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上海市十大名师林仲兴八八书法展,感受汉魏风骨

标签:
美术书法艺术文化情感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闵行海派文化馆举办了林仲兴八八书法展,我有幸见到八十八岁的他本人在热情地为观众讲解作品,他对艺术的热爱,传播中华文化的劲头,令我深受感动。
七十多年来,他潜心研究钟鼎、石鼓及碑帖,深植于秦汉书法艺术的沃土,博采众长,借古开今,逐步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风格。他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对传统书法的深刻领悟与精湛技艺的展现上,更在于他对书法艺术的创新探索以及对时代精神的巧妙融合。他的书法作品,既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根基,又巧妙融入了现代审美理念,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风貌。
他的几句话,令人深受启发,他说:
跟老师学,最要紧的是“师心不师迹”。我师从过7位老师,若只学一人容易框住,得把各位老师的精气神揉碎了再糅合。比如把小篆的圆润和隶书的方劲搭在一起,既不失古意,又添点自己的脾气。
写汉魏风骨,每一笔下去都得带着金石气。我写字不求秀气,要的是“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传统法度是根基,但光守着规矩就是抄书匠。我的法子是在篆隶行草间窜来窜去,让古意托着自己的性情走,写到最后,字里有我,也有千年前的影子。
教书和写字,我是“两条腿长跑”——左腿站讲台,右腿踩墨池。之前教老人们写书法,一周15节课,每节课2小时,挤得满满当当。书法得从心里长出来,笔头功夫再深,心里浊气不散,字就立不住。我觉得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就好,做多了反而不精。把书法一件事钻研透,别让传统文化断了根。
我现在每天1000字练下来,筋骨舒展,心态也平和。这两年作品多,说明我的身体还扛得住。往后且写且看,兴许过两年又琢磨出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