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台州18,国清寺隋塔,站在塔底抚摸这座古塔,我满足地离开了国清寺

标签:
旅游历史佛学情感文化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在国清寺内的高台远望隋塔意境妙不可言。远方的古塔,高耸入云,顶天立地如支撑天穹之柱。
现在,我来到国清寺大门的斜对面,从绿树环绕的幽径中走到隋塔正下方,这隋朝古塔在一片苍翠中显得特别的雄伟,近距离观看塔身密密麻麻的砖块上的青苔斑驳,看到了这一千四百多年来的沧桑变幻。
隋塔是晋王杨广为报智者大师的师恩建造的,因此又叫报恩塔。此塔六面九级,高59.4米,在浙江省现存古塔中是最高的。原塔为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因时日久远,飞檐斗拱腐烂,只剩中间的塔体,却愈发显得雄伟、壮观。民掴初年整修时,从塔中取出7方隋代线刻佛像,艺术价值很高,现藏寺内三圣殿前塔碑室。
隋塔建造别致,塔顶无塔头,从塔内仰望可见蓝天,但是隋塔属危险建筑,加以保护,不能进入。 塔身上的一个个空洞,那便是隋塔原先飞檐斗拱插入处。飞檐斗拱因为是木头制作的,毁于火灾。塔顶也被烧毁了。
饱经风雨的国清寺隋塔,经历千年而依旧巍然屹立。究其原因,《国清寺志》概括为三条:一是塔基选择在岩层坚硬的祥云峰麓;二是塔砖烧制技艺高超,坚硬异常,虽风侵雨蚀而不腐;三是塔砖之间的粘合材料,系粘土和糯米捣拌而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特殊的十年,一批莽撞青年红颜色的保卫的兵兵,冲击国清寺,欲破坏隋塔,奈何地基深厚坚固达到地下6米,红颜色的兵卫们挖到3米多,打了退堂鼓,没能得逞,这些红颜色的搞运动的冲动中学生们失败了。国清寺僧众和周围村庄的老百姓齐心合力,填回土石,固定塔基,保住了隋塔。真的为那个永远无法洗刷的年代感到羞耻与可悲。隋塔旁另有七仏塔,为现代新作,老的据说是很有艺术气质的空心雕刻而成,可惜无法在那个时候特定的运动中保住。
国清寺实在是太值得一游了,我心满意足地离开国清寺,天台之行就此告一段落,现在是下午2点45分。出发去台州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