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弟

(2023-09-22 16:51:21)
标签:

杂谈

       2023.07.26.上午10:00,我的九弟江 瑞,弟媳魏国华和他们的儿子江希岳,一同来我家,看望我和张文玉。我弟弟比我小5岁多,今年也78岁了。他身体比我好,居然轻松地爬上我居住的无电梯的5楼。他说他的古玩店还开着,他周末两天去店里看一下,还有生意,可以维持。其他人的店,大多数关门了。78岁了,还能坐地铁去做生意,说明他的身体不错,令我高兴。11:30,他邀请我们出去吃饭,我虽然腿痛,行动不方便,还是欣然同他们一同前往。因为疫情阻隔,九弟很久没有来看我了,我心中十分想念他们。疫情后,我几度想去看他们,无奈腿疾缠身,终未成行。侄儿岳岳开车,来到江边月亮湾《鱼痴渔醉》酒店。我们五人,一边美味佳肴,一边聊叙别后情景。很快,时间到了下午3:00,他们开车把我俩送回家,然后离去。
        我家是个大家族,父亲有两妻九子五女,我和九弟是最小的两个,其余哥哥姐姐们都已离世。所以我特别珍视我们兄弟之间的情谊。我的九弟是我们兄弟姊妹中最有成就的一个。他的特点是晚成大气。我是看着他长大的,看着他读书、工作、结婚、生子、成器、成才,最后成为专家。
      九弟小时候长的很秀气,像我们的妈妈,很漂亮。高挑的身材,瓜子脸,大眼睛,双眼皮,家里人开玩笑喊他是“幺妹”,在学校同学喊他”假姑娘“。由于在家里他最小,总是被宠着,所以”懂事“也晚,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有点糊“。有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是启蒙读书,6岁上小学,当时是”学期制“,我帮他报名,汉口宁波小学,读了四次小学一年级上学期。另一个是生活,晚上12点,我要睡觉了,先喊他起床拉尿。他爬起来,不在痰盂拉,他把下雨天穿的半筒子胶鞋摆得周周正正,对着套鞋拉。他迷迷糊糊的,把我们笑死。
   1958年,母亲病逝,我上大学去了,他刚进初中,武汉市第34中学。家里只剩下他和老父亲与华姐一家在一起。华姐和姐夫汉雄哥有四个儿子,最大的比九弟小一岁。小外甥们在邻里和邻居的孩子,以及在学校与同学发生摩擦,都是要他们的九舅出面摆平。为此,他打了不少的架。被”投诉“的次数也多了起来。他也重视体育锻炼起来,在初中,他除了会打架,游泳是也高手。记得,一个署天,他和他的伙伴们在铁路外(旧京广铁路)的一个湖里游泳,看到一条很大的鱼,当时是自然灾害时期,他决心要把鱼抓回去改善家里的生活。他就和鱼在水中缠斗,最后终于把鱼抓上岸,抱回家,十几斤重的鱼,家里人吃了几天。华姐狠狠地夸奖他,我自此,改变了对他”弱小“的印象。
 他的玩皮有点让我们的姐夫汉雄哥忍受不住了。也可能是姐夫管不住渐渐长大的外甥们,迁怒于九弟。姐夫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九弟把外甥们带坏了,让我把九弟带到我刚教书的学校住。我反驳他,说:你嫌九弟不好,你们可以搬起走,这房子是我父亲买的。不过,为了缓和家里的矛盾,我还是把九弟带到我的学校住了一小段时间。那时,他和我教的高一年级学生差不多大,他也和我的学生谈得来。一次,他和几个男学生在健身房后门处围着我,在谈什么。九弟突然说“我要解手了。”我以为他要去厕所,结果,他转过身,就在一颗树下拉了。同学们看着他,笑死,而他却若无其事。已经十六七岁了,随便拉尿是不文明的。足见他当时的“野”性。没有妈妈,父亲近八十岁的高龄,我也离开了家,华姐自己有四个儿子,初中及以后的一段时间,九弟是吃了几年苦的。在这种状况下,他的“野”是可以理解的。当时家里经济也困难,暑假他要去煤店做苦力,用板车拉煤送货,赚钱补贴家用。有一次,他拉一大板车煤在街上差一点被汽车撞飞。他的体力迅速增长。记得1962年12月我结婚,他帮我从家里拉一板车家具,从汉口江汉路到武昌区的徐家棚,有三四十里的距离。我的同学在恩施给我买来缝纫机、木质家具,也是九弟用脚踩三轮车从汉口大智路运到武昌徐家棚我的学校。
