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闵行博物馆竹刻展,在方寸间精雕细琢,绘出世间万象森罗

标签:
旅游情感时尚文化娱乐 |
分类: 日常见闻(食,游,体会)life |



这场竹刻展,展示了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资深工艺师朱榴生、杜行梅夫妇经过三十多年潜心研究创作的八十余件瓷刻、竹刻作品。他们以刀代笔,不仅再现了书画作品的形式与神韵,更有笔不能而刀能呈现的独特美感。各种雕刻手法,雕刻工具,雕刻类型都有详细的图文介绍。
“艺术创作”的前提是“创”,把一件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呈现。对于竹人而言,这才是真正的“难”。而技术上的“难”通常指的是刀法,对于刻刀的运用是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磨练的,让肌肉形成记忆,达到刀随心走的程度。当刻刀成为了手指的延伸,感受不同材料所给予的反馈,通过刀尖向手指传递,不断调整每一次下刀的力度、角度,才能呈现出让人赏心悦目的画面。刀法就是竹人的“功夫”,不下苦功夫再好的想法也是实现不出来的。但如果一件作品只有“功夫”,就会被评价“匠气”。在意识和技术都完备的基础上,如果需要再“难”一些,就是竹人的意识和技术是否做到“知行合一”。把脑中所想淋漓尽致地通过竹刻的技术语言表达出来,当有人在观赏的时候,如果能够形成共振,那一刻是相当震撼的。


















































