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1958年是我的中学时代,初中高中都是在武汉市第一男子中学上的。自我上完初中,武汉一中就不招初中了,变成只有高中的学校。自我上完高中,武汉一中就开始招女生了,改变了男子中学的属性。我读武汉一中的六年,是武汉一中的鼎盛时期。当时清华大学对历年入学的新生进行基础知识测试,结论:在全国范围内,武汉一中和福州一中的学生基础知识最好。我经历的校长是:张微之、李如濮、卢世璋。我初中班主任是徐世江(数学老师);高中班主任是胡春亭(生物老师);语文:來筱鹏、项维汉;数学:黎光弟、马以驯;外语:吴莲芝;物理:许樊新;化学:王青章、韩锡九;政治:彭义智;历史:***;地理:彭**;体育:汪洋;团委书记:洪炎。还有,......
我这一生82年,经历了解放前的小学教育,解放后的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从22岁到60岁的中学老师和中学校长,退休到现在,我也住在学校内的教师宿舍,天天看着学生教师在学校活动。细想起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只有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中学教育是最好的。那时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学生在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得益于那个时代。解放时我10岁,读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蒙蒙懂懂的,不知道读书,不知道做作业。从五年级下学期到六年级上学期,天天打小足球(小皮球),打架,身上天天都有伤痕。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我除了体育及格,其余课程都不及格,连美术、音乐都不及格,留级(当时是学期制,后来才改成学年制)。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留级,留了级在新的班上,我的年龄还是算小的,坐第二排,后排的女生在上课前夕,在我后脑勺猛击一巴掌,还狠狠的骂一句:“留级佬!”我刚看清是谁打我,老师进来了,上课了。这对我是很大的羞辱,打击很大。从此晓得要学习了,慢慢地,成绩进步了,也入了少先队。进入武汉一中,初一年级我被选为少先队中队长,由于我热心工作,在高二年级的共青团员黄祺祥辅导员的指导下,中队的各项活动都开展得比较好,特别是办全国劳动模范的事迹展览很出色,受到学校的肯定。暑假,武汉市共青团组织全市少先队夏令营,筹备了很多钱,在武汉市二女中(硚口区水厂附近)开营,共20天,请华中师范学院的共青团员大学生做辅导员。武汉市各中小学各选派一名优秀少先队员参加夏令营,我们武汉市第一男子中学和另一个中学各选派两名(因为是大学校,我们学校有30多个中队)。我校选派了大队长和我。20天的夏令营生活,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在夏令营里不仅吃得好住得好,活动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营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夏令营里我发现别人都比我优秀,在开会介绍各自的情况时,大家的学习成绩,都是平均90分以上,只有我的成绩平均只有70来分。我羞愧万分,发誓要把学习成绩搞上去。我的体育好,思想好(工作好),如果学习成绩上去了,我就是一个标准的三好学生了。初二年级开始,我发愤了。在我家学习的书桌上方贴一个自己写的横幅《不转钟不睡觉》。每天苦读,晚上自习的时间长达五个多小时。我妈妈看到我如此熬夜苦读,心痛地说:“睡呀,伢勒。只要及格就算了,不要那么高的分数。”我长期坚持不懈,一直延续了几十年,直至81岁,因为身体吃不消了,才取消了“不转钟不睡觉”的作息制度,改为每天23时睡觉。勤奋换来的是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初二平均80多分,进入班上的上等成绩。初三平均90多分,进入优等成绩。高中更是受的大形势潮流的影响,赶英超美,向科学进军。我立志要读博士,学习热情高涨。高一年级,实行五级记分制,5分就是满分。我们13门课,我除地理课4分外,其余都是5分,班上没有人比我更好了。高二年级14门课,我和另一个同学,全5分。全年级10个班,就我们两个全5分。高三没有成绩单,但高考成绩很好,如,数学是满分。因为贯彻阶级路线,我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结果被最后一个志愿——第九志愿——武汉师范学院数学系录取。一时情绪低落,不想学习了。在报名外语选修课时,我不报,想到,教中学,学那么多干什么?幸运的是遇到一个好老师,数学系的教学秘书陈越慧老师,她专门找我谈话:“江志,我们在全省招那么多成绩好的学生,高考数学只有你一个人是满分。你那么好的学习成绩,不学习可惜了。”我被陈老师的关爱打动,决心,继续好好学习。所以,大学也保持了优秀成绩。工作后,由于我的勤奋,教学成果也是很多的。