初中毕业后,他考取了武汉市化工专科学校(当时叫武汉化工技校)。他非常热爱他的专业,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毕业分配到武汉葛店化工厂。由于他专业好,身体高大,力气大,勇敢,不怕吃苦,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最困难的工作他总是抢着干。例如,化工厂有大型化学反应釜,用一段时间或出了故障,都需要人进去维修或清理。一般人不能胜任或不敢去,他总是一马当先,干这种最苦最累的活。一次,他去清理维修一个几层楼高的反应釜,在顶上,铁梯坏了,他从几十米高的空中摔下来。大家都以为他会摔死。但是,他很机警,在空中他抱住头,翻几个筋斗,着地时,一个前滚翻,没有摔死,但脊柱重伤。现在他脊柱所有的椎间盘全部都是更换了的,都是人造的。正是他卓越的的工作成就,他很快被提升成车间主任,葛店化工厂的一些专项大工程的总指挥长。曾经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吴官正,在任葛店化工厂党委书记时,对九弟非常熟悉,任命九弟担任最大的最赚钱的车间的书记兼车间主任。那时,葛店化工厂几乎所有车间都停工停产,只有九弟的车间生产忙碌,赚的钱养活全厂几万职工。壮年的九弟已经是化工战线的骄娇者。
成年的九弟经外甥意鸣的介绍和医生魏国华恋爱结婚。国华是咸宁丁泗桥医院的医生。咸宁丁泗桥是我们母亲的故乡,住在丁泗桥洪口村龙家湾的我们的龙美甲表兄一家经常到国华医院看病。这样,九弟与美甲表兄一家就走得很近。1984年,我们的汉银兄离家40年后从美国回到家乡武汉探亲。外婆、父母都已经离世多年,但是母亲的七个孩子都还健在,如今离别40年团聚了,少不了要到母亲 的故乡去为我们的外婆扫墓。因为我们七兄弟姊妹都是外婆一手带大的。外婆于1955年,81岁,在我们家里病世,葬于故乡咸宁丁泗桥洪口村龙家湾。我们兄弟姊妹一行七人,来到表兄美甲家,给外婆扫墓叩头。除了华姐银兄与美甲老表熟悉外,九弟与之也非常熟悉。聊天时,我们说:听外婆说龙家在清朝有人做过**省的巡抚(省长)。美甲表兄说:是的。他指着头顶的案楼说:上面有许多古董,改天上去清一下。后来我到九弟家,他给我看美甲表兄送给他的两幅古画,好像一幅是明朝大画家仇英的落款和印章。虽然后来鉴定两幅画都是赝品,但是,这件事对九弟起了巨大的转折作用,从此激发了九弟对古玩的兴趣。他买相关的书籍,钻研古玩鉴定;他开始利用他的社会关系广泛收集各种古玩(瓷器、玉器、青铜器、......);在与同行的交换中,不断地积累,扩大他的收藏品。九弟聪明,进步极快。没有几年年功夫,他就成为湖北省古玩界的知名人士(他是湖北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湖北省青铜器收藏家协会顾问),而且交流的范围扩大到全国。这时他毅然退休,专门从事古玩收藏活动。他在汉口香港路开了一个古玩店,后迁黄石路,现在在武昌徐东。
他有两个成功案例。他很能识货。90年代,他收集到一个珍贵的文物,他说是国宝,应该交给国家,他就将这个古玩捐献给***博物馆。经鉴定,“真货”。国家给他一笔奖金,他用这笔奖金,为自己买了一套住房,改善居住条件。若干年后,他又收集到一件国宝级文物。他把宝贝捐献给南京博物馆,当时南京博物馆的专家还不敢对文物的真伪做判断。于是,请来上海博物馆的专家开鉴定会,结论:真品,而且十分珍贵。南京博物馆给他奖金。他用这笔钱给自己买了一套高档次的住房,原来的住房给了他的儿子。他热爱文物古玩,已到痴迷的地步。一天到晚都是看古董,研究古董,或者学习相关知识,对其他事情漠不关心。用弟媳妇的话说,“有点苕了”。我对弟媳妇说:”这是大智若愚。学问家很多都是这样。”
我们兄弟两个,基本上都在武汉生活,联系紧密。他小时候,有一次,在里弄里和别人打架,那个孩子打不过他,突然抽出一把刀,戳到九弟眼睛的上眼皮,顿时鲜血直流。我闻讯从家里赶出来,把他抱着就往医院跑。医院在江汉二路银都大厦二楼,医生为他清洗缝针,我也累摊在医院。文革期间无事时,他也常到我学校去玩,我们一起到东湖游泳。他的水平比我高,速度比我快。我们一同从东湖风景区的听涛酒家游泳池,游到湖心亭,再游回来。单程距离3000米。改革开放初期他也喜欢玩抽奖,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一起,两人凑钱抽奖,获一等奖夏利汽车一台。当时夏利汽车刚面市,价值4万元。他俩不要车要4万现金,一人两万。他高兴地跑到我学校给我1000元,说他中了一等奖,我分享了他的喜悦。1984和1986年,汉银兄两度从美国回来,家族大团聚。有很多事情要商议。他总是和我站在一起,他的口头禅就是“我听八哥的”。其实,他已能文能武了,只是在哥哥姐姐们面前要尊重长者,他相信我的智慧。他进入古玩界初期,经常给我讲一些古玩江湖的惊险故事,他也很担心自己的安全。我当时已经事业有成,就对他说:“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万一出了事,你的老婆和两个孩子我来养。”不过,他胆大心细,一路顺风,基本没有出现大问题。他现在已经是事业有成,孩子们成家立业。祝愿他注意身体健康,尽享天伦之乐。
值此中秋佳节,仅以此文,祝福我的兄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