恐惧时,需要“有意识能力”来运作,这样才可以脱离恐惧的情绪;或者当我们做创新工作时,需要“有意识能力”来运作,这样才有可能从事高级复杂的工作。可见,在“潜意识能力”和“有意识能力”之间的合理切换,将会极大的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当然,这样既要快乐又不要恐惧,鱼熊兼得,显得有点贪婪了,毕竟,世间事有一得必有一失,很多东西强求不来,尽人事努力而已。
7、蜡烛的光芒----对付恐惧的初级阶段
恐惧和贪婪是人类经常要面对的两种情感,这两种情感的群体效应交替产生和循环,是人类社会很多周期产生的原因(例如经济周期等),也是我们个体参与社会周期的两种基本情感(例如股市),因此,对这两种情感的研究和克服,既事关社会周期的研究,也事关我们个体的行为准则。说白了,如果你能够在克服自己恐惧和贪婪的同时,又能了解和利用别人的恐惧和贪婪,你将会在社会博弈中长袖善舞、如鱼得水。
恐惧是一种情感,是动物对未知程度的伤害的一种本能反应。恐惧的本质是安全感的不在,恐惧的唯一最终源头是死亡。
首先,恐惧是一种本能反应,人类的本能只有生存和繁衍两种,而恐惧是人类作为动物,对于威胁生存的因素的反应,以促使人类远离这种威胁,这种本能的唯一最终源头是死亡,因此,恐惧的本质是安全感的不在。恐惧不是某种东西存在而造成的,恐惧是某种东西不在而造成的。这就好像是黑暗一样,黑暗不是某种东西存在而造成,黑暗是因为光明不在而造成的,“全世界的黑暗,都无法淹没一支蜡烛的光芒!”只要有一丝蜡烛的光芒存在,黑暗就无法产生,同样,只要人有一丝的安全感存在,恐惧就无法产生。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有所领悟的是,如何克服股市里的恐惧?安全感!一定要让自己的经济生活至少拥有一丝的安全感,只要你的经济生活拥有了一丝的安全感,你在股市里就不会有恐惧感。也就是说,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留条最后的活路,不要去赌身家性命!
其次,恐惧的产生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对未来的伤害程度是未知的。一旦我们对伤害我们的事情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最坏的情况的话,我们就会认命了,反而不恐惧了。这种情况在金融市场里变现得淋漓尽致,当雷曼兄弟公司倒闭时,所有人都不知道哪些银行会遭到多大的损失,也不知道这些银行的倒闭会带来多少CDS的失衡,当然更不知道这些CDS会令身边的哪些公司倒闭。于是大家就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之中,这个时候我们会不计代价地套现手中的股票,因为我们现在套现股票至少还知道自己剩下多少钱,如果不套现的话,都不知道自己手里的股票最终会不会象“两房”股票一样一钱不值。同时由于对伤害程度的未知,令人们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一个公司,不敢将资金转给其他任何公司,这样导致很多公司没有现金周转,只好抛售手中的资产来获取现金,这种抛售令金融市场进一步下跌,这种下跌必然导致更多止损盘蜂拥而出,这将导致越来越多的财务杠杆使用者被迫平仓,金融市场就在这种恶性循环中堕入地狱。所以,政府这个时候要让市场知道伤害的底线是什么,这样市场就稳定下来了。因此,金融市场总是在知道了伤害的底线之后就能明确底部在哪了。总结这一段对恐惧的描述,对付恐惧的方法还可以是:提前预算出伤害的底线,也就是说,在事情开始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再次,恐惧既然是一种情感,我们前面已经探讨过如何运用有意识能力来中断自己的情感,当我们发现自己处于恐惧之中的时候,一定要让自己“觉知”,要打破潜意识能力的运作,让有意识能力介入,通过观照来中止恐惧。
8、海洋之心----对付恐惧的高级阶段
前段时间看东方电视台的第二届“中国达人秀”,在人民大会堂表演的时候,有一位表演者叫胡启志,他的表演是在一个高速旋转的大钢圈中塑造各种经典的造型,他的双手双脚要控制钢圈旋转出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角度和平衡,还要避免手指和脚趾在旋转中碰到地面,同时还要在高速旋转中摆出各种造型,难度非常大,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我们看着他在剧烈地旋转和运动时,却有种非常宁静的感觉!
毫无疑问的是,这个表演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要求把控制旋转的那部分动作训练成为潜意识能力,他的有意识能力必须用来控制自己的造型,同时在高速旋转中要有效协调潜意识能力和有意识能力以保持平衡。超强的心理素质是完成如此高难度动作的必要条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来看,矛盾的双方是互为依存的,有这么剧烈的动作,就需要有这么宁静的心,只有这么宁静的心才能控制住这么剧烈的动作。
这就好像大海表面和海洋深处的关系一样,大海的表面永远都波涛汹涌,很多时候还是狂风暴雨,骇浪滔天,而海洋的深处,永远都是那么的宁静,那么波澜不惊。海洋表面的那些躁动,相对于海洋深处的广阔宁静而言,显得那么渺小,那么微不足道。
同样的,恐惧也是一种外围的剧烈波动,要想控制住这么剧烈的情感波动,也必须要有一颗广阔宁静的心。
象海洋之心那样的宁静,只能来自我们远离外围的灵魂,来自我们脱离了肉体束缚的灵魂。
五彩斑斓的生活,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成为那个观照者,我们觉知,我们观照,我们不要做那个被观照者(肉体),我们要成为那个观照者,成为那个远远地看着自己肉体的观照者,成为那个置身事外的观照者----我们那不被束缚的灵魂。
我们躺在静静的海洋深处,平静地看着海面上狂风暴雨,骇浪滔天......
我们坐在高高的山岗上,平静地看着山谷里的千军万马杀声动地,血肉横飞......
我们漂浮在虚无的空中,平静地看着自己的身体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各种线管......
我们恐惧死亡,只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死亡到底是什么。人类存在于世间,有三种东西是属于我们私人特有的: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这些物质组合的特定规律、我们的思想意识--灵魂。
我们的肉体只是某些物质根据一定规律的组合,肉体所谓的死亡只不过是这种组合的解散,并不是这些物质的消亡,物质是不灭的,它们只是参与到另外一些组合中去了而已,其实我们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在更换我们体内的物质,科学研究说三个月后,我们体内的物质就已经有一半以上不是原来的物质了。可见,这些物质的更换和重组并不可怕,死亡并没有湮灭组成你的物质,没什么值得恐惧的。
这些物质组合的特定规律,说白了就是你的DNA,已经通过遗传的方式赋予给了你的后代,他们在世间的生存就是在延续你的生命,不仅在延续,而且在进化。可见,死亡并没能湮灭你的DNA,也没什么值得恐惧的。
至于灵魂,大多数都会随着死亡的到来而慢慢湮灭,普通人的灵魂也就只能在亲朋好友的心中存活几十年而已,只有少数灵魂能在人类的历史中永生。2000年前孔子的灵魂活到了今天,200年前牛顿的灵魂也活到了今天,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是否能对每一代新生的人类有帮助,如果有,我们就永生,如果没有,我们被湮灭。刻在石头上的墓碑并不能让你永生,死亡只是一张过滤的网,不能留在网的这一端,才是值得你恐惧的事情。除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点能让我们恐惧外,还有什么值得你恐惧的东西吗?
最后给大家留个问题:在我们的意识里,我们意识到了被观照者(肉体)的存在,也意识到了观照者(灵魂)的存在,那么,意识到观照者存在的到底是谁?
微笑着的宽容
2011/10/1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