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台州36,壮观的台州府城墙,热闹的紫阳街,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标签:
历史旅游情感时尚文化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下午开始,我游玩的顺序在照片上按照1-10标出来。这一圈,我一直玩到深夜,好,现在跟着我的照片,细细游玩台州府城。
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始建于东晋,扩建于唐,定型于宋,兼具御敌和防洪双重功能,其建筑之独特,形制之规范,保存之完好,为全国罕见。中国古建筑学家、长城学会原名誉会长罗哲文誉其为北方明长城(比如八达岭长城)的“师范”和“蓝本”。过去台州市是在临海的,后来搬到椒江去了。
元代至清代,有史可查的修缮城墙有十次,城墙上留下了各个年代的铭文砖,以及“一竖一横”“人字砌”等砌筑工艺。城墙越砌越厚,一圈一圈,如同年轮。
1950年代,城市化进程席卷全国。国内绝大多数古城的城墙,就在这一时期拆毁。当年,得知北京城墙决定要被拆除时,古建学家梁思成悲痛欲绝,失声痛哭。
1958年,因为市区的东扩,临海东边的城墙被拆除,留下了崇和门这一地名。其余三面城墙被完整保留,至今保持着三面合拢的状态。浙江诸州府的古城墙,唯台州保存最完好,且美其名曰“江南长城”。这并非当地人有多么好的文物保护意识,实则城墙依然肩负重要的防洪使命。当台风天,江水漫灌,城墙就是城内百姓的一道“生命屏障”。
如今,人们来到临海,行走在古城中,能感受到浓浓的“宋意”,其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这绵延千年的古城墙。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城墙却屹立如初。当你拾阶而上,登上城墙,见青砖蜿蜒,夕阳照射在雉堞上,雄伟中平添一分苍凉。
穿过台州城墙的各个城门就进入台州府城了,里面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历史氛围。各地慕名前来的游客非常多,在古城墙内可以品尝到台州特色的小吃,比如蛋清羊尾、台州泡虾、台州海苔饼等。
城内贯穿南北的紫阳街因道教南宗始祖紫阳真人张伯端世居而得名。全长1080米,宽4至5米,南北走向,是目前国内最长,保存完整的历史街区。紫阳街的坊墙和周边街巷,保留着唐宋里坊制的格局,建筑多为二、三层术结构,青砖黑瓦,“木雕、灰雕、石雕”三雕结合,走廊、门窗、房柱雕梁画栋,形象逼真,吉祥如意。紫阳街为府城昔日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区,两侧酒楼茶肆、店铺作坊鳞次栉比,记载着台州府城历史的兴衰。
紫阳街是千年府城的缩影,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国家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