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苏州穹窿山8,孙武苑2,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中的上上策,用兵的最高境界。

标签:
旅游情感时尚文化娱乐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碑刻廊很壮观,占地1300平方米,呈回字型。可以欣赏到我国著名的23位将军和17位著名书
法家的题词。 正面烫金大字最为醒目,是毛爷爷的书法: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孙武圣迹图是一幅大型壁画,讲述了孙武辉煌的一生,一共由16幅组成:陈完逸齐、田书伐莒、赐姓孙氏、避乱奔吴、隐居穹窿、潜著兵法、伍员七荐、晋献兵书、吴宫教战、吴王拜将、经国治军、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功成身退、终老吴地。
孙武青铜像是孙武年轻时写兵书的情形,是由中国雕塑协会会长程允贤老先生制作。于2000年9月落成,高约1.5米,重达700多公斤。下面四个字“兵圣孙武”是由郭化若先生写的,然后这个“武”字写的别具一格,上面一个“戈”,在古时是指兵器,下面这个“止”就是停止战争,祈求和平。这个字应了孙武一句名言: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孙子兵法中的上上策,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法雨泉由明代朱棣的开国功臣姚广孝开凿,民国孙光庭书。法雨,意为佛法无边,普度众生,如雨润泽万物。法雨泉为当时的穹窿寺中僧人们的生活用水。
兵圣堂四面凌空,四面开门,四周有廊,是春秋时期的建筑风格,长宽都是13米,柱子也是13根,象征着孙子兵法十三篇。屋顶置青铜凤鸟一只,在当时也是一种时尚,象征着吴国的古老文化和华夏民族的崇高精神。在堂的正中央有一块红木屏风,上面刻有《孙子兵法十三篇》的金文版,是由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的副会长杨丙安老先生用了三个月,每日清晨空腹写成的,并由光福红木雕刻高手雕刻而成。
翠浮三叠是位于孙武苑的一处泉眼,很僻静很安静。翠浮三叠是这座凉亭的名字,更是半山腰一景,喜欢在这里感受清泉的源远流长,特别清新。雨季,泉水从石缝中渗出,在石壁上一层层落下,“三叠”的气势很是生动。
廉泉。穿过茂林修竹,进入竹篱柴门,几节竹简将一泓清泉从山上引来注入石盆里,旁立一面书有“廉泉”的石碑。廉泉就在茅蓬坞新开发的“玉琮馆”门外,一个小小的院子,有一汪泉水,静静流淌。绿树、蝉鸣、微风,把这里的夏天衬托得格外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