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苏州穹窿山7,孙武苑1,孙子兵法诞生地,苏州西郊最深最原始的山坞茅蓬坞内。

标签:
历史旅游情感时尚文化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穹窿山孙武苑位于苏州西郊最深最原始的山坞茅蓬坞内。
泉水叮咚、绿树成荫,蔚然绿意下一方竹篱笆围成的小院,院里竹筒相接,一股清泉源出绝壁,经竹筒流入石盆中,名为:智慧泉。意为:“用兵真艺术,人生大智慧。”在这里,仿佛下一刻就能看到那个曾指点万千军士的伟岸身影,伏于案上奋笔急书。《孙子兵法十三篇》就是在这样的悠然田园中,结合了孙武自身的经历以及前辈的智慧而诞生的。孙武苑,是孙武的隐居地,是孙子兵法的诞生地。
青石小路拾级而上,曲径通幽处,一块大石静静卧在缓慢岁月中,见证了莘莘学子的求学经历。朱买臣读书台,这个西汉朱买臣读书学习的地方,已经不仅仅是标签,更是一代代学子展现心愿的祈福之地。
穿过竹林小径,驻足于茅蓬坞内,感受来自穹窿山景区南门的大气磅礴和雅致闲情。南门内既有草本馆、无动力游乐设施区等亲子乐园,又有孙武书房、孙武雅聚、孙武居、静幽阁等大量的休闲元素。
茅蓬坞又名孙武苑草堂,依山而建,是座五开间的茅屋。屋前的一泓清泉是用竹筒从山上引下。屋内陈列的是仿春秋时期的古床、古凳、蓑衣、锄头等,屋外一侧是菜地,一侧是竹亭。再现了当年孙武隐居撰写兵书与好友饮茶对弈的生活场景。孙武在这里写下了《孙子兵法十三篇》。
最为著名的是穹窿山间的“智慧泉。”传说,当年孙武就是在穹窿山间喝了甘甜无比的山泉水,挪不开步子,就此搭了草棚隐居于此。这口泉水也因此被称为“智慧泉”。游客们见此泉都爱捧一手清泉,洗洗脸擦擦眼,借点“智慧”好彩头。我与儿子也乘此机会沾沾兵圣喜气,心情大为舒爽。心情爽了,办什么事都好运气。
走进茅棚屋,这就是孙武写《孙子兵法》的地方,屋内由接待、撰书、休息、生活四大区域组成,设有卧榻、条案、书架、灶台、烛灯等设施,再现了当年孙武隐居时撰写兵书、与好友饮茶对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为饮,耕田为食的生活场景。
一口老灶,三五瓦罐木桶,这便是孙武日常做饭的炊具。在锄地种菜的小家田园生活中,孙武构思着军事战争场上的大战略、大智慧。
一盏孤灯下,是孙武钻研创作的身影。在无数个呕心沥血的日夜中,诞生了举世闻名的“兵学圣典”,《孙子兵法》十三篇。
这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仿佛直接穿越到公元前五百年,与孙武生活在一起,这感觉,太怀古,太奇妙,太梦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