在夏令营里受到团队的良好教育,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共青团辅导员,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回到学校后,在思想上组织上我积极要求进步。初二年级我就当上了少先队副大队长,刚满14岁,我就写了入团申请书。入团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因为家庭出生不好,团支部总是要我写对家庭的认识,要划清界线。为此,我学习了不少政治思想修养书籍,写了不少“认识”,就是入不了团。但我有坚持性,认定了共青团,一定要加入共青团。初三年级我是少先队正大队长,表现也好。仍然没有能入团。到了高中一年级,已经不是少先队了,但是我被选为武汉一中学生会的学习部长。在班上仍不能入团。但是学生会与团委会办公室是门对门。高二年级时,我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在学生会办公室编辑武汉一中的校刊——《一中生活》。团委书记巡视,进入了学生会办公室。他看着我工作,首先说:《一中生活》办得不错,很受学生欢迎。我高兴地看着他笑。“你是主编?”我说:“是。”“你是哪个团支部的?”我苦笑着说:“我还不是团员。”“为什么不申请?”“我从初二就申请了,每年都申请。”“那为什么没有入团呢?”“他们说我对家庭认识不清。”他拍拍我的肩说:“我去问问他们,你自己继续好好努力。”我喜出望外,赶紧说:“好,好,我努力。”不久,我入团了。考验了整整三年,我也受到良好的锻炼,政治思想上逐步成熟起来。
入党受到的锻炼更大。在大学三年级,我是团支书兼班主席,20岁。我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要划清界线,写《认识》更多了。我除了好好表现外,学习思想修养、党的有关知识、政治理论等方面的书籍更多。虽然没有能够入党,但是,大学毕业被学校认为是又红又专的学生。分到附中,接着申请。82年2月,我被湖北省政府授予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时任附中的党总支书记兼校长的胡铭心,是中共老地下党员,长期做统战工作,是湖北省民进党的总负责人。他很喜欢我,对我说:“你专业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又懂政治。你不要入党。你加入民进,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参政议政。”我回答说:“我信仰共产主义,只入共产党。我喜欢数学,不喜欢搞政治工作。”他了解了我的志愿,就积极发展我入党。1984年湖北大学党委任命我为学校的副校长,1985年,我45岁了,才正式入党。整整考验了25年。
在体育方面,我在武汉一中也发展得很好,主要是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由于遗传因素,我没有好的运动基因,没有任何运动方面的特长。但是,我喜欢锻炼身体。初中以踢小皮球为主,一到课外活动,就到操场赛球,经常是少先队的中队与中队之间比赛。高中阶段,除了还打足球外,还练单双杠,举重。武汉一中是走读学校,我家距学校只有十几分钟的步行距离。每天早上到学校先在操场跑两圈,翻一下单双杠,再到教室上自习。上午放学,要到举重房练举重,然后才回家吃饭。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就是踢足球。我晚上也到学校上三个小时的晚自习,晚自习完了又去翻单双杠,然后回家继续学习。几乎每天都锻炼四次,身上肌肉绷绷的,同学们喊我“块头”。我在学校运动会上,没有一个项目可以得奖,但是我的体育课成绩总可以得5分。我的运动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虽然82岁了,但每天坚持慢跑30分钟,做广播体操。
回想自己一生,应该是比较成功的。198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我湖北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1984年湖北大学给我颁发湖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的奖状和奖金1000元。我退休前一年,武昌区教育委员会授予我《武昌名教师》称号。2000年2月,我退休,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我先进中学校长的奖状和金丝匾。我的成长历程可以看出,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我中学时代形成的。我一直认为,在武汉一中的六年学习生活,是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终生不忘武汉一中对我的教育培养。感谢我的母校,感谢培养我的老师们和校长们。
2022.02.05.82岁的我,到95岁的彭义智老师的家,去看望他老人家。
我读初中时期的武汉一男中的校长——教育家张微之。
高中时期武汉一男中的校长,中共九大代表——卢世璋。
高中班主任生物硕士——胡春亭。
语文老师项维汉。
高一数学老师黎光弟。
高二高三数学老师,数学教育家——马以训。
外语老师吴莲芝。
物理老师许樊新。
初三高一化学老师王青章。
高二三化学老师韩锡九。
政治老师校长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彭义智。
团委书记洪 炎。
初中我是武汉一中的少先队大队长。
这是我高中二年级的成绩单。
1982.02.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我中学数学特级教师称号。
1984年我获得湖北大学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奖金1000元。
1999年武昌区教育委员会授予我《武昌名教师》称号。
2001.02.年武汉市人民政府认定我是先进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