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海玉佛寺2,上海三大古寺之一,宋代寺院风格,明代枣木观音像。

标签:
旅游佛学情感文化历史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玉佛寺是上海三大古寺之一(静安寺,真如寺)。因寺内有玉佛而得名。属于禅宗系,故又称玉佛禅寺。被誉为老上海十大景点之一。地处安远路,被誉为闹市中的一片净土。66年时,破四旧时险遭红宾焚毁,好在以保护性查封而得以保存下来。最早的玉佛寺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建立在吴淞江湾车站之侧。1918年起,禅宗支派在今址建新寺。经过十年的“躬营奋筑”,相继落成了佛殿、楼阁、斋厨等仿宋寺庙建筑群,使玉佛寺“丹艧觚绫,崇闳壮丽,蔚为巨刹,甲于海上。”1983年,上海市佛教协会在玉佛寺恢复了上海佛学院。 2006年7月,玉佛禅寺与华东师范大学联合,发起成立“华东师大觉群佛教文化研究所”。
玉佛寺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筑,布局严谨。玉佛寺建筑师承宋代寺院风格,中轴线上排列着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楼三重殿堂,东西两侧配建有观音堂、铜佛殿、卧佛堂、怀恩堂、禅堂、斋堂等,并开设了文物室、法物流参通处和素斋餐厅,共有堂舍200多间。
第一进殿是天王殿。二进主殿为大雄宝殿,东侧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西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宝殿后方设 “海岛观音” 壁塑。第三进殿为方丈室。正面墙上挂着禅宗始祖达摩画像,方丈室楼上即是玉佛楼。大殿正中为玉佛坐像。寺庙西侧卧佛堂内,供白玉卧佛一尊。
玉佛寺内有文物遗存。弘历版大藏经,北魏(491年)青铜佛像,北朝(543年)石雕药师佛像,明代枣木观音像,清代木雕灵驾山。
观音殿值得一看,里面不是现代的像,而是明代的枣木观音像。与现在的像形态装束完全不同,反映了明代的艺术特点。其高150厘米,由整根枣木雕刻而成。这尊像身材修长,双颊丰润,眉目清秀。雕刻者巧妙地运用枣木的自然生成之态,使像的身躯顺着枣树本来的变度略成弧形,观音的头部略向左侧,给人一种动态的感觉。衣纹洗练简洁,服饰雕刻精细,显示了明代艺术家的聪明和智慧。
钟楼与鼓楼的造型古朴,规模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