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千灯古镇5,宋明清石桥林立,体验江南水乡水乡桥文化,我喜欢这里。

标签:
千灯古镇旅游历史时尚文化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千灯古镇拥有众多明清时代的古桥,遍布这座江南水乡。桥连桥,南北连东西,单孔连三孔,好看得很。漫步在这座古镇,我有一种穿越回明清的感觉,很不舍得离开这个,想要在这里住几天的感觉。有一些仅容一人通过的狭窄小巷子很有趣,直接通到河里。可以洗洗东西或者取水。
凝薰桥原名“证愿桥”,是位于千灯古镇尚书浦中段的三孔石阶梯拱桥。清乾龙52年改名为“凝薰桥”。
接官桥是跨于石浦西偏南的大华浦上的一座石板大平桥。南宋时,为了方便昆山第一状元卫泾从千灯回石浦,百姓集资建造了一座接官桥。不论是“证愿桥”,还是“接官桥”,都有着吉祥如意的愿景包含在内,人们都希望自己的愿望成真。
种福桥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道光元年(1821年)重建。是花岗石质地的单孔拱桥。古人把造桥当作善举、植福,“种福桥”也包含了此意。
永福桥位于千灯老街北端,横跨尚书浦。该桥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永福桥是千灯保存最古老、伟岸、完整的一座古桥。种福桥与永福桥都有“福”字在里面,所以“种福”“永福”走一走,人生之路福气满。在两座桥上走一走,也是对未来的人生之路有着美好的愿景。
三桥是千灯水乡桥文化的精华和缩影。位于尚书浦中心地段,分别呈现宋、明、清三代的不同特色。东边的小桥叫方泾滨桥,因河名方泾滨而得名,为明代特色。中间横跨尚书浦上的三孔石拱桥为恒升桥,恒升取步步高升意,为清代特色。西岸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桥是鼋渡泾桥,为宋代特色。走上三桥,就意味着跨进了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千灯古镇。三桥联袂而筑,月明风清的夜晚,三桥倒映在水里,拱抱着一轮月色,美妙绝伦,称为“三桥邀月”。千灯流传着“走三桥”的民间习俗,还出现了一首新民谣:“小孩走三桥,聪明伶俐读书好;小伙走三桥,事业兴旺步步高;姑娘走三桥,青春靓丽更苗条;老人‘走三桥’,童颜常驻永不老。”总之,芸芸众生,心愿纷纷,都默默地祈愿新一年如意。“走三桥”可是千灯独有的如意风俗,如果想新的一年如意顺心,不妨也来千灯的“三桥”上面走一走,走去一年的烦恼,来年事事如意,沾一沾新年的好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