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京30,明孝陵2,雄壮高大的方城与明楼,明孝陵首创的建筑形式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娱乐情感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站在升仙桥上仰望方城明楼,我不得不感慨,这楼真是太高大壮观了!
升仙桥就卓尔不凡,宽26米多,长57米多,是明代桥梁杰作。
方城与明楼是明孝陵首创的建筑形式。方城是巨型石构建筑,平面是长方形。宽63米多,深34米多,高16米多。下方为高2米多的石质须弥座。须弥座的束腰处与壁面的四角有精致的花纹,是明代前期砖雕艺术的代表。南面开有通向宝顶的隧道,通过五十四级台阶可以到达宝顶。出了隧道,北面就是宝顶的南墙,正中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字样。东西两侧有台阶可登上明楼。
明楼是明清皇家陵寝同类型建筑中最大的,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太平天国时期,钟山是主战场,孝陵所有木制部分都被焚毁了。明楼只留下了四壁墙垣矗立在方城之上。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09年恢复原形的。
登上方城,眺望远方,开阔大气,心情舒爽。进入明楼,里面相当于一个明代历史小型博物馆。主要内容如下:
朱重八是历史罕见的由平民得天下的皇帝,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
明孝陵分为两部分:神道导引部分,与主体陵寝建筑。前后两端的纵深长度达到三千米。周长22.5千米。东为太子陵寝,北面钟山之阴则分布着明代开国元勋们的墓。
大明版图密密麻麻的地名,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明代版图最大时是在明朝永乐年间,总面积为1000万平方公里左右。
孝陵动用了数万名工匠,工程主管是朱重八的安徽老乡李新。
1381年开建,近一年后,还没造完,1382年,重八的老婆马皇后就离开人世,因为马皇后的谥号是“孝慈”。重八就将正在建造的陵命名为孝陵,以纪念其爱妻。1398年,重八也不行了,此时孝陵的主体已完成。直到1413年才彻底完工。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
明孝陵开创了:前方后圆、前朝后寝,第一代皇帝陵寝的神道为后世子孙共用。
清代为缓和民族矛盾,康熙等统治者都很重视对明孝陵的行礼与维护,此乃安抚民心之道。而反过来看也一样,中山则也到这里来,打着继承重八的遗意推翻清王朝。正反双反都不会不利用好这样的工具。可见其意义之大。
相当有意义的一次旅行,接下来,付钱乘坐摆渡车,从神道离开,顺便参观神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