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苏州罗汉院正殿遗址,元明清时代的古物极多,雕刻精美,与古建筑融为一体
标签:
旅游历史佛学情感文化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罗汉院最初叫做盘若院,建于唐代咸通二年861年,五代吴越时改称罗汉院。正殿建于北宋初年,现在仅存石础,柱,门槛等,尤以石柱的雕刻最为精湛,可以一睹古朴典雅的宋代雕花。北宋982年重建殿宇并建造双塔,双塔经千年依然巍然耸立,寺院屡经兴废。
遗址内建成苏州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碑廊中有很多古代石刻,元明清时代的古物极多,雕刻的立体仏像极为精致。可以看到非常精致的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绘制的双塔及罗汉院正殿复原图,感受当年一院两塔格局的风采。有许多断头的,毁掉面容的石狮子与仏像,是在66那十年被砸掉的,非常令人叹息,也给我们带来历史的教训。
石雕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法。盛于魏晋、南北朝,其源流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尤以人物、花卉、走兽等居多,大都采用平面阳刻的手法,造型生动,雕刻精美,与古建筑融为一体。罗汉院正殿遗址石柱、柱础即是宋代石雕之典型范例。这里陈列的柱础石雕及墓葬石雕,反映了宋元明清以来各时期的石雕艺术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参观完这里,去隔壁看画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