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苏州黎里古镇28,施家洋房,梨花街,吴江秘密联络点,闻诗堂弄,南冯家弄、承裕堂、庙桥弄

标签:
旅游情感时尚文化历史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黎里施家洋房,位于黎里古镇西面,1929年建,坐西朝东,面阔三间,共三进。沿街大门前一对四方细磨石子门柱,铸铁大门已失。第一进二层,清水红砖水泥嵌缝墙体,西洋式水泥细磨石子门楼,上标“1929”,房内铺西洋花卉地砖。后天井内有石门楼一座。第二进二层楼房,主体阔14.5米,进深6.6米,由天井南北厢楼与第一进连通构成走马堂楼 第三进平屋,上部水泥天桥与第三进连通。我看里面好像有人在居住。
闻诗堂弄,南起梨花街街面,北至闻诗堂后场,长81米,宽1.2米。道光年间殷氏寿彭寿臻兄弟在此读书,寿彭道光二十年(1840)考中进士第四名,时称“传胪”,四年后寿臻也考中进士。此弄第三进正厅原名敦厚堂,为纪念兄弟俩双双得中进士而改名闻诗堂,从此殷家弄改称闻诗堂弄。
梨花街东起陈家湾堂弄,西经明月桥,北折至望恩桥。黎里由梨花村发展而来,这里是梨花村重要地段,长约450米,宽3至5米。街道内西徐家弄和闻诗堂弄内有写韵楼和新咏楼,清乾嘉年间分别为徐达源、吴琼仙夫妇书斋。
南冯家弄,奠基者冯绍祖,明万历年间由嘉兴移居,成家后将这里的老宅买下来,逐一翻建,取堂号若谷堂,训诫子孙,读书明理,不求飞黄腾达,大多考至秀才即止。冯氏后代,有旧雨阁藏书楼,有尊古斋书画库,个个趣味高雅,满腹经纶。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进攻黎里,南冯家弄冯经、冯纬等兄弟四人,产生分歧。兄长与三弟四弟,主张坚决抵抗,老二冯纬力主迎接。同年六月初八冯经被太平军俘获投水而亡,冯纬则为太平天国效力。三年后太平军败退,冯纬被开除出冯氏家谱,另立冯家弄。这里的冯家弄,根据砖雕门楼“凯风自南”,取名南冯家弄。
承裕堂,为民掴法官蔡寅日居。蔡寅,黎里人,曾参加日由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组织的南社活动,加入同盟会。他立志公正行事,专门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四铁斋”,铁肩、铁面、铁骨、铁笔体现了他的品性坚贞。
吴江秘密联络点位于梨花街西王家弄一号,一楼一底,面积44平方米。1941年初,淞沪地下员夏明辉携家眷来黎,以开设大同文具店为掩护,发展组织,开展斗争。1944年10月9日在浙江镇海被曰寇逮捕,次年牺牲。
黎里市河上的庙桥,是黎里石桥的代表之一。黎里的“庙桥”名副其实,一桥挑两庙。北有全真道院,俗称大庙;南有财神庙,俗称小庙。这座古老的石桥,桥上石刻花纹美轮美奂,桥墩上对联倒映水中,古朴典雅,桥下河水潺潺不绝,叮咚作响,格外澄澈。如今两庙已毁,石桥依旧,弄堂依旧。粉墙黛瓦,古韵悠悠。庙桥弄是黎里115条弄堂中的一条,属于明弄。庙桥弄的戏台上在年节活动之时会上演精彩的古装戏剧表演。听一听吴侬软语,品一品江南生活,谁人不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